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维吾尔语根据综合性标准划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罗布泊方言等三大方言区。现代维吾尔语标准语是以乌鲁木齐土语音位系统为代表的中心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库车土语作为维吾尔语中心方言的一个分支,在现代维吾尔语标准语及方言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种语言的地方性变体,具备不同于维吾尔语其他方言土语的一些特点。文章从库车土语的语音演变特点出发,与维吾尔语标准语进行对比,探讨库车土语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苏泰兴方言处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带,语音呈现出了吴方言向江淮方言过渡的特点。本文将泰兴方言语音与北方话、江淮方言、吴方言、晋语、客赣方言和徽语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了解泰兴方言与其他方言语音的差别和联系,并结合泰兴历史地理概况,总结出泰兴方言的局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长沙方言中的一些常用语缀 ,从而了解长沙方言语缀在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长沙方言的语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长沙方言中的一些常用语缀,从而了解长沙方言语缀在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夹音"是壮侗语域方言的一种特殊中介语。壮侗语为母语的人们与壮侗语域汉语方言为母语的人们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壮侗语对该方言区汉语的影响,同时该区域的汉语方言对壮侗语亦产生影响。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壮侗语与汉语交互影响形成了壮侗语域"夹音"方言现象,贵州黔东南称之为"夹侗"。壮侗语域方言"夹音"方言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壮侗语声母的汉语移植,韵母特征不凸显,语法影响较鲜见。  相似文献   

6.
瞿建慧 《中国语文》2016,(4):448-455,511,512
湘西乡话与闽语今读擦音的来母字共同经历了l→z→s的平行演变,而后湘西乡话部分读擦音的来母字又发生了塞擦化的音变。湘西乡话清擦音塞擦化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古心母、生母、书母字上。古来母字今读擦音和塞擦音原是湘西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这种语音特征通过汉语借词借入了湘西苗语和湘西土家语中,如今湘西乡话、苗语和土家语还残留着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闽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声母与福建畲语[■]声母同源的新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丁种本《西番译语》之一《木坪译语》中的藏语形式为分析对象,试论清代木坪土司所管地区内通用的藏族语言之特征及其方言系属。木坪土司是历史上嘉绒地区的一部分,现已汉化,藏族语言方面只四土嘉绒语少量分布。但是与此相反,《木坪译语》中的藏语有跟当代的丹巴藏语二十四村话语言类型上密切关系,清代在木坪土司地区通用的语言就是康巴藏语二十四村话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一改原来按国别划分英语方言的方法,而是从宏观上将英美加澳新等五国英语划入一个方言——五国方言,再从英语其他各种变体的内部结构(语音、语法、饲汇)特征入手加以研究探讨,比照汉语、日语、阿拉伯语的方言划分方法,给予原来被视为“干扰变体”的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南非英语以独立的正式方言地位,“干扰变体的极端例子”洋泾浜英语和克里奥尔英语也得到不受歧视的正式方言地位.  相似文献   

10.
羌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媒介,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学界对羌语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语言接触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任何一个民族为了生存发展,都要与其他民族发生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交往,这种交往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不同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在接触过程中,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吸收或输出语言成分,汉语中的四川方言与羌语的接触也不例外,接触中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留下了一些痕迹,诸如羌语南部方言声调的产生及其各调类的调值与四川方言的趋同、羌语中有大量的四川方言借词、羌语没有韵母an-ang的对立对四川方言的反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rnet应用的逐步普及,WWW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信息源.从而维文网站也逐步增长,但是因为维文字库编码还没有标准化,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针对维文网站的比较实用的搜索引擎,这对维吾尔族用户在网上检索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通过讨论维文网上信息处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维文网站搜索引擎的URL遍历、数据采集、查询服务三个核心技术模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由于蒙古豳王家族的庇佑,河西地区的回鹘佛教文化得以持续流行。学界一般确认酒泉文殊沟本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是时代最晚的一件回鹘文文献,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却证明此说不确,酒泉文殊山万佛洞发现的回鹘文题名,有的甚至比这一文献时代更为靠后,证明至少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止,河西西部酒泉至敦煌一带地区仍然存在着回鹘佛教集团,继续行用回鹘文。这一发现,确证明清时期回鹘佛教文化在酒泉文殊山一带的流行,这里成为回鹘佛教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回鹘佛教与佛教文化的保留,为后来裕固族佛教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长期保持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裕固族的祖先是古代回鹘人,古代回鹘语是西部裕固语的主要嫡亲语言。通过西部裕固语中对戏剧的称谓是耶尔"yer"和回鹘文献语言中对歌唱称谓依尔"yir"的比较,我们有理有肯定古代回鹘人对戏剧的称谓也是依尔"yir"这个词。  相似文献   

14.
一千多年以来,维吾尔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曾经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形式,书写了大量极其珍贵的书面文献。本文所论述的回鹘语和现代维吾尔语只是维吾尔书面语言发展史上的两个阶段,从历时的角度就回鹘文献中的名词的数范畴同现代维吾尔语书面语中的名词的数范畴进行对比,试图找出其发展与变化规律,以期能对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互相借词的情况,阐明现代汉维语中这些借词的词汇体系,在各自语言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以及借词所指事物的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维两个民族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两个民族的文化影响情况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公元840年,由于内部争斗、外族入侵,加上自然灾害,漠北回鹘汗国分崩离析,部族向西、向南迁徙.其中,"葱岭西回鹘"和"高昌回鹘"这两个源于同一文化母体的回鹘分支,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导致文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后来又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17.
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民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回鹘的历史和文化多是根据汉文文献。《纪闻花絮》产生于11世纪中期,成于伽色尼王朝的一位名叫迦尔迪齐的年轻人之手,堪称历史学、地理学和民族学多种资料的汇集。该书对九姓乌古斯,即回鹘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不仅可与中国史书或回鹘文献的相关记载相印证,而且有很多记载不见于汉文史籍,弥足珍贵。从《纪闻花絮》可以看出九姓乌古斯之民居、服饰颇有个性,跟吐鲁番地区气候条件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今后回鹘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七”这个数字和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维吾尔民族尚“七”习俗的缘源及其在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学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反映,并且确已渗入到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回鹘文是在9—15世纪为维吾尔及中亚诸多突厥民族所使用的一种文字,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文字,对它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突厥语及近古察合台语。论文从语音的角度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回鹘文佛教文献《弥勒会见记》。  相似文献   

20.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11,(3):106-113,132
摩尼教于763年传入漠北回鹘汗国以后,迅速发展成为回鹘国教,其影响渗透到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部众四散,其中迁入河西者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由于受到当地流行的宗教文化的影响,回鹘宗教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被奉为国教的摩尼教虽继续流行,但势力越来越弱。在漠北时期并不流行的佛教,却异军突起,取代摩尼教而成为甘州回鹘国最为流行的宗教,同时萨满教遗俗继续存在。这些成为甘州回鹘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