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下     
时政中国外逃贪官的末日到了《环球时报》9月17日最近,两条好消息从联合国传到中国: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开始生效,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公约;同日,联合国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追捕外逃贪官成为热门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国人大已批准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而对腐败行为打击力度更大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于10月31日在联大通过。国际反腐合作的加强,使国内媒体一片欢呼,仿佛正在国外花天酒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递     
追外逃贪官有了国际法依据面临国内腐败官员携款潜逃躲避法律制裁的严峻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 27日以全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该公约今年12月14日生效后即施行这一国际法的首批国家之一。公安部资料显示,到去年底,中国外逃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62次全体会议于2000年11月15日通过 的。公约产生于深刻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背景之下。公约对一些刑事司法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确立了 “主权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原则,在机制上进行了很多创新,还规定了有关“取证”、“没收和扣押财产”等刑事诉讼 程序,是一部刑事实体法和诉讼法都有所兼顾的国际文书。公约旨在建立一个遏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综合 法律机制。它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定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为中心目的,为世界各国构筑了国际合作的法律平台。根据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情况,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有组织犯罪预防、完善打击有组织犯罪立法、加强司法制度建设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在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6.
反恐行动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对人权以及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恪守。因此这也是中国在参与国际反恐中所应重视的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批准、加入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及其第一和第二附加议定书、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1966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公约。2003安理会第1456号决议指出,各国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应遵守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道法和人权法。国家安全与程序正义的二元冲突则是治理恐怖主义的司法管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在涉及国家安全案件与《国家安全法》的时候,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实现完全的独立于行政干预的独立司法审判。国家安全法面临的是行政与司法的两难困境,其标准和尺度只有随着社会文明和法治的不断推进才能得以把握。笔者将就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展开论述,寻求超越上述二律背反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于2003年10月23日对中国生效,其中第6条、第7条两个条文分别规定了“洗钱行为的刑事定罪”和“打击洗钱活动的措施”,我国刑法立法中洗钱罪规定应从上游犯罪范围、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等做好与公约的衔接,以改变我国目前洗钱犯罪日益严重却很少能够打击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贿赂本国公职人员、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影响力交易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刑法可以在贿赂物的范围、受贿罪的主体、受贿犯罪的罪名设置等方面对《公约》予以借鉴和吸收,以完善中国受贿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一类新型犯罪。对这一犯罪,可以从贿赂对象、贿赂范围、贿赂方式等方面加以理解。但是,我国现行刑法中却没有关于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犯罪的规定,这不合国际商务反腐的潮流。从现行刑法与国际公约的协调与接轨方式看,有必要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纳入我国刑法范畴。同时,我国刑法在规定这一犯罪时,应注意刑法与《公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内瓦召开重要会议,就《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深入讨论。 联合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多德斯韦尔宣布:“截止10月1日,已有30个国家正式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因此按照公约规定,这份由100多个国家签署的国际法律文书将于今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5月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委员会,这次大会是该委员会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贿赂犯罪刑法规制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贿赂犯罪的规定上有许多科学创新之处值得我国借鉴。加入《公约》以来,在刑法方面,我国积极通过颁布刑法修正案以及制定刑法司法解释的方式,不断靠近、衔接《公约》对贿赂犯罪的规定,随着《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面世,这种靠近、衔接《公约》的迹象更加明显。在《公约》的带动下,我国刑法促进了贿赂犯罪规制某些方面的发展,而这也必将会对我国转型期贿赂犯罪的严重态势发挥惩治、遏制和预防的作用。但是,与《公约》相比,我国刑法在贿赂犯罪的规制上仍有许多缺位,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世界各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但回避了"死刑不引渡"问题,而该问题却是影响我国引渡外逃腐败犯罪分子的主要障碍.通过辨析"死刑不引渡"究竟是一项引渡原则还是一种法律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其他国际公约的规定,以期为我国顺利引渡外逃腐败犯罪分子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强调打击腐败犯罪的同时,更强调对腐败犯罪实施综合预防战略。为此《公约》第二章第六条要求各缔约国建立预防性反腐败机构。作为《公约》的成员国之一,我国成立的国家预防腐败局既是一个新的国家职能机构,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预防腐败犯罪的一个重要舞台。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对我国反腐败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以期能得到不断的克服。  相似文献   

14.
“性贿赂”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公害, 但我国刑法并未将其纳入调整范畴。实际上, “性贿赂”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侵犯的是国家管理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规定“性贿赂”是犯罪, 我国签署并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规定为犯罪, 我国刑法也应将它纳入贿赂罪。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维护国家的司法权威性,消除因刑事案件被告人不到庭而无法审判的现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缺席审判制度。中国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缺席审判制度也再次受到了关注。以大陆法系国家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各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中国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17.
辛波  刘嘉 《双语学习》2007,(11M):230-230,232
由于《刑法》明确规定贿赂为财物,不足以规制社会中所发生的种种新型贿赂犯罪,引致学界对于贿赂范围的争议。对其立法渊源的探究可以得出我国对于贿赂的一贯立法态度,这种立法上的不足导致了司法层面中对新型腐败犯罪的漠视。司法与立法的相悖、刑法规定的滞后与贿赂犯罪的发展引起的冲突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贿赂的范围,以确定一个合理的界限。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引进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蕴含着丰富的反贪污犯罪的刑法理念与经验,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我国贪污罪的刑事立法存在着诸多缺陷。为更有力地打击贪污犯罪,我国刑事立法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外国关于贪污罪之规定,对贪污罪的主体、对象及财产追回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犯罪的国际性和跨国性需要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但是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着制度层面的障碍,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面临着同样的制度困境。开展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指导中加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司法实践,破除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最新资料评述了《跨境游客保护合作公约草案》,指出了该公约草案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该公约草案强调利用接受国已有的司法协助和法律援助等救济方式来帮助跨境游客。公约草案对于提升跨境游客私权利的救济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中国司法协助水平的提升。该公约草案填补了该领域国际条约的空白,中国应当在深入研究该公约后支持该公约草案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公约,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保护跨境游客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