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建国 《辽宁教育》2013,(2X):38-38
<正>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谈教育理想,认为包括四个方面: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担负起将来的文化、培养独立不惧之精神和培养安贫乐道之志趣。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聊大学,认为"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华东师  相似文献   

2.
在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前夕,校长杨玉良在答复记者提问时谈到,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功利主义盛行,出现了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很多大学过分地赶时髦,成为就业服务站。他认为,大学就该成为一个纯洁的学术殿堂,  相似文献   

3.
李富国 《陕西教育》2010,(7):108-108
“一个世界一流强国,不可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是全世界优秀青年学者们的聚集地:凡是在这里学习的人.都会把这里当做他一辈子的精神家园。”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大学存在的两点差距:一是在大学精神上的,包括教授、学生的精神素养;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说到底还是办学自主权不够。他认为,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当精神虚脱后,大学就开始过分地赶时髦,成为服务站。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身的高尚上去,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  相似文献   

4.
最近,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讲话:"大学的问题绝非仅仅是过于强调科研而忽视教学所导致的教育质量的滑坡,更重要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研究和竞争所产生的功利主义的心态。甚至有时是一种集体的功利主义心态。这种功利主义的心态也许会带来学校某些数据或者规模等方面的增长,但其必然侵蚀大学的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他是针对大学新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的大学、图书馆可让市民借书吗?能不能对外停车?市民能不能到体育馆打球?"近日,四川省政协常委冯家辉频繁出现在四川大学校内。最近8年,冯家辉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他发现,无论是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家,还是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大学无一例外都没有围墙,高校与社会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据1月15日《华西都市报》报道)  相似文献   

6.
"法学家法"和法律语言的大众化站在不同立场阐述了对法律语言的理解和要求,我们应选择哪一种标准作为立法语言的方向?如果为了使法律语言通俗化而牺牲其专业特性,等于是将法学的围墙强行拆掉;那么法学将不再是法学,法律也不能被称作法律。立法活动首先应考虑法律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权威性,以确保实现其应有的理性目的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李世清 《成才之路》2010,(20):I0003-I0003
在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前夕,校长杨玉良在答复记者提问时谈到,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功利主义盛行,出现了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很多大学过分地赶时髦。成为就业服务站。他认为,大学就该成为一个纯洁的学术殿堂,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传统,不妨保守,虽说改革也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上大学为了什么?近年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过疑问,甚至"读书无用论"已经再次抬头.很多人认为,辛辛苦苦上完大学,或许还没有在社会上"混"的人会赚钱.但是,复旦校长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许正是现在大学的普及,让我们忘记了大学的使命与最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提出“没有围墙的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没有围墙的大学”也需要发展.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中心和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性,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完全不同,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对“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做了很大的支持.杜威是推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师,杜威是世界的,陶行知是杜威最有创造力的学生,陶行知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升华师生精神信仰的一个重要保障。然而,对于开放大学这种"没有围墙"的教育形态,如何在知识社会的发展前提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这既是一个开放教育时代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开放大学如何融入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研究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自身特点,结合知识管理的一些理念,提出了创设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立美 《教育》2012,(29):5
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杨玉良在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9月19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杨玉良 《成才之路》2009,(22):I0002-I0003
●大学没有“精神围墙”.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从而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 ●正因为大学不客观地把自己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就是社会的中枢,因此就承担了“无限责任”。从而遭受到社会各方面对她的诟病,无意间把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大学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考——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给了我希望,给了我知识,给了我精神的力量。它圆了我的大学梦。1985年我高中毕业,因为眼睛先天性高度近视,考大学无望,十七岁的我心灰意冷,待业在家,感觉生活是那样乏味那样单调,悲观失望的情绪终日笼罩在我的心头,只有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打发时光。1987年我从一位参加自考的老师那儿打听到了自考——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顿时我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觅到了一丝希望之光,渴望求知的我终于找到了通向大学圣地的大道。于是,我重新  相似文献   

14.
我的自考情     
自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圆了我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陪同一位学者访问德国洪堡大学并与校方会谈,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大学没有围墙和门卫,万一有闲杂人员进来怎么办?你们的安全措施是怎么落实的?如果有非本校学生进来蹭课,占用本校教学资源怎么办?"校方回答":我们不理解什么是闲杂人员,任何人都有权来大学参观、访问、听课。当然,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也拿不到毕业证书。至于安全措施,警方会负责落实,迄今为止本校没有发生过大的暴力案件。至于外校学生或其他人来听课,我们都欢迎。我们也无权拒绝任何人来大学听课,因为他们是纳税  相似文献   

16.
文摘     
大学需要建设“精神围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目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会议认为,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变。5月13日和14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学精神日渐衰微;大学…  相似文献   

17.
李津 《内蒙古教育》2012,(13):42-43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像城市许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大学简单说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名校多,二是没有围墙。没有围墙,不仅是美国大学的基本特征,也折射着美国人办大学的理念,即大学就是给社会办的,没有必要羞羞答答,封闭起来孤芳自赏。美国的大学基本都对公众开放,斯坦福大学也不例外。斯坦福大学历史之悠久、占地之广、学术之先进吸引了不少人报考,但斯坦福大学属于全美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八方风雨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有关海南大学每年开展“金秋十月”系列学术讲座的文章。我记得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议论: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演讲,如果没有来自世界各地高手的演讲,这所大学一定会死气沉沉。闭门治校,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敞开胸怀接纳外面的风雨,住在这所学校里的师生会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设置了重重围墙的大学,很自然就把活水堵死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美文。文章讲述了富翁米卡尔建围墙、拆围墙的故事。在其建与拆的过程中, 他懂得了一个道理:爱才是坚固的防线。穷人和富人都有烦恼,穷人的烦恼在于如何挣钱,寓人的烦恼在于如何守钱。出于畏盗的心理,米卡尔筑起高墙,但高墙不但没有阻挡住大好春光,反而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对美的向往。孩子们深夜翻墙为的是寻找奇花异草,结果却践踏了花草。富翁无计可施,甚是苦恼。朋友建议说,拆掉围墙,让大家都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于是,人们都能享受花园的美景,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校和社会融合得越来越紧密,很多方面也将逐步和世界接轨,如今的高校都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面临新的特点,出现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