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用一定结构和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某种思想感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活动是一种创新活动,可是大多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难事,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也就说不上创新了,作文也就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其实,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科学方法与基本技巧。但是要想搞好作文教学是不容易的。针对目前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情况,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罗昌财 《青海教育》2003,(12):19-19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连续出现,一部分学生认为话题作文容易写,不把“话题”放在心上,久而久之,产生惰性心理,对作文不感兴趣。其实,作文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如果对这出戏不再是“情有独钟”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学生一提到作文就非常讨厌,老师也是显得束手无策。平时学生的作文是为了交差了事,结果往往会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显得枯燥无味,甚至有的学生还懒于动笔,因为他们实在不知从何下笔。由于学生对写作不得法,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借鉴行家的做法,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学生平时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反映,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思想情绪等告诉人们的方式,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实际就是一种交流。但现在有些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对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为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重批改而轻讲评的现象。其实,作文讲评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在讲评之后如果能够认真反思,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完善的话,往往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只要我们教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规范,心中有责任,就可以把作文讲评工作做好。一般来说,作文讲评要注意如下几个原则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7.
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指导的关键步骤,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往往要在写评语的时候思考、斟酌;就学生而言,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老师看后是否满意,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正,常常要在作文评语中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会写作文,令许多语文老师头疼,为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就鼓励学生去背范文。这种作法也许可以让那些面对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能尽快找到一种格式去套用。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使学生作文走人误区。只要写作文,学生就赶紧从自己的记忆中去寻找背诵过的范文来套用。  相似文献   

9.
作文评讲是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只是写作文,却不知道自己作文的精彩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那就无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针对性地修改,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学生拿着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并不太关注自己文中的具体问题,只是看自己的分数,再就是看看别人的分数,然后就完事大吉,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没什么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一贯做法,就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往往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去要求学生,动辄“刀削斧砍”,批得“体无完肤”,而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却很少,使得学生误以为自己只管作文,修改是老师的事情,作文的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助长了部分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气,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这样,就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修改能力、写作能力都处于停滞状态。新课程的实施,也为作文教学带来了革新。它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作文的自主地位,鼓励学生参与作文评改。  相似文献   

12.
艾贤荣 《湖南教育》2002,(21):53-53
教给批改方法。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把最好的内容和词句都写上去了,只要交给老师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忙于收学生的作文,而是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读两遍,给自己的作文找毛病,谁找得多就表扬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按作文的要求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以便学生进一步明确批改的目的和重要性。1.初读自查。查文章的内容是否切题,文章的中心是否突出,查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2.再读自改。如果发现问题,运用教师教给的批改符号逐一改正,该删的删,该换的换,该重写的要重写。3.…  相似文献   

13.
张仲仁 《甘肃教育》2006,(4B):31-31
多年来,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总觉得学生在作文审题时.对信息的取舍点有个误区.即一种心理的障碍.就是认为只有优秀作文集中出现过的内容才是典型的、可取的,只有作文能力强的尖子生才能选择好的材料,而自己是一个很平常的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又不怎么好。因此.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当然就不可能做好。一句话,他们选取信息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捕捉可能存留的有关他人的写作信息上,而偏偏对自己的生活积累视而不见。而学生的这种心态,也正好反映出了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两大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彦良 《河北教育》2008,(11):44-44
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求全责备,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便产生畏惧,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  相似文献   

15.
有不少的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他们并不缺乏生活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引导他们首先要学会作文时找到参照的范例,并明白作文只不过是一种内心表达的需要,就如说话般的自然。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利用所学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自己能深刻地感悟生活,定会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6.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生祥 《青海教育》2009,(11):20-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因此,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学生有兴趣读写,就会冲出课堂去博览群书,致力于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惊喜。多年来,本人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在作文讲评中激励学生写作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董国彬 《成才之路》2010,(27):99-99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作文教学要始终伴随着对学生心理的探索。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注重于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他们的喜爱、愿望、思维能力等。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对作文教学几个基本环节探索的管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就是怕写作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探讨与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意识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现就如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怕作文的现象,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