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实验证明,少数溶解度较大的氢氧化物如Mg(OH)_2、Mn(OH)_2等,既能溶于酸如盐酸、硝酸等,其反应为: Mg(OH)_2+2H~+=Mg~(2+)+2H_2O也能溶于铵盐如NH_4Cl、NH_4AC、NH_4HCO_3等。而溶解度较小的氢氧化物如Fe(0H)_3、Al(OH)_3等则难溶于铵盐,只溶于酸中。对于Mg(OH)_2溶于铵盐如NH_4Cl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NH_4Cl水解: NH_4~++H2ONH_3+H_3O~+水解生成的H~+再与Mg(OH)_2作用,而使  相似文献   

2.
[装置]:如下图A.贮存有干燥Cl2的100mL注射器;B具支试管;C.玻璃燃烧匙;D.红磷;E.弹簧夹[操作]:打开弹簧夹,缓缓推动注射器的针塞,待磷燃烧出现白雾时,立即关闭弹簧夹,停止推入Cl2.片刻后,可见到具支试管内白雾凝成无色珠滴附着在试管内壁.然后再打开弹簧夹,继续推入Cl2就可看到管壁上珠滴逐渐消失,管内出现白烟.最后白烟凝结成白色固体附着在具支试管内壁上.[关键]:①实验选择玻璃燃烧匙,而不选其它金属质燃烧匙,避免金属与Cl2发生反应,影响实验效果。②使用的Cl2和红磷必须干燥,原因是:未作干燥处理时,其…  相似文献   

3.
将钴(Ⅱ)氨配合物的生成置于液体石蜡封闭的除氧溶液中进行,可以得到黄色的[Co(NH3)6]Cl2配合物,避免了把[Co(NH3)6]Cl2、Co(NH3)6]Cl3二混合溶液的颜色当作单纯[Co(NH3)6]Cl2的颜色的错误,表明了钴(Ⅱ、Ⅲ)氨配合物的生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约1—2分钟全部生成H[CuCl2]的无色溶液,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的白色沉淀;再在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的CuCl固体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浓盐酸,即很容易生成H[CuCl2]、[Cu(NH3)2]Cl的无色配合物。操作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4.
确定络合物内界、外界的方法很多,现就课本要求谈谈对络合物[Cu(NH_3)_4]SO_4和[Ag(NH_3)_2]Cl的内界和外界的简单化学测定方法。一、[Cu(NH_3)_4]SO_4 1.试明Cu~(2+)在内界除用书上所述的方法,在[Cu(NH_3)_4]SO_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根据无蓝色沉淀生成这一现象,可确定Ca~(2+)在内界,还可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Sn(Cl)_2在水中容易水解,生成白色的Sn(OH)Cl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 Sn(Cl)_2+H_2O(?)Sn(OH)Cl↓+HCl 实验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制得Sn(Cl)_2的澄清溶液,就必须抑制Sn(Cl)_2的水解,通常是在溶液中事先加入HCl或先把Sn(Cl)_2溶于浓HCl中,再加水稀释,这样就可得到Sn(Cl)_2的澄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实验4-3]H2与Cl2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由于H2、Cl2是事先分别在化学实验室准备的,然后再到教室混合演示,有时混合欠均匀,加上逗留时间过长,造成部分气体逸散,致使实验有时难成功.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试探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配合物中水分子形成氢键的4种形式:结晶水分子与周围原子形成了四面体型的氢键;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水簇;结晶水与配体形成的氢键;配体水分子和其他配体之间的氢键。并分别以配合物[Cu3(μ2-Hdatrz)4(μ2-Cl)2(H2O)2Cl2]·Cl2·4H2O·2C2H5OH(Hdatrz=3,5-二氨-1,2,4-三唑),[Co3(μ2-Hdatrz)6(H2O)6]·(NO3)8·4H2O,{[Zn2(μ2-SO4)(μ3-datrz)2]}·2H2O}n,[Mn(Cl Phtrz)(SO4)(H2O)2]n(Cl Phtrz=4-(4-氯苯基亚甲基)亚胺-1,2,4-三唑希夫碱)为例,对4种形式的氢键的形成及其在配合物超分子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早在19s4年,[1]便利用Dulac函数法证明了(1)_1不存在极限环;[2]研究了(1)_1的轨线的渐近方向和解的形式,在此基础上[3]利用系数之间的不等式给出了[1]_1具有四个有限奇点时的全局拓扑象图;[4]利用一系列变换将(1)_2化成(Ⅲ)类方程,[5]  相似文献   

