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古人对“读”也有经典地概括和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可见,谲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牛鼻子”,因此,课堂教学古诗文,应该注意诵读与感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语文新课程标准也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始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认为古代的东西时代久远,古今语言差别很大,既费时间又难学。学生又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能够背诵和默写。长此以往,我们古代的文化精髓将逐步消亡。针对这种情况,利用诵读,巧抓着力点,丰富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始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认为古代的东西时代久远,古今语言差别很大,既费时间又难学。学生又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能够背诵和默写。长此以往,我们古代的文化精髓将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6.
曾俊健 《现代语文》2009,(1):108-109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敲门砖,它能带领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之门。加强诵读,有助于积累、感知。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读得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是古人的读书体会。朱熹在《读书之要》中写道:“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包含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范围,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的两件大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所谓“人才”,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引导和保障,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能为社会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就是教学古诗文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要达到“诵其文,通其意,明其理”。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阅读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让学生背一些古诗文,从中学习古人表情达意、推敲炼字的方法,学习古人选材取景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王春霞  周丽 《山东教育》2005,(11):17-17
迈进新课改的门槛已两年有余,综观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观念、素质和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不同,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发展层次。  相似文献   

11.
周小琴 《考试周刊》2012,(64):34-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并识记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可是,教学改革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而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一直讳莫如深,始终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管是自读课文还是教读课文,不管是浅显的还是晦涩的,一律以课堂上的讲解为主,课后以学生的整理为主。偶尔有些公开课不这样操作,课余时间必定极力补救。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感受是:听——记——背。课堂教学繁琐微效,教师与学生身心俱疲,与古诗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小学里完全不接触文言文,只是机械被动地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小学生的背诵表面上看去非常的光彩夺目.其实是虚有其表,没有任何理解和感悟。而高中阶段出现了大规模的文言文和大量需要记忆理解感悟的诗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的古诗文的教学便成了夹心饼干,如何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成了教学难题。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困惑和质疑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书有经典的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可见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何等重要。而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具震撼力、最具创造力、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们会发现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古诗文,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可见新教材再次将古诗文教学摆在了重要位置。古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警句,丰富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古诗文又该怎么教?是剖析肢解,还是一笔带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如何才算“重读”呢?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浩如烟海.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古诗词的篇章与之相比.可以说是沧海一粟。因此,如果要拓宽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视野,必须打破传统的诗词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让诗词教学与诗词诵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新课标中的“大语文”“语文的人文性”接轨。为此,笔者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秀诗篇。借助于学校编写的课外诗文诵读本.在新课标中规定的小学必背古诗70首的基础上扩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吟诗诵词活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7-9年级的阅读,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现阶段使用的七年级课文有大量的古代诗文,现代诗歌和“文笔精华的”都要求熟读成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采用诵读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美育是这样阐述的:“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语课程标准》中又指出:“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和化品位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小学语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是美育的一个切入点,是培养学生化品位和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我们祖国文苑中的瑰宝,这些古代的先贤之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习古诗文,对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选入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大都是大家名篇,流传数十载甚至于数百载。这些诗词意境优美,感情丰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一、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据今人所作的统计,存世的唐古诗就有55000首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浩如烟海,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古诗词的篇章与之相比,可以说是沧海一粟。因此,如果要拓宽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视野,必须打破传统的诗词教学模式,走出课堂,让诗词教学与诗词诵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新课标中的大语文语文的人文性接轨。为此,笔者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秀诗篇,借助于学校编写的课外诗文诵读本,在新课标中规定的小学必背古诗70首的基础上扩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吟诗诵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