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寒夜》讲述了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最终走向破裂的悲剧。在社会与家庭的重负下,男主人公汪文宣在人到中年后的诸多尴尬和无奈中毁灭,女主人公曾树生试图振作、不甘屈服地出走。这对知识分子殊途同归地成为《寒夜》中的悲剧性人物。这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2.
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曾树生形象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曾树生形象是“五四”新女性形象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仅针对这一典型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解放"系列中,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拟就曾树生作为时代新女性在家国皆乱的黑暗时代所展现的女性意识觉醒进行分析,探讨其冲破封建文化藩篱、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4.
自五四伊始,名震遐迩的《新青年》杂志推出了"易卜生专号",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光辉引领下,易卜生经典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便成为一个精神偶像,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便是一个中国式的"娜拉"形象的典型。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矛盾心理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象,她的出走以及最终的回来,既有积极的意义也反映了人物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女主人公曾树生的生命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她带着追求个性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来应对冷漠的社会,而在这黑暗的现实中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酿成了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6.
吴素芳 《课外阅读》2011,(9):265-265
曾树生毕业于某大学教育系,曾想在教育上干一番事业,创办家庭化的学堂。然而在她34岁那年,茫茫的寒夜不由分说地降临在了她的周围。寒夜式的时代,寒夜式的生活,使她的性格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努力追求着人生目标的她最终迷失在寒冷的黑夜中。  相似文献   

7.
《寒夜》中母性过度体现为汪文宣与母亲强烈的情绪与心理的亲密连接关系。过度的、无节制的母爱控制了他的思维及家庭生活,使之具有依赖、敏感、消极的神经质人格特质。父性缺失则对汪文宣的认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形成忧郁、焦虑、无所适从的人格特质,同时又限制了其人格中独立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文学以其人物个性、伦理道德等因素的暧昧,传统意义的消解显示出与传统文学的显著区别。巴金的家庭小说《寒夜》,于夫妻、婆媳、女性的传统叙事母题之上,就情节设计、矛盾冲突及人物个性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意义的拷问,为中国家庭模式的现代转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伤逝》中,我们习惯指责涓生,是他的自私、虚伪导致了无爱的子君走向灭亡。然而在《寒夜》中,同样抛弃家庭的树生却让我们施以同情。其实,涓生和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类人,既然我们可以为树生的离开而试图找理由,那我们为何要对涓生那样苛刻?本文从两个文本的比较阅读出发,试图对涓生这一角色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0.
《寒夜》反映了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时代的飘零,家国的破碎,情感的无所归依.这一切构成人物的心理创伤.甚至在梦中,依然不能实现片刻宁静.叩问个体创伤性的命运,从个体到集体、审视创伤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质,以此实现心理重建和创伤救治.  相似文献   

11.
《伤逝》与《寒夜》两部爱情婚姻悲剧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更是相仿。如果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来考查,那么汪文宣、曾树生就是涓生、子君生活到40年代的身影。本文从对两部作品整体性观照中,探究造成主人公婚恋悲剧的深层原因,拨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外在因素的迷雾,揭示人性中的“自利”是婚恋悲剧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寒夜》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笔触深入典型人物的内心空间和道德范式,刻画显得生动而有力度。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在巴金的创作中县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体现了巴金在创作技巧上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延续了巴金创作中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思考。相比《激流》时期的作品,这种思考更具穿透力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3.
对《寒夜》中汪母心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一部转折性的代表作品.作品对人生世相的揭示,对人性的悲剧与困境的深刻探寻,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汪母"恋子"心理的分析,来探寻<寒夜>中汪家悲剧背后人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寒夜》是一部“好人的悲剧”。其悲剧的根本动因深植于汪家家庭的深层结构之中。汪文宣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毁灭不是某人的过失所致,也不能单纯归罪于社会或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汪母及曾树生存在的本身就是汪文宣痛苦的根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汪文宣的死亡以及其家庭结构的最终消解是其家庭结构的存在自然生成的。在这个消耗性的结构中,善善相加不是善,好好相加不是好。把握了这个结构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好人悲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16.
《家》和《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两个里程碑。本篇论文就是以这两部小说为代表作品,从家庭、人物、社会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巴金小说艺术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巴金在小说《寒夜》中根据主人公汪文宣的行动和心理构筑了社会空间、家宅空间以及梦境空间三个主要的空间,并以空间的转换带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推动叙事的进程。《寒夜》中空间叙事主要体现在社会空间与“冬夜”时间的隐喻关系,家宅空间的封闭性和“窗户”的透视性效果以及梦境空间的建构对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等方面。《寒夜》的空间叙事艺术为理解巴金后期小说的创作风格和文学史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寒夜》中的汪母是一个悲剧人物。她钟爱儿子,发展成“恋子情结”;对儿媳却百般挑剔,有驱逐出家门而后快的心理;她尽了一位母亲最大的努力,可是到头来只落得一个家破人散的结局,她的命运着实令人同情。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典型,出嫁前是一个知书达礼的闺秀: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出嫁以后,谨守妇道,是一个勤劳的家庭主仆:夜夜勤作息,三日断五匹……虽说没有李清照的文采,黄道婆的智慧,穆桂英的武艺,但在那个封建礼教上升的东汉末年,女子能弹箜篌,诵诗书,可谓佼佼者,她不仅具有封建社会女子的温顺、贤良、勤劳,更具有知书达礼的文  相似文献   

20.
巴金的后期代表作《寒夜》描写了抗战时期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三个主要人物汪文宣、曾树生和汪母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然而最终无一能够逃脱不幸——经济、物质的困顿和情感心灵的折磨甚至是生命的终结。作品除表现了鲜明的社会批判内容外。还具有一定的深层意蕴.即对人问之爱问题的探索,对爱的困境的思考:母亲爱儿子,慈爱与专断,无私与自私纠结,母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占有和统治:丈夫爱妻子,更多的是乞求和依赖,爱给予妻子更多的是束缚和折磨;妻子对丈夫则徘徊于爱与不爱之间.情感与理性之间,形成对丈夫的情感捉弄。由此可见。爱有时是很无奈的。亲情、爱情的价值有时是悖谬的。正是人性弱点致使每个人处于这种爱的困境中而无力自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