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总被认为是附属于教育活动的某种次生活动,使得师生关系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意蕴无法彰显.其实,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活动本身,它具有基础性、渗透性、生成性等特点,它同样具有作为教育活动的教育功能和意蕴.文章分析了当前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构师生关系教育功能的若干建议,如建构师生"主体间性"及"对话"型师生关系;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品质;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责任感;共同融入教育的"生活世界"; 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往等.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分析,结合师生关系本身固有的教育特点,可以从理论上区分出三种形态的关系,即"社会—人"关系、"社会—社会"关系、"人—人"关系。这三种关系共同构成了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属性。而实践中,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话语表达也经历了一个从"支配—从属"到"民主平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下的教育核心思想是人的教育,即"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角,他们的关系——师生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好坏、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育人目标的全面发展,怎样建立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所以构建合理的师生关系发展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一切教育行为和结果最终都是在师生关系中实现并获得的。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尊师重道"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师生关系有其弊端。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民主平等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理解对话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合作互动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大学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有民主性、双向性、多重性、主体性、互动性等特点。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师生关系的含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理念,利用学科优势,拓宽与学生交流的渠道,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对这个话题意义的思考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一句话:教育更紧迫的也许不是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师生关系当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之目标乃是要建立幸福人生、和谐组织、安定社会,以此高度来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毫不为过,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四个字的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自觉践行是支撑教育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教育也必须与社会同步,甚至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体现公平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师生关系关于师生关系古往今来的教育论著、教育专家、名师都有阐述,我这里就不再赘述,现就与"和谐"有关的师生关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教师要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效果的优劣,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确立"一个中心"、突破"两项重点"、倾注"三心"、坚持"四项原则",能够有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文章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民主平等、相互学习、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师生互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传统的师生关系长期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哲学解释学把"理解"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那么就是把"人"作为根本问题来研究。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我—你"的理解与对话关系,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现实教育环境,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形势下,鉴于"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并以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但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走向对话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鸽  刘建林 《文教资料》2009,(10):198-199
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而高校师生之间更需要心灵时话.改变以往"独白"的师生交往方式,以真诚的对话来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淡漠化、过激化等问题,使教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本文试图把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引入高校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师生关系、互为主体性的师生关系、共生性师生关系、开放性师生关系,以解决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彦 《教书育人》2012,(25):10-11
教师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的发挥,维系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制约着教学信息的传输,影响学生个性的社会化与心理健康。而师生关系正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它是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姚秋平 《现代教学》2013,(Z1):34-35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正能量"。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建设和谐师生关系、释放教育"正能量"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通过沟通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影响乃至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在研究课、公  相似文献   

15.
网络师生关系:"我-你"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关系.研究师生关系需要首先清晰认识学生、教师.网络教育作为区别于前网络教育的新教育,其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它具有整体性、虚拟性、直接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一切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温馨育人环境"为专题,推进"温馨教室"建设,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班集体.我们侧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师生关系的新视角.在它的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表现为在教学、德育和管理活动中师生相互客体化和对象化,教师的"独白"替代了师生的对话.要摈除被物化了的师生关系,建构合理与和谐的本真师生关系,就要确认并彰显师生关系的"善"、"平等"和"幸福"的伦理意蕴,并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消除造成师生关系的隔膜与阻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因素,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发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孔子成功办学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孔子与学生建立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跟他的仁学思想分不开的.孔子的仁学强调"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上忠信,徙义,祟德也",等等.认真学习和运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具有民主、平等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完善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有逐渐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种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能否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师生间分享的效果,决定教育的成败。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更是告诉教师:教育就是服务。所以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师必须面临且必须解决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