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化中的自然:奇色米河一瞥”是美国9~12年级地理“环境与社会”一章中的一节,依据美同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4“人类活动怎样改变自然环境”而编写。明尼苏达州罗契斯特城的亚伦多林·世纪高中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以下简称“设计”),从多个方面表达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其中蕴含的课程理念尤其是课程资源的选择、组织与课程的实施等对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误解一:三维目标应该落实到每一堂英语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阐述了我国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领域,即“三维目标”。该文件第七款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br〉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4.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是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指导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最根本依据。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编制的、系统反映历史与社会这门全新的综合学科的教学用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学领域的课程改革本质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标准”“教材开发与管理”部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这种要求下教材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课程标准下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制出的教学情景、教学资源呈多样化;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层面制订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从“学”的角度对课程作出了基本规范,代替原来从“教”的方面做出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职业院校应该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统筹兼顾、能力与素质本位、目标与成果导向、遵循规律等原则,制订课程教学标准,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核心素养与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考核评价、课程实施设计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标准应遵循OBE理念,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强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学习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教材观的全新理念,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功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理新教材功能的定位 1.确定地理新教材功能的主要依据 地理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目标,从整体上确定本学科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它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代表国家对学科教育的统一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地理课程标准应该是地理教材编写及中学一切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教学目的)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其“内容”、“纲要”及“要点”之类的部分则显示着课程被锁定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课程目标是在价值观念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吻应程度最强的一个课程范畴,其吻应程度远超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授受”等其它课程范畴。  相似文献   

11.
徐立丰 《江苏教育》2022,(27):66-67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应高度重视,开设与之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我校已开发了较为完整且跨学科的“解读‘东坡文化’的学科钥匙”校本课程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课程标准,我校尝试设计开发了“茶文化与地理”校本课程。一、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地理学是生活化较强的学科,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忽视教材的重要性或者抛开教材进行教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课本)仍然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实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为设计依据,遵循将研学课程作为学校地理基础课程的有效延伸与拓展的原则,结合沪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内容,设计“探寻仓桥水晶梨产业促区域发展之路”主题研学课程。以“仓桥水晶梨的昨天、今天、明天”为明线,以“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为暗线,进行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成果是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的要求。然而,从现在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看,新的课程标准主要确定了课程的内容标准,要提高国家的教育质量,还需要学业质量标准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尽管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没有做硬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的发布为师范生能力培养与测评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以其中“实施地理课程教学”能力的四个维度为依据,构建了“不合格(Unqualified)—基础(Basics)—合格(Qualified)—卓越(Excellent)”的增值评价体系,尝试对地理师范生教育实习期间两次课堂实录进行观察评价,利用马尔科夫链Rasch模型进行水平划分与增值评价。发现师范生的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组织能力较弱,实施课程教学能力的增值过程是波动提高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颁布,非常明确地定义了汉语课程的性质:“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口语交际教学是汉语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何捷 《江西教育》2022,(31):5-9
<正>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可见,由国家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毫无疑问体现着国家意志,是国家在教育发展上的总导向,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整合家长、社区或乡镇能人、“名人”及农村其它研究单位与机构的力量,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课程资源及当地乡镇、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紧扣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展的多样性的课程“改编、创编、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活动,其含义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国家及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二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均简称《国家课程标准》)对本地特色资源的识别、筛选、加工和规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芬兰因其高质量的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现象教学”的提出使其成为教育改革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家。地理学科是芬兰科学领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从分析“现象教学”模式下的芬兰地理课程改革入手,从地理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芬兰“现象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程呈现出跨学科性和衔接性强的优势,我国在地理课程改革方面应该注重加强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和不同阶段地理教育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