9.
CrCl_3·6H_2O是一种络合物,它有三种异构体:[CrCl_2(H_2O)_4]Cl·2H_2O暗绿、[CrCl (H_2O)_5]Cl_2·H_2O淡绿、[Cr(H_2O)_6]Cl_3紫色。不同的合成制备条件得出不同的异构体。本论文通过对合成样品进行电导、离子电荷和紫外可见光谱曲线等组成测定的研究,并由其确定络合物结构的最终类型,使我们对生产配合物的水合异构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为配合物结构类型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的巯基乙酸、异烟酰肼合锑(Ⅲ)三元配合物:[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经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中红外、远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XRD谱指标化,确定其晶系和晶胞参数,[Sb(C2H2O2S)·(C2H3O2S)·C6H8N3O]Cl:a=1.1858nm,b=2.3671nm,c=1.3850nm,β=87.67°;锑(Ⅲ)离子是通过N原子、S原子和O原子参与配位形成五配位的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金属与酸的反应1.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教科书上指出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酸里的氢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稀酸里的氢。这是普遍规律 ,但也有一些特例。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与酸反应不能持续。如 Pb与 H Cl,H2 SO4反应 ,分别生成难溶的 Pb Cl2 ,Pb SO4,覆盖在 Pb表面 ,使反应中止 ,不能继续进行反应。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能够反应。实验事实证明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盐酸反应生成四氯合铜 ( I)酸。2 Cu 8HCl(浓 ) △ 2 H3 [Cu Cl4] H2 ↑铜屑在有充足氧气存在时 ,可与稀硫酸缓慢反应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 - (4-氯 )苯基卟啉 [H2 T(4-Cl)PP]在醋酸中电子吸收光谱 .结果表明 ,四 - (4-氯 )苯基卟啉在冰醋酸中以二酸形式 [H4T(4-Cl)PP] 2 和游离碱 [H2 T(4-Cl)PP]形式存在 ,二者之间存在着电离平衡 :[H4T(4-Cl)PP] 2 =[H2 T(4-Cl)PP] 2H  相似文献   

13.
舒友忠 《中学理科》2002,(11):91-96
题型示例一:依据实验原理或给定装置,选择反应试剂[例1]设汁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1)加热稀H2SO4和乙醇制备乙烯:(2)加热稀盐酸和MnO2制Cl2;(3)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制备CO2;(4)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H2S。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上用NH_4Cl与Ba(OH)_2:8H_2O的反应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但Ba(OH)_2·8H_2O有毒,有强烈的腐蚀性,原料用料大,反应产生的氨气多,对环境有污染,并且实验现象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室温高时不一定能看见水结冰的现象。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分享给大家。一、改进思路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寻找一个原料安全、产  相似文献   

15.
现从铝盐与碱反应时产生最复杂的情况[Al(OH)_3与偏铝酸盐并存]着手分析,然后根据反应过程中有关元素的守恒结合题给条件采用直接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可达到思路清晰、快速解题之目的。一、已知碱和反应所得沉淀量及铝盐溶液体积求铝盐溶液的摩尔液度例1、在20毫升5摩/升的NaOH深液中,加入10毫升某浓度的Al_2(SO_4)_3溶液后,将所得沉淀经高温  相似文献   

16.
[高考题]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8题: 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Al+2NaOH+2H2O=2NaAlO2 +3H2↑ B.2KMnO4+HCOOK+KOH=2K2MnO4 +CO2↑+H2O C.MnO2 +4HCl(浓)(Δ=)MnCl2 +Cl2↑+2H2O 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 (SO4)3 +K2SO4 +7H2O 毫无疑问,本题的答案为B项.但对于本题为什么选B,说法却是不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 [Mn3O( O2 CCH∶ CHCH3) 6 ( py) 3] Cl O4 和 4 ,4 —二甲基— 2 ,2 联吡啶在CH3CN溶液反应 ,合成了一个四核的锰配合物 [Mn4O2 ( O2 CCH:CHCH3) 7( Me2 bipy) 2 ]Cl O4。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表征 ,在 2 ,2 - 30 0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其变温磁化率 ,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存在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讨论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可以对形成周期性概念获得较好的效果。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都可以写成R(OH)_x的形式。例如第三周期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是。NaOH Mg(OH)_2 Al(OH)_3 Si(OH)_4P(OH)_5 S(OH)_6 Cl(OH)_7元素周期律指出:从左到右,它们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为什么呢?从ROH型化合物的离解方式看,总的说来有两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1特殊的颜色 Fe3+在无水时本身呈淡紫色,在水溶液中以六水合离子[Fe(H2O)6]3+形式存在而呈黄色.在结晶水合物中如FeCl3·6H2O,也以[Fe(H2O)6]3+,形式存在,而使晶体呈棕褐色.  相似文献   

20.
采用TG-DSC方法研究了K3[Al(C2O4)3]·3H2O与K3[Cr(C2O4)3]·3H2O两个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对其中部分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由Friedman、Ozawa-Flynn-Wall、ASTME698三种方法得出峰温时的活化能值与指前因子值.应用Achar方法计算拟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