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生活交往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信息时代崭新的媒体环境。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要科学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新特点,从网上与网下的互动上探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准确把握”教育者主导”的科学内涵;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深入大学生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已在大学校园基本普及,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以至于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网络文化以其多样化传播、海量化信息、开放式互动等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既有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文化教育特征、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加强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楠  冉汇真 《考试周刊》2014,(50):147-14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完善,其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认识新媒体,适应新媒体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文章论述了新媒体环境的特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新媒体环境的积极作用,要正视新媒体环境的消极影响,并阐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不但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还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应用已经成为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当代教育者们必须充分体现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抓住新媒体基础建设,加强后台管理,以达到教育思想引导的目的,更深入地进行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带来了冲击和改变,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生活思想上的变化,高校教育者应该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积极抓住新媒体时代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同时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只有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够做好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本文从实际中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入手,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把握机遇做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一个全新的大学生活方式。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是当前社会最为活跃的群体,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新媒体在给大学生学习求知、生活行动、人际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若没有正确引导,放任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里面,必将在他们的思想、心理、交往方面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利于其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这给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新型交往工具,已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应创新工作方法,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高校,新媒体技术更是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拓宽了空间。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新媒体技术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下,以及大量的复杂的各类信息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从而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影响,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手机新媒体在高校校园的普及和推广,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手机新媒体的传递速度快、传递准确和交互及时等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手机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要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被新媒体所渗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必须主动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不断为中国特色的校园发展服务,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校园中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校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文章阐述了依据网络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管理、德育管理、组织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拓宽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新闻网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沟通师生的"立交桥"和"服务台",高校新闻网要充分发挥新旧媒体资源互补优势,创新载体与手段,努力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发展、新作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毕业以后自主创业的基础能力培养和经验积累正逐渐走向深入。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建立,正越来越凸显重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媒体引导机制,有效地将传统与新时期的传播引导方式相结合,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整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人际交往虚拟化、传统社会化方式改变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因此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网络非正式群体、教育者权威降低以及价值多元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进步、个人成长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只有强化媒体引导艺术、疏通主流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增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传播技术对大学生的思维、生活等方面产生各种影响。同时也给一线辅导员带来诸多新课题,新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利用新媒体途径传播和关注公共求爱事件的处理分析,探索和思考大学辅导员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应急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新途径,新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进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除了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和丰富的资源外,也存在一定弊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普遍缺乏信息的甄别与选择意识、自律与规范意识,部分大学生还远离传统媒体,沉溺于网络世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除了理念的调整还需要政府、媒介和学校相互协作,共建政府主导、媒介引导、学校教导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新媒体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新媒体的出现,也深深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主要通过新媒体的含义和特点,来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依托班级建设,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校园媒体是校园信息传递和舆论导向的工具,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功能展开比较,试图探究校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谷曼 《天中学刊》2013,(6):66-69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媒体为舆论监督注入了新活力。一方面,新媒体以其去中心化的特点打破了信息垄断,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另一方面,新媒体以强大的交互性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递,成为舆论的放大器。然而,单纯的技术变革不会自行解决纷繁的社会问题,新媒体只是为更加有效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却无法保证舆论监督的理想前景。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提高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水平,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播媒介开始由以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渠道向新媒体过度,新媒体彰显出了非凡的影响力以及对宣传舆论的控制力,成为继纸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三大重要传播载体。并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重构的媒介环境中,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元素都发生了同传统媒体相比较大的变化。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之间相关元素的比较研究,并从中探寻媒介本身对传播语境的影响,是文章关注的着眼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