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光启是我国明清之际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用兵作战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虽劳神费思,最终却收效甚微。这看似偶然,实则蕴涵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后,徐光启提出八道奏章,主述训练新兵,教授使用枪炮,保卫国家。其中一折建议“监护”朝鲜,加强与朝鲜的联合,牵制满洲;因忽视朝鲜主权,遭到明廷多数人抵制和朝鲜的反对,朝鲜派使团辩诬。  相似文献   

3.
4.
从整理辨析中西文献入手,在重建史实的基础上,历时性的考察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订交之始末。认为两者间的西学交游对徐光启完成身份角色转变、构建西学知识体系、深化神学修养体验以及形成相关著述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光启是我国明朝末期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在天文、农业、水利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外,他也是明末翻译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人物之一,称得上是我国科技翻译的先驱.徐光启与外国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编撰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作品,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徐光启宗教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以及全面成熟这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徐光启对天主教的信仰程度、对教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宗教行为都会有所不同。研究徐光启宗教心理的演变过程,可以加深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理解,对当今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章疏》的最后一段有几句话讲得恳切而又沉痛。他说 ,我属于衙门后辈 ,这些洋人的去留 ,与我有什么相干 ,只是觉得他们提出的种种道理 ,多是有利于国家致治的好主意 ,所以我作臣子的 ,“有怀不吐 ,私悔无穷 ;是以不避罪戾 ,斋沐陈情”。全文洋洋洒洒 ,卓有一泄千里之势 ,我摘述的这些远远传达不出原文的声貌。结果“御批”照例三个字“知道了”。此外 ,他还曾参与军务。早年在家乡时 ,常听说东南沿海一带 ,每有倭寇海盗武力骚扰 ,徐光启便读起“兵书”来。晚年 ,辽东事起 ,他受命多次上疏献练兵之策 ,举凡怎样选兵任将 ,怎样操练他们 ,如…  相似文献   

9.
徐光启是晚明学习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易佛补儒”的会通理论,并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方法充实传统科学,开展结合中西文化优点的修历等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对东亚尤其是朝鲜的影响往往被忽视。韩国文集中保存有徐光启的三篇佚文,乃崇祯年间赠朝鲜使节高用厚序跋及书信,从中可见中朝文学交流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明朝后期,耶稣会士给古老的中国大地送来了"西学"和"天学",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儒生有了独特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则显示出士大夫身上固有的文化传统,使得儒耶文化相遇时有了相互融合、吸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明朝后期,耶稣会士给古老的中国大地送来了“西学”和“天学”,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儒生有了独特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则显示出士大夫身上固有的文化传统,使得儒耶文化相遇时有了相互融合、吸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14.
西洋火器引入与徐光启对外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名臣徐光启受到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深刻影响,为了明王朝与清朝的战争获得胜利,在澳门葡萄牙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功推动了从澳门引入先进西洋火器.与此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新式作战工具所带来的对传统冷兵器时代战争观的颠覆性变革,阐发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崭新的进攻与防御思想.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显露出中国知识阶层对17世纪初外部世界认识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引发了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华夷秩序下传统对外观念的反思和冲击.虽然新式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改变了北方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但却无法根本挽救明王朝的衰落.值得关注的是,大规模引入西洋火器的行动激起了明王朝内部新旧观念的激烈斗争,迫使徐光启的计划最终半途而废,而且明王朝使用先进西洋火器反过来也刺激了清朝在此领域的迅速发展.徐光启引入西洋火器,其主要目的无疑是为了挽救明朝覆灭,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希望能借此机会改变南京教案后明朝确定的排斥天主教政策,推动天主教在华的进一步发展.徐光启抱憾去世后,他引入西洋先进火器和战争思想的努力,间接地为清朝彻底击败明朝,统一国家,拓宽疆土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徐光启集>是研究徐光启西学思想的基本文献,通过它可以看出:受家庭环境、科举经历的影响和对当时中西学术的扬弃,凭借与西方传教士深入交流的有利条件,徐光启积极钻研和引进西学,形成了"会通中西,以求超胜"的思想.徐光启的西学思想给当时的中国带来许多积极影响,而且对于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徐光启“人口三十年而加一倍”的观点萌发于明代宗室人口发展的部分史实。笔者以为,徐光启的“生人之率”实属臆断,徐光启率先探讨“生人之率”却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8.
19.
一、引言,1607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为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作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写到:“太史(徐光启)意方锐,欲竟之。”由此可见,徐光启对于《几何原本》的翻译非常热衷,本打算是要完整地翻译全书。可是,到了1611年夏天,徐偕同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和熊三拔(Sabbathin de Ursis,1575—1620)雠订上述内容时却又写下了如下的话:“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很明显,徐光启决意停止翻译后面的九卷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