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贞是明代著名的平民思想家和教育家,泰州学派的衣钵传承人。韩贞提出了独特的"天人一家"观点,对王艮、王襞的自然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他巧妙地利用"天机"这一概念将天理、人性、良知等统一起来。韩贞从泰州王学的"人性即良知"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述了良知的本有特性和"不着外力"的要求。韩贞极力推重自然之真,提倡"率性工夫",主张让人的"性体"顺应自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韩贞经常说“中”,并把“中”看着自己的行为标准。当然,韩贞“中”的思想与传统的中庸思想不同。他继承了泰州王学的思想。其讲“中”的目的主要是要求人的行为以适度为原则,尤其术要有过高的欲求。韩贞的“中”也是要求以适宜为标准,希望人们知止知本,处事合道。韩贞讲“中”,还要求人们以快乐为原则,灵活对待进与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贞是泰州学派崇尚自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与他的老师王艮、王襞一样,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之理,妙之无穷;自然天机,最有活力;离开自然,寸步难行,自然之外也别无所传.强调自然的真实性,主张在自然面前"不着意"、"不犯手",一切顺应自然.韩贞崇尚自然的思想是泰州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泰州学派学术思想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泰州学派最为杰出的平民弟子"东海贤人"韩贞,一心向善修道,其追圣与修道思想非常丰富。韩贞一生的追求就是通过修道成圣成贤,但现实的修道之路并不好走,所以他有时也会发出"空望"之叹。韩贞甘贫乐道,冲容养真,并提出了"私非入道"的修道观点,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人心思乱,望道忧民的人太少,所以他又发出了忧道之叹。  相似文献   

5.
韩贞把看书学习视为养生和成圣成贤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学习既可以养心,又可以从中获得乐趣。他要求学习者有一个诚实的态度,并指出,在学习的问题上只有精神到处,才能学有所成。为此,他特别强调时时惜阴,争分夺秒,要求人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韩贞继承了他的老师王襞"凡圣同一心,行解能兼进"的思想,不尚空谈,强调印证心体,主张知行合一,躬行力践.他在邻里族中进行了广泛的道德实践,特别是他的助人义举闻名遐迩,传遍淮南,被誉为"韩大善士"、"东海贤人".应该说,韩贞知行合一、行解兼胜的思想和实践,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他的一种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7.
内容摘要:韩贞既继承了泰州王学的思想,也远承了孔孟传统儒学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总体上还属“儒学一脉”。,他道范严肃,言动不苟,每遏事也不改儒子风范。韩贞遵守传统的五伦之教,不逾纲常,要求人们以礼相节,安分戒非。此外,韩贞还把孝悌视为伦理道德的核心和考察人的标准,主张孝悌为本。当然,韩贞所讲的孝悌与传统儒学不尽相同,比如他重孝道又反对愚孝等等。  相似文献   

8.
韩贞遵从师训,把传授良知之学看做“经世之业”,所以他倦倦以明道化人为己责,毕生安贫乐教。韩贞与泰州王学一样,在教育对象上无问渔樵与工贾,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当然他的学生还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他特别注意照顾穷困学生,且不断扩大教育对象,做到平民化,从而使他的教育具有广泛性,群众性。韩贞教育精力主要在“化俗”二字上,目的就是让不善者重归于仁,从而建立稳定安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9.
韩贞遵从师训,把传授良知之学看着"经世之业",所以他倦倦以明道化人为己责,毕生安贫乐教。韩贞与泰州王学一样,在教育对象上无问渔樵与工贾,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当然他的学生还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他特别注意照顾穷困学生,且不断扩大教育对象,做到平民化,从而使他的教育具有广泛性,群众性。韩贞教育精力主要在"化俗"二字上,目的就是让不善者重归于仁,从而建立稳定安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0.
韩贞提倡圣愚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特别是天命不易的天命观的影响,认为田园王侯自有分,要求人们注意自己的身份等级,以防越级而祸及其身.从某种意义上说,韩贞强调安分是为了保身.当灾难到来,人心思乱之时,他作诗感化"乱民",告诫灾民安分守己勿失本.韩贞这一保守思想,与泰州学派"叛逆"精神不符,但他主张保身、安身,主张稳定社会秩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相似文献   

11.
韩贞在传统"生而知之"的思想基础上继承了泰州学派圣愚平等、贵贱平等以及男女平等思想,大力倡导和实践人人平等。他强调了"人人天地善"这一平等的本性特征,认为每个人的位份虽然不同,但通过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野老能成圣、道江鱼能化龙的判断,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享受平等的政治与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2.
韩愈“古文”中的“骈文成分”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和古文运动的深入,呈递减之势。这些成分集中分布在议论性和抒情性的文体中,在叙事性文体中,句式则以纯正散体为多。借助骈句议论和抒情而纯用散句叙事的文体特征,甚至经常表现在同一篇文章之中。韩文中还存在着宇教和平仄基本保持着“四六文”的原有特征、而两句间的对偶和韵律已不复存在的“亚骈句”形态。  相似文献   

13.
韩愈一生遭遇了阳山之贬和潮州之贬,在这两次被贬的过程中,韩愈在保持自己“不变”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贬官的原因、韩愈被贬后对“贬官”这一事件的认识以及韩愈在贬所的状态三方面可以揭示韩愈两次被贬中的“变化”与“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谢榛诗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榛诗模仿盛唐,得其格调而乏深情远韵;<四溟诗话>中有一些立论通达的条目,但落实为指导创作的理论则与诗歌的抒情特质相背;有些条目对诗歌规律和作家、作品分析确当,在明代诗话由创作技巧论向审美鉴赏论的转变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律赋作为唐代科举考试文体之一,受到士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于中唐达到兴盛的局面,成为唐赋中数量最多的一体.然而,过于程式化的写作要求,其弊端也显得非常突出.元稹作为诗文大家,在中唐诗文革新大背景下,与好友白居易一起,旁骛别趋,不受拘束,放笔直干,以古赋为律赋,以其积极的文体革新精神为唐代律赋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韩愈绝句在广泛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古文、古诗创作的成功经验,以不同惯常的"奇崛"之法创作绝句,呈现出语奇、象奇、句奇、章奇、境奇、意奇、式奇的艺术特色,确立了绝句"奇崛"的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17.
喜剧精神就是以一种理性的旁观加调侃性的玩笑的态度来对待世间事物的精神。中国古代诗歌一般来说严肃性有馀而玩笑性不足,韩愈的诗却不是如此。他经常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人间事物,所以他的诗富有喜剧精神。他的诗或纯属玩笑之作,或是玩笑性的嘲讽,或笑他人,或笑自己,即使正经之作也不时地插一些喜剧性的描写或玩笑性的句子,他的那些争奇斗险的作品其实也包含着玩笑性的成分。韩愈是一个同时具有征服意识和超脱意识的人,他的喜剧精神是由他的这种双重性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韩愈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同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德”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为文以德和为文修德两个方面,不仅强调文人作文要有德行,而且还把作文作为自我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完成了先秦以来文学可以立德、立功、立言和“有德者必有言”这两种文学观念的合流,标志着古代文学中的“文德”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明初高榛编选的《唐诗品汇》“四唐”结合“九品”,辅以各种体裁,审音辨体,倡导“格调”,宗法盛唐,推尊李、杜。但因高榛不满于元稹、自居易的直露、通俗,及韩愈、孟郊、李商隐、杜牧、刘沧等的变化盛唐,而将诸家列入“正变”等品不加重视。  相似文献   

20.
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是寻根小说的典型代表。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叙事视角造就了小说文本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的空间,并引起对传统文化中神秘性的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