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其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创造教育的目的、条件及方法,对当前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创造教育的文献予以分析研究,作为我们进行创造力教学的参考.同时,在探讨过程中,得出我国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他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需要教育悉心保护和培养,同时针对旧的教育体制对儿童个性的束缚和摧残,提出了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的“六大”解放,这对于今日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创造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其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蓉 《江苏高教》2001,(3):59-62
本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当前我国创造教育存在的若干认识误区,并试图进行匡正,为有效推进创造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推广创造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个崭新的教育领域-创造教育在美国逐渐兴起。创造教育在美国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三个特点:与教育改革结合,注重转变教育观念,与科研结合,探索创造力开发的有效途径,面向社会,致力于应用推广,创造教育在美国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建立高效的工作机构,有利于推动事业迅速发展;发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有利于创造教育及时得到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8.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梳理我国创造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主题及核心特征,是总结创造教育经验及回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回望百年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教育研究经历了在引介中初创、于摸索中踟蹰、在调整中重建、于成长中反思4个发展期,研究主题包括内涵解读、落实载体和本土实验3个方面。创造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厚植于历史传承,推动创造教育思想绵延;站位于国际视野,彰显创造教育话语互动;成长于教育改革,聚合素质教育同频发力;着眼于现实问题与挑战,坚守教育活动的育人宗旨。展望未来研究,需要思考如何融合创造教育文化以助力创造教育内生发展,如何通过实践赋能理论以建构本土创造教育体系,如何转换研究视点以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以及如何探索创造力评价机制以保障创造教育落实效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创造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章重点探讨实施创造教育的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0.
论创造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创造力及创造教育的概念,创造教育的构成要素,创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论创造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群 《教育探索》2003,(3):95-97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时代的口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核心目标。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加强继续教育,也需要学校为促进学术科研的交流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进行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创造意识教育、创造毅力教育、创造力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和世界观教育。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及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教师,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与物理教师的创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物理教师的创造性主要是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它包括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和物理教师自身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实施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强调素质教育已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之尽快发挥出作用呢?对此,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寻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娟 《考试周刊》2013,(60):157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造教育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的本质的一种特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创造的潜能,也具有创造的天性。通过创造教育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开发,蕴藏在人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变成现实的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①一、创造教育的内涵1.创造教育的界定。什么是创造教育?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教育;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阐释了教育创造力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任教师造力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4 0年代初期 ,一门以创造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创造机理、总结创造规律、研究创造方法、开发创造能力的综合性新学科———创造学在美国兴起。这一学科随后传到欧洲各国和日本 ,并于 8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近 2 0年来 ,创造学已经在我国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教育改革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造学被引进教育事业后 ,形成了创造教育这一崭新领域。“创造教育是通过传授创造学知识 ,或者运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 ,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  相似文献   

20.
幼儿创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儿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 ;开展幼儿创造教育一方面需要教育者正确理解幼儿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 ,另一方面必须正视当前幼儿创造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观念上和技术上寻找对策 :(1 )树立幼儿教育的整体观 ;(2 )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教育的心理环境 ,以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 ,尤其要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