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体育师友》2010,33(3):16-17
体育课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现实常态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往往忽视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活动,有的课结束基本没有整队,老师先离场由学生自己收好器材回教室;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质量的高低是体育课能否上好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对此并不重视。教学实践证明;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不可缺乏的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基本内容的学习,而且有利于课的顺利开展。要提高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遵从"四性"。  相似文献   

3.
一、"自问"式思考,锤炼关键"点"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优质课,青年教师在聆听完一节课后,不要急于发表言论,可以立即采取"自问"的方式缕一缕个人的思路,为接下来的评课做准备。1."自问"一个亮点,亮在何处2012年4月18日,在文登市举行的体育课例大教研活动上,王老师上了一节"前滚翻"的体育课,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王老师让学生两手撑地,两腿膝关节处夹着"球  相似文献   

4.
怎样安排常态课准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准备活动的内容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论安排游戏活动还是一般常态课中的慢跑或徒手操,衡量一个准备活动的好与坏要看是否达到了以下目的:一是使每个人体器官和关节做好运动准备,使"发动机"能顺畅地运转,最终预防伤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体育课堂准备活动中的经典做法进行了提炼,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五结合"的改进策略,即组织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一般准备与专项准备相结合、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相结合、身体准备与心理准备相结合、集体准备与自主准备相结合、准备活动与体育游戏相结合等,此方法对提高准备活动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徒手操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主要起到活动各关节、拉伸韧带肌肉,预防运动技术学习中损伤发生;课的结束部分组织学生做徒手操对各关节、肌肉韧带又能够起到保护性修复作用。然而,尽管徒手操在体育课堂上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大家并非对徒手操都能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潘秀丽 《精武》2006,(6):48-48
武术准备活动是在武术教学、训练或在武术表演、比赛之前所做的各种热身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使活动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兴奋起来,并通过大脑皮层传至躯体各部位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再由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支配身体各部位、各器官参加运动,使人体由相对的安静状态逐步转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一、武术准备活动至关重要武术准备活动主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练还是运动员,都要认真地、有意识地做好准备活动,既要做得充  相似文献   

8.
<正>在本次《十城市》体育观摩研讨会中,笔者作为评委观摩了全部16节现场优秀课,并着重关注了每节课的准备部分。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这里的准备部分是课堂结构三段论下的准备部分;其二,评定准备部分有效性的抓手与评定整节课不同,笔者所关注的环节是课程赋予它的"责任"和准备部分在整节课中所担负的任务完成度如何。也就是说,准备部分的有效性重点体现是在体育课程有效性思想指导下,围绕全体学生,在其生理机能上升阶段,对生理和心理以及为运动技能学习而进行的有效准备。在此,笔者结合几节优秀课的准备部分,对准备部分的有效性实施阐述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一、准备兼体能要有铺垫性案例1:《跑:直线跑的练习方法》一课在课的准备部分,为了体现准备兼体能的要求,执教教师先带学生进行韵律棒操,然后组织学生耍棒,耍棒的内容包括"绕棒跑、花样跳、小猴跳"。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但笔者总感到此处有点"别扭"。分析: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中学武术课教学日趋正规,武术课的准备活动是上好武术课的前提,所以应针对中学生武术课的基础性、层次性等特点,合理安排武术课的准备活动。文章从准备活动的作用、内容、负荷、强度等方面对武术课准备活动进行分析,指出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性格、兴趣等,组织适合中学生武术课的准备活动,保证武术课的任务能够更好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本部分的练习效果。健身健美课中传统的准备活动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对健身健美课准备活动的意义、传统准备活动的弊端、健美操作为健身健美课准备活动的依据及作用的分析研究,认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健美操作为健身健美课准备活动的内容,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准备活动的弊端,在健身健美课的准备活动中行之有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1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准备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准备部分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伊始,无论是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如场地采取多方位的,或半园形、或梯队形、或马蹄形、或蛇形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游戏在田径课准备部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准备部分好与坏,将直接影响课的准备部分的完成。此外,它本身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也有重要意义准备部分的基本任务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2015年江苏省小学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研讨活动,无论是开幕式上的领导讲话、团体操表演,还是社团活动的展示、学校校长的主题报告、学生的才艺展示;无论是6节室外三门球的实践课,还是1节室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是体育教育"圈内人士"的"域外传真",还是"圈外专家"的"民俗体育文化"与"情境教育"之研究,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欲从本次研讨活动对促进体育教  相似文献   

15.
为了营造课堂气氛,要把体操课安排得有节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的准备部分,应多安排一些全身性的活动,组织有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如安排一些新颖的体操游戏练习。课的基本部分是其主要部分,课堂气氛应随运动量的加大而逐渐热烈,当运动量为最大时,课堂气氛也应最为活跃。当课进人结束部分时,多做一些协调放松活动,以缓解课上造成的疲劳,同时为下节课的活跃气氛打下基础。每堂课的活跃气氛最好出现4~5次,基本部分为全课的气氛高潮,课上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富有明显的节奏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普修"筑基础1.相互看课评课新教师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很多是在实际工作中随机生成和出现的,是他们在书本中没有遇到的操作层面的经验类问题,这就需要新教师通过实际上课或参与各种看课、研讨活动去发现和感悟。如,体育课结束后器材的回收方法,很多新教师的常规做法往往是安排几个学生帮忙课后回收器材,笔者要求他们根据某些课的特点在结束部分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  相似文献   

17.
每一堂体育课,无外乎由三部分组成:即准备、基本、结束。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部分。传统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其教学过程具有比较稳固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是在改革的年代,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准备部分教学过程就显得陈旧了。要想充实和发展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就必须对课的准备部分进行改革,如何改革呢?我想提出如下一些肤浅想法,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张蓉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3):117-118
准备活动是健美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领做准备活动有利于其教学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编、创新意识的培养及相关能力的提高,据此提出健美操专修课学生领做准备活动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准备活动中根据基本部分内容的需要,以健美体操形式进行,深受学生欢迎。既能使学生全身得到活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的结束部分给学生采用柔和的健美体操,配上慢拍优雅的音乐,可以给人以轻松畅快的感觉,使身体各部分肌肉放松,尽快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应用健美操作形式进行,较大的提高了体育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谢飙 《体育科技》2004,25(3):46-47
排球课的准备活动对顺利完成课的目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将准备活动按其活动形式分成徒手、带球、游戏、综合四大类型进行单组实验,结合问卷调查,对不同类型准备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比较,认为排球课的准备活动,以有球的组织活动形式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