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东亚一体化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表明,东亚地区只有加强合作才有出路,而且东亚实现区域一体化也有其共同基础.基于此,本文拟从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东亚一体化的动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作为区域一体化的典例,东亚一体化在在政治与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然而,目前对东亚一体化的研究仍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使其继续发展并走向成熟,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东亚一体化的前景做出了一定的假设,以期为东亚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在东亚地区有着重大的现实利益的域外国家,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构建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关注点之所在.可以说,与美国关系的好坏关系东亚合作进程的成败.本文试图对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及对东亚一体化的态度与对策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新高潮.迄今为止欧洲联盟(本刊第三期刊登了欧洲联盟一体化的相关文章)和北美自由区这两大经济板块已基本形成.世界经济前景如何?这要看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正所谓三分天下看东亚.  相似文献   

5.
东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其成员国已达到10个,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东盟的建立增大了东盟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益,也必将有力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东盟的经济合作发展较快。从发展势态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将有助于推动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将依托东亚这个大的经济圈,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合作的性质、层次及内容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相似文献   

6.
在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得最为缓慢。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概述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该区将以大区域的松散经济联合和次区域的经济集团化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亚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展."东盟+1"、"东盟+3"、"东盟+6"、东亚峰会等进程,无疑都是东亚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标志.然而,东亚一体化要继续大步推进直至完成,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最主要的是一体化应沿着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发展下去.对于这个问题,各国又在诸多选项上存在着争论,这包括:东亚一体化应该走机制化道路还是采取一种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合作方式;一体化应该采取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合作方式;在涉及区域主导权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小国主导还是大国共治的争论.这些问题是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路线问题不解决,东亚一体化就很难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8.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所指出,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运动都会涉及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动机。为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已开始进行合作,其潜在动机是使东亚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平衡局面。对中国而言,东亚合作对中国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本文拟对中国参与东亚合作具有的战略意义、有利条件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欧盟作为区域一体化中的典范,常常作为其他区域合作的目标和借鉴的对象.欧洲的一体化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领域,法律的一体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私法的一体化,对欧洲乃至世界私法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比于欧洲私法一体化来说,东亚的私法一体化进程发展的还比较缓慢,主要局限在学者层面的探讨.该文将东亚与欧洲作对比,对东亚私法一体化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推动东亚私法一体化的出路,推动东亚私法一体化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局长是我国区域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领导群体,其领导行为直接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涵与进程。按照权变领导理论框架,教育局长的领导力与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直接相关。由于教育局长的工作情境具体由教育局、政府和学校系统三个开放的工作系统构成,因此,教育局长的领导力呈现出三维结构,即行政领导力、政治领导力和教育领导力。相应地,教育局长要提升领导力,应该从三个维度入手:领导领导者,有效提升教育局长的政治领导力;认识教育组织特征,有效提升教育局长的教育领导力;发展组织文化,提升教育局长领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东亚模式的争议与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亚模式是否存在,是近年来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学术界争议颇大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促进东亚经济腾飞的基本要素即东亚模式。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可分经济、政治、文化三种类别,每一类模式中均有诸多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特征。但与西方欧美成熟模式相比,东亚模式仍处于初期阶段,经金融危机考验后需要经过整合而成为第二代发展模式。不能用西方现代的模式标准来衡量东亚刚刚起步的模式。应从思维方式上抛弃历史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领导执行力是将部门和个人的系统、制度、组织、文化和操作办法由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即"正确的做事"的能力。针对实践中因为领导执行力不佳存在的许多困境,构建由"业务"、"目标"、"激励"和"沟通"四极组成的领导执行力模型对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Behind the High Achievement of East Asian Stud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ng Kong, Japan, Korea and Singapore are the only East Asian countries i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but students in these 4 countries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TIMSS mathematics test.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uden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commonality among the 4 countries 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superior achievement of their students. The only common background data for the 4 places were their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rge class size, which are, in general, not considered favorable factors for achievemen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IMSS attitude data also failed to locate common attitudes that were unique to the 4 countries and 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high achievement of their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data however indicated that the superior results of the East Asian students might have been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students in the 4 countries displayed relatively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mathematics, including the lack of confidence in doing mathematics. The predominant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4 countries will be discussed in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 negative attitudes of the East Asian students, but it is not clear how these cultural value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ir superior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4.
东亚秩序处于政治、经济、安全等不同领域的分割状态,出现了多种秩序主张.尤其是2010年以来,美国重返东亚导致地区变局,日本沦落为地区秩序的捣乱者,东盟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中国则进入战略等待期和战略突围期,东亚秩序处于变动之中.作者认为,构建和塑造东亚秩序的一些基础条件已经逐步形成,当前型构之中的东亚秩序体现出开放性、可渗透性、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并行、大国提供地区公共物品、相对较低的制度化水平、国家间制衡以防止地区霸权等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政治发展不平衡、战略互信缺失、对东亚地域范围和主导权分配上的分歧.基于此,东亚秩序建构的主要路径和突破点在于,超越既有的功能性合作,妥善处理分歧,积极推动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Little is known about Asian American women administrators in the public schools. The study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pathways of Asian American women to school leadership. In-depth interviews and researcher reflective memos were the primary data sources.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15 Asian American female school administrators in two states. We found that the women's career trajectories were similar yet unique; they were manifestation of the women's intersected experiences of gender, race–ethnicity, and age, situated in particular time and place. Often than not, the women had to negotiate their leadership aspiration and advancement through raced and gendered expectations. Others' encouragement and mentoring were instrumental for the women's development of self-knowledge and demystification of the leadership process. Most women taught at least 10–15 years before entering leadership. The women of earlier generations had far less career mobility and slim, if not absent, mentoring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6.
"10+3"区域合作机制以东亚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为核心,演化出首脑会晤机制、中日韩东北亚合作机制、部长级会议机制、东亚峰会等多层次独具特色的合作机制,并将东亚各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第二轨道活动纳入其中.这些机制纵横交织,一起构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平台.东亚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坚决而有效地执行党的路线的干部队伍,就成为我们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按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总要求、目标,通过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等途径.解决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在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因与组成货币联盟条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实现东亚货币区可以考虑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先建立一些次区域货币区,最终过渡到整个东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迅速,但东亚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巨大差别、历史的纠葛与现实的矛盾,因而东亚地区主义的构建应该以正视差别、共容共存,求同存异、共享共荣为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东亚认同”意识,正确处理中日关系、重视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促进东亚合作各项机制的融合,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20.
消费社会虽然最初在西方产生和发展,但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东亚国家不可避免的加入到消费社会的大军中。现阶段东亚消费社会主要存在从本质消费到异化消费、从使用价值尺度到时尚价值尺度、从单纯消费水平的增长到等同于幸福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对东亚消费社会进行转型。转向以生存论为基础的“合理消费社会”、以使用价值为尺度的“有限消费社会”、以“人类利益”为最终目标的“适度消费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