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是这门艺术的灵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创设情境,寓教于美,积极参与,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可使语文课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追求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被忽视冷落。情感熏陶回归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应然要求。运用情感素材,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抓住教学契机,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升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特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而教学活动本身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激活学生情感,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更应该是开启新课标优质语文课堂的一把金钥匙。设法巧妙寓情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教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意境,才能敲响学生心灵深处的乐学之钟。  相似文献   

4.
石春敏 《考试周刊》2013,(95):32-3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心语文学习对学生今后生活、生存及生命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文学欣赏,引入生活教育,让学生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打造"色香味俱全"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情感。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充分的人文特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情感。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充分的人文特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是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情感是文章的魂魄,语文课堂教学有感情跌宕,波澜起伏,学生才会神游其中;有高潮低谷,是非善恶,学生才会感悟人生百态;有幽默调侃,平等交流,学生才会和作者达到共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抓好情感呢?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资源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专家认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道同行":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应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语文活动,且看——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感染是多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感染是多元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上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设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平台。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可从创设情境、挖掘文本、拓展延伸和言传身教四方面入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掘出课本自身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蓝本,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王春花 《考试周刊》2013,(40):36-36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仅体现出了工具性,而且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价值观的作用.语文的文化内涵很深,既是情感的载体,又具有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人情感,体现人文,我想谈以下浅见: 一、认识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现在积极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不少语文教师还是过多地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即基础知识教学,而又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进步或发展"的评价基础。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视野下,评价语文课堂的有效应遵循知识和技能辨证统一、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和注重迁移等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课堂教学目标注重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符合各学段学生特点、以及加强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明娥 《陕西教育》2009,(3):109-10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今,从信息的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而朗诵的语文教学中的好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情操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在情感教育方面,语文教学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就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用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文因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凸显人文教学呢?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挖掘人文底蕴,从而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的丰富情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如何让情感回归语文课堂,让丰富的情感充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率,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感、美感、人文感。通过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从诵读唤醒情感;表演激活情感;语言沟通情感几个方面来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最大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在课堂上,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