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通过一些小篮球运球的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运球技术,并在运球时可以初步地将视线从球上离开以及在移动中运球不失误,逐步提高球感.  相似文献   

2.
篮球的运球技术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球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对篮球的熟悉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他的运球反映出来。人们接触篮球一般都是从运球开始的,因此如何让学生更有趣地学习运球,如何让学生在练习运球的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变换练习方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2010,(3):72-72
篮球项目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步法练习,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等各个技能(战术)单元的课时教学设计,以及高中模块教学的深度技战术配合的优秀案例。设计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学练平台的构建。其中,小学低段可以是小篮球,主要以球性练习和直线运球为主,小学高段和初中主要集中为运球、传球、投篮和防守步法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2010,(5):72-72
2010年第6期:篮球投稿时间(2010年4月1日-2010年5月1日) 篮球项目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步法练习,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等各个技能(战术)单元的课时教学设计,以及高中模块教学的深度技战术配合的优秀案例。设计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学练平台的构建。其中,小学低段可以是小篮球,主要以球性练习和直线运球为主,小学高段和初中主要集中为运球、传球,投篮和防守步法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一、行进间运球互动观察练习1.练习方法让学生分别站在内外圆的弧线上,外圆的学生沿弧线逆时针方向做行进间运球,内圆的学生沿弧线顺时针方向做行进间运球。教师站在圆心位置,统一指挥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问候和观察同伴  相似文献   

6.
在足球教学中,适当运用跨栏架来帮助练习,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并对掌握与巩固技术动作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本人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例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1.穿越运球方法:栏架间隔5米正放或侧放,当运球队员运球至栏架前时,使球穿过栏架,运球队员则迅速绕过栏架,接球继续运球前进。目的:控制传球的力量与方向。练习时提示:不停球,绕过栏架要迅速。2.两人运球对传方法:栏架间隔5米侧放,两名队员持一球在栏架两侧5米外向前运球,当运球队员至栏架正前方时,不停球使球穿过栏架,对面队员接球继续向前运球,至下一栏架正前方作同样动…  相似文献   

7.
<正>一、剖析两个案例同样的"篮球运球过人"教学内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一)教学方案方案一:熟悉球性→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曲线运球→让学生讨论有哪些运球过人的技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体前变向运球过人→面对标志物。如,标志杆的练习→面对消极防守的练习→一对一的实战练习→运球  相似文献   

8.
李娟 《体育教学》2010,(4):55-55
一、熟悉球性练习 1.自抛自接. 2.自抛后将球停在地面. 3.各种形式的运球(前后拉运球、左右拉运球,胯下各种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双手同步运两球,双手异步运两球). 4.行进间的胯下8字提拉球.  相似文献   

9.
许智军 《体育教学》2011,31(2):67-67
2010年第10期《游戏百花园》栏目刊登了王齐才老师撰写的《篮球运球练习设计二则》一文,笔者在认真阅读之后,尝试运用这两则练习来进行教学,旨在改善学生运球不好的状况,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原文中第一则圆圈接力运球练习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技术教学中,为减少学生脚踢球的现象,提高运球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练习纠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特别是青少年队员)经常出现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失误,在诸多原因之中,手感(球性)不好是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本通过实验,阐述球性练习与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辨证关系及球性练习在篮球训练中正确运用的方法,以提高广大篮球教练员对球性练习的重视,完善教学训练方法,使青少年运动员尽快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一、"流水线"形式的组合篮球运球投篮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组合练习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把运球投篮这个练习分为开始(原地)、技术练习、结束返回(移动)、等待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见图1)。在图1中,运球投篮练习就像一套紧凑的"流水线",而四个环节如流水线上的四个"生产单位"。在练习中,教师可在"生产单位"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技术、身体素质动作,比如原地运球(A)、原地到技术练习(A-B)的单脚持  相似文献   

13.
体育高考足球测试中,运球绕杆射门包括运球绕杆和射门两部分,它对运动员控带球和射门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每年一度的高考测试中,它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项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项技术考试的成绩缺乏稳定性,一方面除了忽视运球绕杆射门练习的重要性外,更主要的是在合理运用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某些误区,运用实验法,观察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归纳,认为要提高该项技术质量,必须从动作技术结构和练习手段上加以剖析进行合理有效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舜霞 《体育师友》2010,33(2):25-26
文章介绍了十二例有关投篮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旨在为教师在课余训练中通过适当减少训练量.采用这些专门性的训练方法,结合如传球、跳跃、运球,假动作、脚步和灵敏等投篮基本动作,有效地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投篮的稳定性和篮球综合技术的运用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思想本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技术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运球跨步急停跳投和专项素质练习(砸篮板球接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两人一球的移动传、接球练习训练目的:培养学生移动中的运球、传、接球能力,及传、接球的准确性。训练器材:足球一个,标志盘两个。练习方法:两名学生相距6~12米,面对面站立,一人拿球。练习开始后,拿球学生把球经两个标志盘中间斜向传给对面学生,对面学生接球后把球运到标志盘另一侧,经两标志盘中间斜向传回,依次进行,见图1。练习建议:传、接球和运球应随练习的熟练性逐渐加快速度,保证传、接球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正>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此,笔者设计了下述两则小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一、"种菜"游戏在运球练习中,由于学生的兴趣不高,常常带有懒散的心态,尤其是在高、低运球练习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关于练习设计的合理性的思考在本节课的基本部分,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中,执教者首先安排了三个练习,分别是:练习1:两名学生各持一球,相对站立,练习开始后向对方脚背外侧运球,当双方相遇的时候,运球从对方的右侧入(变向),到对方开始运球的地方停球。练习2:练习者一人一球,绕顺时针方向一圈,然后绕逆时针方向一圈。练习3:两人一组,一人一球,一人原地做球性练习,一人脚背外侧运球绕过  相似文献   

19.
<正>一、重视体验成功的作用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置不同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进行分层练习。如图1所示,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运球过杆练习。实线表示运球的路线,黑色圆圈表示障碍物,部分学生对脚内侧运球技术不能在绕杆的运动情境中有效运用,在练习中容易出现人跟不上球的现象。多次的失败经验使学生失去继续练习的兴趣,同时自我效能感降低。在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学  相似文献   

20.
以篮球运球技能为试验任务,探讨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的方向问题以及不同练习方案对两侧同利性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40名被试随机分为左手练习组、右手练习组、先左后右手练习组和先右后左手练习组学习篮球运球技能,通过练习前测试、练习后10 min保持测试、练习后24h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综合评价4种练习方式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1)与练习前测试相比,练习后4组被试运球技能均显著提高;(2) 10min保持测试、练习后24h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中,右手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左手;(3)10min后保持测试和24h后保持测试中,先左后右手练习组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另外3组,左手练习组显著好于右手练习组和先右后左手练习组;(4)迁移测试中,先左后右手练习组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另外3组,先右后左手练习组和左手练习组显著好于右手练习组.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球技能存在两侧性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非优势手向优势手迁移;左右手不同的练习方案对篮球运球技能的学习有影响,先左后右手交替练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篮球运球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