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春辉 《上海教育》2023,(Z2):24-25
<正>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时期,应以有效课程驱动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养成创新思维,培育创新能力。在“双新”推进过程中,上海市奉贤中学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坚持课题研究导向、学生发展需要、学科素养拓展和创新实践培育原则,依托学校“科创苑”“文创苑”和“艺术苑”(以下简称“三苑”),将创新素养植入课程,开发满足学生志趣潜能发展需要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创新素养系列课程。  相似文献   

2.
刘锋 《现代教育》2022,(3):23-26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架构,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是,当前学校课程建设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单一、课程内容关联性差、校本特色缺失等问题,导致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滞后于时代发展。以“基础性课程、特色课程、特需课程”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特色建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实施模式创新、教育资源融通、评价激励完善,促进了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17日,《现代教学》理事会2011年年会暨“创新素养培育”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举行。与会的专家和各理事单位代表就“创新素养培育”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王洋围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进行了主旨发言。通过讨论,大家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创新素养的培育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究精神,要在充分调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挖掘区域资源。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13,(3):F0002-F0002
上海市行知中学注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创新教育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该校中报教育部、科技部项目“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2009IM010300)的实验学校,获得立项后,该校发挥特长,以智能机器人为平台,开展“基于智能机器人的STE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实验中,该校围绕课题研究不断研究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背景高度重视科学与人文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主题,是本课题研究重要的国际背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是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及教育宏观背景。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正在为21世纪学校教育所重视。是本课题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费青 《现代教学》2011,(12):16-16
《学做创新之人》是我校区级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的校本教材。本教材由“创新名人园”“创新故事坊”“创意无极限”“思维训练”“快乐动手做”等单元组成,重在对学生创新人格的感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实践活动的体验,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我使用校本教材,在创新思维实践课中对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陈晨  凡芷芯 《上海教育》2023,(Z2):180-181
<正>从“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趋势。在支撑学生核心素养的诸多要素中,创新素养处于关键地位。上海市松江九亭第五小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基于市郊小学学生发展情况,学校因地制宜地营造创新素养培育的创造性环境,于校园农场中科学设计创新素养培育课程,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宜的创新素养支持路径,使学习成为一种创造性体验的过程,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大力推进学校创新素养培育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曾宪一 《江苏教育》2022,(82):66-67
科创素养是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上海市徐汇中学以科创素养培育为突破口,构建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打造从分层培养到分类培养的学校教育新生态,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项目研究方式带领学校开发中小幼一体化区本课程,培养自信而具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学生,以生活体验方式,向学生传授获得幸福和自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嘉定区根据“两纲”要求,结合区域品质教育发展特点,以项目研究方式带领学校开发中小幼一体化的区本德育课程“学生幸福课程”。在多年研究实践基础上,在2012年34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幸福课程”实验学校,之后又有5所学校申请加入,2015年全区各中小学、部分幼儿园将启动开设幸福课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0.
学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目标,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构建了跨学科项目式“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一体”是以育人为主体,指向创新素养培育。“两翼”是以学校特色教育为一翼,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实施“特色课程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国家课程教学为一翼,基于国家课程开发学科融合课程,实施“国家课程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通过注重项目的科学性、开发特色主题课程和优化项目探究活动等具体途径的实施,在实现学生“理论思维”到“实践思维”的转变、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及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樑  张伟峰 《上海教育》2023,(Z2):11-12
<正>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为此,上海市大同中学正积极参与区域整体实施创新教育的实验项目,通过以项目研究不断深化学校创新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基础:CIE创新素养培育课程的构建2010年学校以市级项目“学校课程统整实施的深化研究”为抓手,借鉴丹麦奥德斯瑞德寄宿学校三个小木屋(创意之屋、创造之屋、创业之屋)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启动了CIE课程的建设与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班级、课时与教法的局限,找出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创新素养培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依托“一中心多基地”平台,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区域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一是建设包括学科基础型课程、拓展丰富型课程及活动实践型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充实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载体;二是通过建立“三维度四层级”评价体系,开发学生创新素养评价工具,制定学校创新素养培育项目考核标准,推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切实落地;三是建立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和师资培训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中职学校绿色教育实践研究》 这一课题,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深入课堂、实训基地 等实践了新的绿色教育手段,揭示了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 内涵与规律,探求了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绿色教育 的新途径、新办法。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教学月刊》2022,(5):41-43
基于教学关键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是实现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立足学情和校本特色,将教学关键问题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小课题”,并以真实的驱动性问题为统领,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多元评价的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学生要在合作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过程中,以多途径搜集资料、实地采访、多维宣传等方式,培养系统分析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瑛群 《上海教育》2023,(Z2):172-173
<正>为了支持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在第三轮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实践中,通过建构“七彩田园”课程体系、探索课程综合实施路径和实施流程、建构课程评价系统,形成学校创新素养培育目标、路径、机制,从而支持田园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不仅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国家发展后备人才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各项工作,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广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主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建立起了工作机制健全、课程开展普及、教学设施充足、师资配备到位、评价指标科学的学生创新素养"五位一体"培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互联互动、高效协同的创新教育工作格局,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了潍坊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具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社会报道误导、学校教育观念错误、学生个人认知错误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乏。围绕社会需求,制定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围绕企业需求,创新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围绕学生需求,打造职业素养培育平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素养培养策略,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季峻岭 《上海教育》2023,(Z2):165-166
<正>创新素养是未来社会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而学校作业恰恰是创新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为了积极回应黄浦教育提出的创新素养培育要求,进一步满足学生成长与现实生活需求,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复三好作业”以提升学生创新素养为价值追求,以学校作业的品质提升为着眼点,依托教师工作坊的管理机制革新,推进作业改革,从而促进创新素养培育目标的校本化推进与落实。  相似文献   

19.
潘志强 《上海教育》2023,(Z2):28-29
<正>随着国家对创新的要求逐渐提升,创新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学校所重视。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素养具有特殊意义。如何在这一重要阶段赋予青年学子们更多创新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素养+”能力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育人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民族文化建设融合创新,为提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教”与“学”的新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根据语文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要求,围绕主题、资源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民族文化建设构建“挖、设、延、动”的“四步”实践模式,在课内外学习中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深度、高度、广度、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