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说文》:“谊,人所宜也”)。也有些后来又特地为它新造了字。如作突然解的“猝”(《汉书李广传》:“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又如回避之“避”《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经传均作“辟”。)有了新造字,则新造字名正言顺成  相似文献   

2.
(一)认真艾子①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②于田舍。有老父③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④,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注释】①艾子: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战国时代的人物。②浆:解渴的薄酒。③老父:老年的男子。④达:通达事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执子乞浆于…  相似文献   

3.
在古人的名和字上,要注意一个音读问题。如果我们理解到这个人在名与字上的联系,那读音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曹操字孟德,“操”字不读如“操持”之操(cāo),而应读如“操字”之操(cào),即德行,这才与“孟德”的德关联。又如周处字子隐。“处”字不读如“处所”之处(chù),而应读如“处置”之处(chǔ),即隐退,这才与“子隐”  相似文献   

4.
巧记妙喻     
“之”字诀文言文中“之”字的主要用法可以用如下的口诀来记忆:“之”字代宾在谓后,代人代物要分明。(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之”字紧跟定语后,译作“的”字肯定行。(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之”字带宾充动词,译“去”译“到”随句型。(如:吾欲  相似文献   

5.
指示词附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作形容词用,谓之指示形容词。《说文解字注》:“之有训为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召南》毛传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训为是。”(见“之”字条段注)  相似文献   

6.
释“耑”     
《说文·耑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多官切,”寻《说文》本义,经传全无。段玉裁说:“古发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 今按:考江淮南区方言,称植物刚刚生长出来的幼芽为“耑子”,如“草耑子、花耑子、芦苇耑子”之类。江苏东省台市人音“耑”为[tuo~(-1)],正合“多官”之切音。可知《说文》“耑”字的古音古义仍完整地保存在江淮南区方言中。 《古陶文录》中战国陶文“耑”写作秦篆作,皆上题下根,物初生之象。可见,“耑”之本义与“耑”之初形密合无间。  相似文献   

7.
说“是”字     
“是”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弄清楚这些用法,对阅读古籍文献,特别是阅读先秦两汉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大有助益的。如“唯命是听”与“唯利是图”这两个成语中的“是”字,一般的多是望文生义,指不出确切的涵义,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是”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之故。“是”字在古汉语中使用率较多的有如下几种用法: 第一,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此”“这”“这些”“这次”等等。如《左传·秦晋殽之战》“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  相似文献   

8.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4.代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5.代物,如:“虽有槁暴,…  相似文献   

9.
<正>均一画。|,古本切(gun),“上下通也”;,其月切(jue),“钧逆者谓之”(以上释均见《说文》)。但今二字作为部首字,已不涉及它们的义。如“丩”、“丰”、“子”、“事”,前二字所以归|部,后二字所以归部,皆因其支撑字体的主笔画分为|和之缘故。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唱童谣活动中,我立足于“童谣”的“童”字,调动儿童说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编童谣的积极性,搜集和儿童生活结合紧密的题材,鼓励学生积极创编。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爱读、爱唱童谣的表现形式易于被儿童接受,题材接近儿  相似文献   

11.
“此子王子往庵园。”(页555)按,前一“子”字当读为“是”,音之误也。子,止韵,精纽;是,纸韵,禅纽。唐代“支”、“脂”、“之”同用,故二字叠韵。声母同是齿音,故易误。且下文有“子”字,涉下文而误,也极有可能。“宝盖庄严莫改张”。(页556)按,变文中“改张”一词共出现八次。除本文外,尚有:《燕子赋》:“成功不可毁,不能移改张。”(页246)《降魔变文》:“周迴顾望,与本无殊;四面瞻相,都无变怪;寻问监园之者,并无改张。”(368页)同文:“恐太子之改张,剋先心而不遂”。(370页)《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四弘誓愿专相续,六种波罗莫改张。”(646页)  相似文献   

12.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注释 :曾子 :即曾参 ,孔子弟子。彘 (zhì) :猪。 第一个“之”字作“的”字讲 ,第二个“之”字作“往”字讲。市 :集市。 女 :同“汝”,你。 顾反 :返回。反 ,同“返”。 适 :往。这句是说去集市后回来。 特 :但 ,不过。 戏 :玩儿 ,这里是“说着玩儿”…  相似文献   

13.
自古文人取字,寓意深长,耐人寻味。一、扣合式;名和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的内容。如:战国爱国诗人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而为“巩固”。二、并排式:名和字是等同的事物或一同属性的两个方面。如:战国思想家孟子名轲,字子舆,“轲”同“舆”都同车有关系。东汉文学家王充,字仲任,“充”同“任”属性相同。三、注释式:名和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彻。如: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发现有很多作家的字都是“子×”。从孔子的学生来看就有“子渊、子贡、子思、子夏、子路”等人。后来的著名文人,字“子×”者难以计数,且大都是名垂青史的著名人士。如袁枚字“子才”,张维屏字“子树”,王勃字“子安”,王世桢字“子真”,郑珍字“子尹”,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杜甫字“子美”,张九龄字“子寿”,刘向字“子政”,赵孟頫字“子昂”,魏学洢字“子敬”,宗臣字“子相”……  相似文献   

15.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简一有: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季)子(慈)。”关于“季子”,楚简释文以“季”为“孝”之讹,“子”通“慈”,即“孝慈”,但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个字应如字读。如崔仁义先生说: 季子,传世本《老子》作“孝慈”;帛书《老子》甲本作“畜兹”,乙本作“孝兹”。……但  相似文献   

16.
诗歌教学,要取得展现形象、描绘意境的效果,做到深刻地揭示主题,传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认为紧扣字、词、句,特别是关键的字、词、句,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关键的字、词、句?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第二十八》说:“捶字坚而不移,结响凝而不滞。”叶燮在《原诗》中说:“昔人有云:掷地须作金玉声。……力之分量,即一句一言,如植之则不可仆,横之  相似文献   

17.
《楚辞·天问》:“启棘宾商(帝),《九辩》《九歌》; 何勤(堇)子屠母,而死(尸)分竟地?”这最能揭示原始《九辩(变)》《九歌》之神秘功能而旧解皆误。勤读为“堇”。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乙本《老子》“用之不堇”,今本俱作“勤”。堇即(?),训为旱馑。古旱堇字汇如饉、艱、難、熯,(日堇)等都与乾旱有关,《说文》卷7日部:“(日堇)、乾也。耕曝田曰(日堇)”。勤字从力,力是锹锸,勤之语原应有“耕(日堇)田”之谊。然则“勤子”就是  相似文献   

18.
十八是个木     
十八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把“十八”组成一个字,就成了木材的“木”字。当这个“十八”构成一个木字的时候,你就已经具有了可用之才的潜质。十八岁不是一个终点,它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9.
十八是个木     
十八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把“十八”组成一个字,就成了木材的“木”字。当这个“十八”构成一个木字的时候,你就已经具有了可用之才的潜质。十八岁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一、“谁之永号”的“之”《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中的“之”字,有人认为是语助词表反诘语气(如蒋文甫《诗经选译》);有人认为这个“之”字是对“谁”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如天津圹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有人译“谁之永号”为“有了安身之处谁复痛哭长吟!”“之”字未注(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中学课本注这个“之”字为“尚”“还”,可是有人说“这是明显的错误,”(如程希岚《古汉语语法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