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其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具体来说,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提出"仁"即"爱人",提倡"忠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倡导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动手即"做"的过程,动脑即"思"的过程。"思"是"做"的目的和保障,"做"是"思"的验证和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做"与"思"的结合可以促进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协同发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先"思"后"做"、边"思"边"做"、先"做"后"思"等方式开展教学。同时,也需要对"做"与"思"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组合,促进两者的动态平衡,实现"做思共生"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3.
近义词"时候"与"时间"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但在量词的使用上互有差异,体现在"段"多与"时间"搭配;"种"多与"时候"搭配;而"个"两者均可以搭配,但语义上有不同。"时候"与"时间"的差别体现在:"时候"表示"(某一)时间段落",具有个体性,其理解重点不在"量";"时间"则是有序的时点、有量的时段,重在"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李建光 《职大学报》2010,(1):107-109
《淮南子》认为"圣人"是"衰德世"的产物,"圣人"尚不是"真人",但经过修炼终可以成为"真人"。"圣人"是体道者,同时,也是治世者。"圣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而治,通过"圣人"的治理,社会能返回到"至德世",在"至德世"中,有利于体道修真者成为"真人"。  相似文献   

5.
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基础,从"自然"之"道"推及社会之"道",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主张和谐性和统一性,在社会管理思想上着眼于自然无为的方法,希望通过返璞归真的"无为而治"使"天下"达到"道治"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君子以致命遂志",不同学派所看重的"志"不同,相应的如何"遂志"也是不同。从《论语》一书中谈及何谓"遂志"与何为"遂志"。在《论语》中,"遂志"中的"志"指"志于道",而"道"的核心是"仁",也就是说"遂"的"志"是"仁"。那何为"遂志"呢?其一,认为"孝"是"为仁"的根本;其二,将"忠"和"恕"视为"成为仁"的功夫和方法;其三,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四,认为"勇"是统摄于"仁";其五,将"仁"落实到具体的现实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7.
认识武术发展中"文化的武术"与"武术的文化"两个重要历史时期,揭示古代中国武术"借助"和"依附"、"融摄"和"涵化"的生存特征及在近代的延续,以及近代以来社会变革与武术的"解构"和"建构"的历史进步,客观认识竞技武术在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异质"和时代性,分析其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创造武术新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信念.  相似文献   

8.
"舟"作形旁,意义一般解作"船只",《说文解字》舟下所属共11个字都作此解,但其中关于"朕"、"般"、"服"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值得商榷。借助考古资料,联系古人祭祀祖先的祼礼仪式,笔者推论"舟"作形旁还有一解,即舟形器物。以此,对"朕"、"般"、"服"等字的本义重新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是古汉语中的四个固定格式,在中古近代汉语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用法,即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除……外"。这种用法是由当"此外、其他"讲的"自外"演变而成的。"凡诸"是中古近代汉语的一个固定组合,意义为"凡(此)众多"或"凡是众多",极少数作定语可理解为"所有(的)"。"凡诸"是由"凡A诸B"格式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十七年文学"的经典,长篇小说《红岩》中所描绘的"革命"与"家庭"、"政治"与"爱情"、"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冲突,既属于作品《红岩》,又能从中窥探出整个"十七年文学"的共同特质。在新世纪之初重温这本红色经典,可给我们的文学研究开拓新的阐述空间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新的热点领域,也是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总结2000年以来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工作,以"十五"和"十一五"为时限,从"校长培训问题"、"校长成长规律"、"校长培训模式"、"校长培训课程"等方面,对重要的研究论文成果做一概要梳理。  相似文献   

