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辉 《青海教育》2007,(7):58-58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享有充分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发和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其中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能否打破长期以来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为了实现以创新能力为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师生关系及课堂环境。比如在讲授重力时.我对同学们说:干百年来,“苹果”不知“落地”多少次了.而人们只看到“苹果落地”就可以吃了(同学们笑),但牛顿却独具慧眼看到了“重力”.并由此推广到宇宙间的万有引力(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再介绍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引力定律推导出了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并导致海王星的发现。这样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的力量所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曾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诚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机会,学生难以进行独立思考。难以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抹杀殆尽。因此,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应对挑战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教育改革成为众多教育学家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以教师按照教案和内容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互动很少。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被否定,MOOC、翻转课堂、雨课堂、视频公开课等一些新型课堂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论文将梅西大学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采取什么枰的教宇模式进行外语教学一直是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们关注和探索的焦点。由应惠兰等教授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高校的公共外语课的教学当中。从来自包括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反应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值得推广及应用。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完美无缺适合于所有学生和教师。本试着从外语教学目标、教训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本身及教学成果的评价等方面对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校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时代所需。分析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探索民族高校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基于OBE理念,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通过建立创新平台和创建学科竞赛实验班,采用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并通过引导学生参创参研,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科竞赛、毕业升学等方面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应是语言的积累,而应是交流技能的训练。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1.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第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庄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体系等,都要体现因材施教理念,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志萍 《学周刊C版》2014,(7):140-14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可以说.未来社会的竞争在于创新型人才。语文学科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各学科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考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且只重视学生对考点知识的熟记.而忽略了运用.创新意识薄弱。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家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创新,高校工科学生是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其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未来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大力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莽;同时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树立现代学生观,全方位地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李克其 《教师》2013,(2):68-68
大家知道,任何新思想、新发明都源于不断的质疑设问。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诸多因素,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一直满足于“满堂灌”、“讲清”、“教会”的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人。如今,新课程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向我们大声疾呼“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愿望,但不可否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出现灰心、厌烦、消极的学习现象,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这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外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a要求,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优化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1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在外语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许多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障碍,在社会语言学和交际策略上要作出新的探讨,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和机会,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真正培养其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教师本身要转变角色。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儿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音乐课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曾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上欣赏课,往往先由教师介绍曲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的特点,通过构建基于团队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使医学生既对基础医学知识有系统完整的掌握,又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临床病理现象,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因此,必须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