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科的教学落脚点是学生的“习作”。“日记”是初中生不可缺少的习作,教师若指导的好,学生经常坚持写日记,那将会对学生积累素材,练笔生花,习作水平的提高颇有益处。笔者从教十余载,所送之毕业生,中考成绩在县皆名列前茅,在县以上学生作文竞赛中多次受奖,指导学生投稿,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习作多次。王桂萍同学在九二年第二届河北省小学、初中“雏凤杯”作文竞赛中,荣获初中组二等奖,车秀阁同学九一  相似文献   

2.
写话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关键期,也是习作能力的启蒙阶段,它为中高段的习作提供了实践基础。写话教学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对习作的态度和能力。一二年级没有专门的写话教材,也没有单独的写话课,那么写话素材、写话教学的时间从何而来?写话兴趣从何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通过大量的实践与查阅资料了解,本人发现我国的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将作文功利化作文不论是在中考还是在高考,所占的分值十分的高。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或是老师都将作文看做是取得高分的途径之一。一部分学生喜欢在作文素材里找写作灵感,导致作文完全是东拼西凑,并没有学生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是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可以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唤醒经验,激活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让习作言之有物;拓展思维,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多视角创造性表达,在习作中体验美,让习作言之有法;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指导写法,完善表达,让习作言之有...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以来,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积极写作,发现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写作功底,但是,只见结构不见内容的干瘪习作时常出现。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此种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方法提出一点建议。众所周知,素材是作文的血肉,就像人体离不开血液一样,一篇习作是否能够饱含真情,和所选取的写作素材是否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当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习作最突出问题有两点:一是缺乏写作素材。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单调,感觉没有内容可写,习作时自然只能"造假",文章总给人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感。二是习作内容空洞无趣,平铺直叙,缺乏生动之感。如帮助学生让习作题材丰富多样,让习作的内容真实可信是目前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探究了以下三种策略:一、丰富习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缺乏写作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我国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作文的教学时,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求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其中,借助校园文化促进作文教学是现阶段中学教师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类教学方法,其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利用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优良写作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在改革发展,然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为了提高成绩,更侧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从而使得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缺乏个性、少有创意,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随之影响到中考语文成绩。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决定学生习作体验感和最终习作质量的因素是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情况,围绕这个主题制定具有策略性和灵活性的多元策略体系,引导学生从更大范围内获取更有质量的习作素材并以之为依托创作出更加真实、可读的作品,继而为学生们的文学素养提升和写作能力强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才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以上所述关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积累,学生学出的内容就会空洞、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写作热情,习作能力逐渐降低。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多元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伟亨 《福建教育》2005,(10A):22-23
习作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阶段,初中学生的写作,包括日常写作,平时的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更为重要的中考,作文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在作文写作、批改和评分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中素材的选取与运用不得要领,没有达到考试评分的一类要求: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选材不够典型、独到、新颖;或是素材与文题、中心扣合不是十分紧密;详略欠分明等.这样,学生作文的得分就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的分析与思考,可以看出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不二选择。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这一年,应加强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与训练,尽力做到《初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记叙文写作的目标定位:思想健康,有中心,有内容,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这是毋庸置疑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丰富多彩的,也没有一天是一样的,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习作素材的宝库.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即使搜索到了习作的素材,表达时却缺乏个性,语言空洞、苍白无力,这是因为在习作中,学生没有独特的心灵感受,使习作缺少“唯我性”.  相似文献   

15.
马秀兰 《学周刊C版》2014,(10):118-118
在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5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作文写不好,要想获得一个好的语文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把上作文课练习写作看做是一种负担,要么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要么实在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积累,写作时缺乏素材可用。根据这一情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在平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以避免到写作时挠头。  相似文献   

16.
陶博 《考试周刊》2012,(82):58-58
作者结合教学经验。首先提出并讨论了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其次从作文的习作过程上提出见解,让教师感受学生的习作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都认为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在习作教学中,笔者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立足生活,发展习作思维;走进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创造生活,在想象中创新。总之,学生们的习作能力源于他们自身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中考的半壁江山。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文本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素材的应用潜力,体现“学”为“写”铺路,“写”为“学”服务,做到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从中撷取有用的素材运用到日常作文写作中,一材多解,一材多用,让课本素材再次增值,一举两得,实现教学与写作同步双赢。为此,教师应该讲究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多观察、多积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下几点是笔者参加南安市“文本素材”课题研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郭为 《教师博览》2022,(33):37-38
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无物主要是不会从学习和生活中开发习作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学习开发素材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开发类似的习作素材,在生活经历中重视体验、记录与表达,以积累习作素材,借助想象表达虚拟世界或补充细节等丰富习作素材,善于抓住身边的现象、见闻中对自己有触动的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随时随地抓取习作素材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