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极端教育主张也相继被推翻。如今,我们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张,这就对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笔者将基于互动式教学应用的必要性,就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正>一、核心概念的界定1.关于"新三基"。"新三基"是指在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南京市教育局提出的"以‘新三基'引领南京教育现代化新跨越"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新三基"即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和基于小班的教育。"基于脑的教育":让所有的教育行为均建立在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基于网的教育":寻求更自由的学习方式与更密切的教育关系;"基于小班的教育":寻找规模效应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有  相似文献   

5.
"能位教育"是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响应性主张,注重"能"、"位"、"为"、"爱"四要素及其间的渗透、互动与建构;从儒、墨、道、法诸家思想中,从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可以找寻到"能位教育"或精深博大、或简约练达的华夏渊源。  相似文献   

6.
吴汝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尤其是他的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清末新学制的建立产生了直接影响;主张"兼包新旧",对我国近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积极意义;主动延聘外国教习,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教育督导是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几年来,竹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核心,不断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强化教育督导功能,创新教育督导方法,从而使全县教育改革有了新突破。领导重视,坚持把教育督导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抓手。为加快竹山发展,竹山县委、县政府实施"科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2012,(10):26-29
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扎实推进的关键一年。伴随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在教育功能和使命、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师的学习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主张,发挥了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欣赏型探究是一种聚焦探寻组织优势,围绕优势进行梦想、设计和付诸实施的组织变革理论。基于组织的积极趋向性、意象导向性和信仰动力性的假定,欣赏型探究提出了"发现、梦想、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主张,强调遵循建构论、同步性、诗意性、期望性和乐观性的原则。欣赏型探究对转变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维观念,推动策略联盟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发展以及发现组织亮点,促成学校变革愿景实现等,具有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思想转型维度对素质教育作了探讨,指出素质教育应历史地定位为中国式的"新教育".在其生成背景及改革的基本走向方面,对欧洲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彼此间的契合性.最后根据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应然走向,并尝试性地构建了这一中国式"新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能位教育"是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响应性主张,注重"能"、"位"、"为"、"爱"四要素及其间的渗透、互动与建构;将"能位教育"思想运用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上,通过构建"养能课程"体系、创新"培能教学"方式;加强定位教育、引导学生知为事、晓为人,重视"爱"的养成,立体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蒋莉 《职教论坛》2004,(1):62-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欧新教育改革的浪潮,在德国出现了以劳作学校的办学精神改造公立学校,对学生实施"劳作教育"、"公民教育"的教育改革主张与实验.这种国家本位色彩浓厚的教育改革思想符合一战前德国的国家民族主义倾向,对于当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极为有利,从而在德国境内很快得以传播,并跨越国境、流行于欧亚部分国家,致使"劳作教育"成为当时最"醒目"的字眼,劳作教育思想成为20世纪初职业教育思想的主流.本文拟对以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Gero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的劳作教育理论为核心的"劳作教育思潮"略做简述.  相似文献   

13.
再论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解,STS教育在多层面上体现出后现代性:STS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后现代性;STS教育追求主体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开放、多元,在教学中关注"对话"与交往,这些都显现出了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重读“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著名教育主张,旨在探索建立中国化新教育之路.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观"是"活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并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得人们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80年代,时任辽宁省主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张知远同志,基于自身长期从事宏观教育领导工作的切身体会,提出建立一门"新教育学"的主张,并且将"新教育学"的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有效地推动了辽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亚琼 《考试周刊》2014,(71):171-171
<正>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改革事业呕心沥血。他是旧中国开拓新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人类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对祖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远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誉为"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在师范读书期间,我就开始认识陶行知先生,对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有所了解,以及他的名言:千教  相似文献   

17.
1800年前后,普鲁士开启了教育改革.在当时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古希腊"完人"与普鲁士"修养"的融合构成了德国大学的教育使命.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这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向."科学""自由"与"寂寞"构建了大学改革的实现途径.基于此,对德国大学改革的教育使命与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一、背景概况教育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不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全面融合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形成了学校整体现代化发展的局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提出了"基于脑的教学、基于网的教学和基于小班的教学",即"新三基"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新三基"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教师教育变革始终是一条与"公平、正义"互相支撑的发展主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更加严格,教师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教育实践改革的重点.作为一项道德领导事业的教师教育改革,"科学理性"和"公共理性"是其重要的变革基石.而如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共识的解困路径,正是当下教师教育变革亟需解决的核心难题.因此,杨跃教授根据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实践需求,创作了《新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这本著作.该书基于新教育公平理论视野,深入考察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所经历的制度、模式和共同体改革与创新,试图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指出,作为一项道德领导事业的教师教育改革,是需要从实践困境和知识困顿中逐步走向"公平、正义"的教师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行动。文章基于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与发展现状,以国内两者融合较典型的8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借助扎根理论,构建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型——TCG模型。研究认为,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人才培养宏观规划;专兼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新型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孵化基地与管理机制;政府引导,强化政产学研结合;能力导向,构建评价激励新机制。总体而言,对新工科建设进行质性研究,总结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可以为形成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国理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