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制造企业要改进技术创新理念,建立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注重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完善技术创新运作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小制造业的税负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减税降费,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全面的为中小制造业的融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分析中小型亏损工业企业的亏损原因入手,从管理、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几方面探讨了企业发展问题,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是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源泉——技术创新是“源”,市场营销是“流”。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认识,如何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企业的生存来说尤为重要。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技术管理却相对落后。由此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列举了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对策,提出了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培育创新主体的工作重点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扶持已有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要创造有利条件,孕育、孵化新的高科技企业。新成长起来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低,在融资、吸引人才、市场进入等方面受到诸多制约。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培育,在政策上支持初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之一。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旨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十五"以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五"以来,我国企业的创新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之一。在我国,专利具有集中于沿海分 布的特点;动态数据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专利的空间分布受到社会、经济等因 素的影响。计量模型分析表明,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区域市场发展整体水平对我国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科研人员比例等因素。由此可 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具体为:对创新能 力落后的地区给予科技政策上的扶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各地区企业研发能力;重视外商投资 项目中技术的引进;发挥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7.
金融对技术创新(R&D)效率影响的总量实证文献较多,而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研发效率的比较研究较少.通过构建模型分析金融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相互作用,针对不同规模与技术密集程度企业的融资来源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并采用广东省2002-2008年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得出结论:外源融资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按照中小传统企业、大型传统企业、大型科技企业、中小科技企业的次序由弱增强;不同融资来源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同,按风险投资、FDI、民间借款、银行、证券的次序由弱增强;外资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抑制效应,劳动力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挤出效应.这些结论与本文的假设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制造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的战略思维、科学的管理体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是重点。以扬州某碟形弹簧制造企业为例,分析中小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引导企业走上以创新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核心动力,工匠精神是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生产的保障,两种精神协调互补、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滞后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在现实社会中,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研发投入资金不足,收益分配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文章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入手,从不断完善制度保障政策,加强企业投入研发资金力度,注意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构建适应企业发展的科学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企业群体,不同企业在规模、所处地区和行业不同,其技术创新的动因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旨在为科学制定鼓励、扶持和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应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包括技术政策、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当前,日本的科技高投入、高产出(专利和技术贸易)和长期经济低迷并存,对于这一"日本悖论"可以从技术政策角度进行分析:相比美国和德国,日本的技术政策是"追赶使命导向"的,这一技术政策目标与当前日本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宜;日本技术政策体系中研发产业高度集中化和承担主体单一化,以及日本特定社会制度环境下的产业结构对技术政策的反应和调整受限,这些都阻碍了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传导机制。对"日本悖论"的分析对中国制定全面技术政策体系、实施相应产业调整以促进创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形成的多元竞争格局,促使其产生非意愿性"技术外溢"和"知识外溢"、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加码研发基础投入等行为,使得区域创新组织从中获取先进技术与知识、前沿的科技管理理念、高级研发人员以及优越的研发环境,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中国区域创新资源丰富、科技承接能力强、知识创新能力凸显、研发人才密集、政策扶持力度大、技术中介服务完善等优势,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节约了大量基础投资,缩减研发成本,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实现其研发全球化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把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年统计年鉴全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为样本,分别在三个模型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研发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才和资金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利于工业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公共性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与企业的主体关系。依据非排他性由强到弱的程度,可以将农业技术分为三类:纯公共性农业技术、半公共性农业技术、专有性农业技术。根据农业技术非排他性或者公共性的强弱程度来判断政府和企业的介入程度,为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研发确定不同的研发主体,理清在农业技术研发活动中的政府和企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珠三角中小微企业资金富余与资金短缺同时存在,倒闭潮虽未出现,亏损却成为常态,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自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税、金融政策大礼包之后,后续政策细则陆续落地。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把扶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创业,当作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开展能够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创业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转变观念,了解政策,适应市场,掌握自主创业的技术和方法,协助贷款,扶持创办农业企业。学院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只有3.5年,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中小民营企业只有打造创新文化,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法制、税收、金融等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产业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成果不断产出,对中国的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体现为: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趋稳的背景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却逆势成长、高速发展;基于全球视野,一大批中国本土的高技术企业迅速成长;中国的高技术服务业已经逐渐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企业的技术产出成果不断增加,加快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但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瓶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和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居位置的关键因素背景下,要坚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夯实创新基础能力、强化创新的激励政策及改善产业政策环境方面积极有效作为,持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驱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代表的是知识系统和产业系统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技术流动,这也使得企业在寻求合作时,会面临“与谁合作”的问题。通过高校技术创新人才的探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选择问题,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校企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高校技术创新人才探测方法,形成了研发起始年和技术创新度两个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研发起始年—技术创新度”矩阵图;进一步,通过设定指标阈值,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细粒度划分,以探测“老成谋国型”和“年轻有为型”技术创新人才。文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选择“平安科技”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识别“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重点主题和技术研发薄弱主题的基础上,分别探测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人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0.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背景下,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应该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两个方面协同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智能制造的主体,产业链是智能制造的两翼。技术创新必须融入于产业链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