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和程序,提出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故意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和程序,提出了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故意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4.
痕迹物证是再现现场中需要挖掘信息的主要方面,有效地对各种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和运用,不仅可以确定整个命案案件的性质,而且只有充分挖掘痕迹物证才能越加接近事实.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是利用痕迹物证进行现场再现的重中之重,能够为侦查破案提供必要的方向和范围,为诉讼审判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职务犯罪为例并从职务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入手,结合对侦查主观性方法的运用、探索和分析,立足侦查人员主体办案的主观性因素在侦查方法中能动性的体现。并试图建立严密、清晰的侦查逻辑和完整独立的侦查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者们对犯罪故意的研究偏向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这一立法分类上,而忽略了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这一学理分类。犯罪故意的学理分类中的不确定故意,具有尚未被挖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确定故意仍建立在行为人明知的基础上,它通常表现为一种间接故意,但也可以是直接故意。根据认识内容和认识程度的不同,不确定故意分为概括故意、未必故意和择一故意。在具体个案中,不确定故意虽然并不能单独认定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但其与意志因素相结合就可以认定。  相似文献   

7.
我因刑法理论界对犯罪故意的分类有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之说.文中结合案例,以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切入点,进而对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两个概念从法理上展开分析,论证了这一学理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存在逻辑错误,从而否定了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以及事后敌意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犯罪故意的分类有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之说。文中结合案例,以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为切入点,进而对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两个概念从法理上展开分析,论证了这一学理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存在逻辑错误,从而否定了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以及事后故意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行为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时,才能构成故意犯罪,但理论和实务上对认识因素的内容理解不甚一致,本文认为,犯罪故意中除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对象等内容外,还应包括对因果关系、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的认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洁 《华章》2012,(32)
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长期聚讼不休的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而故意与违法性认识的关系则是这场论争的焦点.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各种观点的交锋已日趋白热化.本文犯罪成立的角度论证了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成立的必要要件;在一般情况下,缺乏违法性认识不阻却故意的成立;当行为人因缺乏违法性认识而致使其无法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则阻却故意的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歌舞娱乐场所中的毒品犯罪涉毒种类繁多,且多为新型毒品,成分复杂,犯罪行为隐蔽,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侦查方法,才能有效查缉该类场所中的毒品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故意杀人罪中"情节较轻的"情形是指义愤杀人,因不堪被害人长期迫害或虐待的杀人,基于被害人请求或得其承诺的杀人,生母杀害亲生婴儿的行为,教唆、帮助自杀,"大义灭亲"杀人,不作为杀人等情形。  相似文献   

13.
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遗留痕迹物证的地点和场所。现场侦察是勘验人员寻找、发现、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实地勘验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就张家口高校大学生进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SCL— 90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不良人格因素的成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一大顽症。本文以南京“逻辑炸弹案”为例,从网络犯罪受害者的低报案率及其原因入手,分析了设置网络犯罪强制报案制度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有的相关立法在“报案义务的明确定义”、“拒不报案的处罚”以及“对报案受害者的保密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网络心理咨询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生心理咨询方式受到挑战,网络心理咨询已逐渐成为学生心理咨询的一种重要形式。论文从心理咨询的定义出发,融合网络这一载体的性质以及优势,阐析了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情景剧教学法倡导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剧的教育理念,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掌控好教学过程、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反思,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对刑事侦查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18.
犯罪嫌疑人与被怀疑有犯罪嫌疑的人之间存在区别。对于犯罪的"初查对象"现行法律未给予相应的名称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在实务中也有扩大化的趋势,造成立案的随意,使"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强制措施"的滥用,造成了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错用。犯罪嫌疑人的称呼与现阶段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批相配套,涉嫌犯罪人身份的确立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参考价值。改称涉嫌犯罪人有利于保障涉嫌刑事追诉程序中的人的权益,具有时代意义,是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之体现。  相似文献   

19.
侦查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但作为侦查谋略而被广泛使用的“诱导性侦查”却很难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找到一条明显的界线。而该侦查方法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理论和价值取向也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我们在对待该问题的视野和判断,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刑事理论中为之找到合适的定位。特别是在人权入宪和刑诉法即将修改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也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法律渊源和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刑法第239条罪名应设定两个绑架勒索罪和劫持人质罪,两罪有其相应的犯罪构成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