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受新闻媒体所在国家政策、法令、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记者立场、观点、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的影响。记者在报道中选择怎样的事实,从哪个角度反映事实,都会渗透着记者的主观倾向。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国家、不同党派的新闻媒介,虽然都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报道,但却出现各不相同甚至观点完全相反的新闻报道,这就是新闻的倾向性。所谓“纯客观”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工作在报道和评述新闻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基本倾向。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求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事物认识问题,准确反映客观事实,以充分地发挥新闻媒体、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等社会功能。近年来,新闻媒体高举邓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是记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每条新闻都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具有“主观性”的人的思维在反映具有客体性的存在时,总是会表现出某些不属于对象本身特征的特殊形式和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新闻是有倾向性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3年初闾丘露薇与柴静的新闻观争论,本文做了如下思考,再次提出新闻倾向性,从新的视角进行关照。根据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分为:新闻事件产生时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性,新闻制作过程中经过层层把关后的后天倾向性,受众接触新闻后经过不同理解了的选择倾向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统一于新闻报道,贯穿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倡导在新闻工作者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我们认为倡导这项教育活动是非常及时的和非常必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要长期坚持的必修课。此外,它还有现时重要的针对性,其中针对的现象之一就是有些新闻工作者狭隘的职业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否认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无庸置疑,新闻工作者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其他行业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贡献。但也无可讳言,“噪  相似文献   

6.
7.
胡鹏 《新闻世界》2011,(1):58-59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也是新闻学习者和从业者首先要恪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新闻事件成为新闻又必定要经过新闻工作人员头脑的"加工",这使本该客观的新闻不得不带有人的主观意识,这似乎成了"新闻"本身存在的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如何理解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加工过程中的倾向性以及如何把握二者之间关系,本文对此作一解析。  相似文献   

8.
9.
赵利 《军事记者》2010,(11):29-30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围绕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展开论述,分析新闻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和表达方式,探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如何避免新闻倾向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马兰 《青年记者》2007,(16):63-63
关于对新闻报道倾向性的阐释,我国许多新闻著作中都有涉及。有认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就是指新闻报道者报道新闻时所持的立场和观  相似文献   

12.
左强生 《新闻窗》2006,(5):21-22
关于新闻是否应该有倾向性,对此问题尚存争议。本人认为,在新闻报道中就很大程度表现出了客观性和倾向性,特别是舆论监督的报道。本文就新闻舆论监督的客观性和倾向性做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瑾 《今传媒》2022,30(3):153-156
传统新闻的报道形式、途径相对单一,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公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新闻的倾向性。本文对新闻的倾向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担负起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要求.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这就引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在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二者关系时,我们应看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增强真实性,减少倾向性,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  相似文献   

15.
刘琴 《东南传播》2016,(6):120-121
本文关注到数据新闻人才匮乏的现实,从明确"文理兼容型"人才培养定位理念、搭建以计算机传播学为通识平台的教学机制、建立数据可视化的操作实训中心、建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数据新闻学学科体系等五个方面,阐明当今高校如何进行数据化人才培养的框架设定。同时文章提出"逐步渗透、三步推进"的具体实践操作体系,以指导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17.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变动)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客观”的新闻从来都不存在。就新闻事实而言,其时间、地点、人物、成因、结果等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客观地存在和运动着,这就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而新闻报道则是人们对客观新闻事实的符号化反映,它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的因素。正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为例,浅析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新闻报道主观倾向性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并透过这一现象提出应对此类报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框架理论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而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新闻框架更多是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应用于新闻生产和传受的整个过程,其功能是建构社会,其目的是影响受众认知,其作用机制是选择、重组和强调。  相似文献   

20.
文化规范与新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的新闻框架理论,源自社会建构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为人们建构了一套标准和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的个体——人,都受到环境认知、掌握环境的需要而接触新闻。因此,研究新闻框架的形成就不能离开文化规范的大背景。本文从文化规范出发,探讨了新闻框架的理论基础和作为组织生存的“子”文化体系,并进而考察了在这种文化规范的体系中,新闻框架如何引导着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指出文化规范是新闻框架形成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