12.
庄子《齐物论》历来号称晦涩难懂。在认真品读之后,笔者认为,要很好地理解《齐物论》就首先要读懂他的主旨——"吾丧我"。"吾丧我"一方面意味着"吾"、"我"有别:"吾"为本真之我,"我"为遮蔽了本真的现象之我;另一方面意味着只有通过"丧我"来才能达到本真之"吾"。"吾丧我"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通过去除"成心"而达到"齐物"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齐"。从而由遗形忘心进入到"无己"的境界,最终达到"物我合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副词"就"和"才"是否可以与句尾语气助词"了"共现的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副词"就"与"了"共现的现象比"才"与"了"共现的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从时间方面考虑,是由于"就"表示一个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早于预期的时间,可以和"了"共现,而"才"则表示一个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晚于预期时间,故不能共现;从语气方面考虑,"就"多用来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了"共现,而"才"则用来强调确定的语气,较"了"所表达的肯定语气更加强烈,故不能共现。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发展"与"历史进步"是不同质的概念。而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判断方式中,又大都认为只有自我认同的"发展"才是可以与"进步"相等同的。这一点,可以用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曾坚信不疑的"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受难的人们"的历史观念来证明。在这一观念作用下,"我们"的"发展"甚至已不足以用"进步"、"文明"来评价了,似乎历史的航向和目标只有"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之分。前者属于"我们",而后者则属于"敌人"。这样一来,就自然在放大了某些矛盾和倾向的同时,也掩盖了某些矛盾和倾向。当这种历史哲  相似文献   

15.
Metonymy, Synecdoche和Antonomasia是英语中三种"借代"辞格,"旁借"和"对代"是汉语中两种"借代"辞格.探析和比较英语的"借代"和汉语的"借代"以及英汉语双语之间的"借代"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异同点.从原有带"喻"字命名的基础上,重新命名了英语的"借代",以减少学习者的错觉和困惑,并认为Metonymy与"旁借"大致相等同,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与"对代"大致相等同.  相似文献   

16.
学生称"弟子",即认老师为"父兄"。《论语》中"先生"、"父兄"各二见,注家多将"先生"注为"父母"、"父兄"、"长者"而不作"老师"解;二见"父兄"一指孔子,一指子路,而两人均无父兄在世。笔者认为《论语》中"先生"、"父兄"均指老师。  相似文献   

17.
漫谈名字     
陈旭东 《阅读》2016,(Z3):48+51-52,49
我叫陈旭东。陈是我爸的姓,不能动。旭是"旭日东升"的"旭",东也是"旭日东升"的"东",所以我的第一个外号就是"旭日东升"。类似的外号还有很多,什么"东东"、"阿东"、"东子"、"东瓜"之类的,总之给我取外号的人总是爱和我这个"东"字过不去。虽然外号取得乱七八糟,但是其中还  相似文献   

18.
卢梭"倒转式"思考问题的方式给了康德以极大的启发。卢梭在张扬理性的高亢的主旋律中,反思启蒙运动的内在矛盾——理性与自由的冲突。这激发了康德对自由问题的关注,并成为其终身研究的核心问题。卢梭为了维护自由而主张回归自然,康德为了维护自由而主张超越自然。康德以"人有善的倾向"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以"现象界"和"物自体"的世界二元划分为哲学背景,以"自然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教育二元划分为理论根据,以其关心的"自由意志"为侧重点,提出了教育应该实现由"自然教育"向"实践的教育"的转变,从"现世教育"走向"未来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老子养生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老子的遵"道"顺律的生命观入手,分析他"形神合一"、"清心寡欲"、"守中"、"虚静"——身心健康的指导思想,挖掘老子的身心健康思想,旨在对人们实现"健康第一"的愿望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理"在古代诗论中多带有否定性色彩,经过船山改造,加以新义,将"物"与"理"合为一个范畴,用在诗学领域,使得船山诗学发出独特光芒。"物理"的美学内涵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真实把握,其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对"物理"范畴的研究,可以隐约看出其诗学与理学之间的关联,以"物理"来评诗,亦可以看出王夫之美学不同于宋明理学美学的特色。而诗中"物理"的获取又与"现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量"是对当下审美直觉的把握,而"物理"也需要以这种审美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