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首先解读现阶段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临的问题,之后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采用信息共享空间(IC)理念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人员配置和环境布局4个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与重新规划,力图将电子阅览室建设成为一个集网络学习、信息咨询、培训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共享环境,最后就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会丽 《现代情报》2011,31(10):130-132,146
本文论述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及其一站式服务平台,个人的、团体的学习、研究、交流场所,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前沿阵地等功能,并从普通阅览室IC、电子阅览室IC、特色阅览室IC入手,分析了阅览室IC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改变电子阅览室服务模式,构建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和协作式学习在高校的兴起,将学习共享空间理念引入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改革创新、提升地位最值得尝试的举措之一。本文以电子阅览室为平台,从实体空间、资源、人员、运行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古籍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丽 《现代情报》2009,29(6):55-58,61
本文论述了目前图书馆古籍阅览室中普遍存在的古籍利用限制太多,资源分散、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古籍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想,古籍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将在提供综合的资源和服务,方便读者使用;提高古籍管理人员素质,创造协作学习环境;加强古籍资源的整理开发,提升古籍保护意识和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会丽 《情报探索》2012,(3):117-119
对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影响因素,即思想认识明确、空间和资源整合、服务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进行分析,以促其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于洋 《中国科技信息》2012,(14):135-136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提升,信息传递的高速运转,为适应更高层次信息技术环境变化和教育方式的改变,高校图书馆运行的功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变革,从工作方式到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的范围。图书馆应通过融合文献信息服务和IT服务,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并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基础,突破图书馆围墙的限制,实现图书馆与信息技术部门和教学服务部门的深入融合,逐步向学习共享空间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确定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与营利性网吧的比较分析,阐明了作为国家主导、财政支持、图书馆举办的电子阅览室应该坚持它的的公益性,促进其正常健康地向前发展,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中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为创建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建立学科化专题阅览室的迫切性入手,讨论了在学科服务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运用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构建学科化专题阅览室的实例,以促进传统阅览室服务向学科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阅读兴盛,高校电子阅览室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值得研究。本文对21所国内重点高校电子阅览室的基本现状和未来规划做了调研和分析,结合图书馆发展趋势,总结出电子阅览室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从区域内电子阅览到移动化数字阅读,从硬件保障为主到软件服务为主,从电子阅览室到信息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10.
于晔 《科技风》2012,(22):205
电子阅览室是信息科技应用的典范,将其用于高校信息资源调配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建立电子阅览室需要配备专用的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可操作性的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从而提高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源的特点。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资料查询的平台,既方便了学生查询资料,也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改进。文章对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指出基于资源体系构建合理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体系是信息共享空间成功建设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复旦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试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娟 《情报探索》2008,(11):35-37
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基础,并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建设三方面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的实施模型及其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小香  宋国臣 《现代情报》2007,27(11):45-47
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层面出发,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4个模块,文章详细论述了模块的功能和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建设,文章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理想流程图。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琨  王运显 《情报科学》2008,26(5):676-679
简要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构成、特征和宗旨,并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原则以及其空间、资源和服务的建设思路,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必要性,从资金、技术、制度机构方面分析了建设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共享空间的保障,指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适应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入手,阐述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方面的意义,提出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夏南强  陈明 《现代情报》2011,31(4):3-7,10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和知识共享的含义及其关系,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知识共享的客体、主体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中知识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2.0的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海燕 《现代情报》2009,29(1):52-54
信息共享空间成为信息社会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产生及建设实践讨论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Web 2.0在图书馆的应用使信息共享空间得到拓展与升级的契机,而在此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研究则为信息社会大学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障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障碍,为下一步的实践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李轶 《情报探索》2012,(3):112-114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含义,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状况.从4个方面对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进行介绍,旨在为其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