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不能割裂开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将“实践”概念引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对“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思想在实践上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试图以“生活世界”为“科学世界”奠基,但他的“生活世界”却是奠立在康德的先验哲学基础之上的.在胡塞尔那里,由各种“意识体验”构成的纯粹主观的生活世界能够为客观的科学世界“奠基”,而且也唯有以康德的先验哲学为出发点才不会滑向唯我论.康德把人类生存的世界奠定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性的“自律”区分出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又通过理性的“再自律”区分出一个目的论世界.这些世界都不是自在之物的世界,而是由理性的诸要素构建出来的世界.胡塞尔生活世界中的各种认识体验、价值体验和情感体验与康德区分出的三个世界之间具有某种对应性.康德通过理性的自律与再自律,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作了双重的奠基.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立足国际视野,提出了国际化大学建设的全新方案,旨在破除“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带来的大学地位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双一流”建设方案一经提出,全国各省市便迅速投入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之中.但目前国内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尚未有一个清晰界定,“双一流”只是人们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称谓.为了在推行“双一流”建设中不乱方寸,必须厘清究竟何为“双一流”.要深刻理解“双一流”之内涵,抓住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二次机遇期,应当从形而上的维度思忖“双一流”的含蕴.  相似文献   

4.
1.人生活在世界中,这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本事实。世界是什么?它根本不是“什么”。世界不是单纯的诸存在者,不是可数或不可数的现存事物之单纯聚积,而是对现实的诸存在者的超越。只有人能作这种超越,所以只有人才可能“有”世界。世界包罗万象,涵酝时空,生意盎然,寓于生意的世界是“活的世界”,活的世界孕育着诗意。只有人“有”“世界”,只有人才能秉承、领受世界的诗意,在无限的“世界的诗意”中展开诗意生活与人生。  相似文献   

5.
余华在自己的小说中,一直坚持对于苦难的叙述,他的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同样对苦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叙述.而在《第七天》中,作家余华另辟蹊径,同时建构了“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两个世界平行发展,互相照应.他正是通过“亡灵世界”的欢乐祥和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悲苦冷漠,这样的欢乐祥和,却正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6.
课本修订本第一章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这一章按新教学大纲的规定,不属于世界近代史范围.但是从这一章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与世界近代史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因为按照新大纲的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章分以下4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可见,这一章讲的是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下面按节介绍本章内容.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哲学家们”即青年黑格尔派、在特定的意义上讲的.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哲学都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完全不想也不去改变世界,更不能把全部哲学分为“解释世界”的哲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内涵具有十分重要、十分独特的意义.而在马克思之前,康德和费希特分别对感性世界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论阐释.费希特从纯粹自我的纯粹活动出发,把感性世界理解为由“自我”设定的“非我”的世界,由此确认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并认为人的存在必然面遇世界的二重化,即作为经验世界的感性世界和作为道德秩序而存在的“超感性世界”.但他认为,人作为理性的能动的“自我”是可以把这两个世界结合起来的,即通过自我的实践活动,可以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道德秩序建构到感性世界中.马克思则从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出发,以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对象性为依据,对费希特哲学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和改造,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关于物质世界的动力,教科书有四种说法:“存在方式说”,“联系动力说”,“矛盾动力说”,“否定动力说”.其逻辑关系如何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它们分别是从“本体论”,“总体论”,“个体论”,“方面论”的层面上认识物质世界发展动力的.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6,(20):45-46
4月4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荣获该奖项. “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曹文轩此番获奖,让中国儿童文学登上了世界顶尖舞台.  相似文献   

11.
当你真正有了在现实的商品世界中生存的生命体验以后,再去阅读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那个“商品世界”,你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心灵的历史撞击。一个“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的“商品世界”和“商业精神”竟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中古初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这个“商品世界”从来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销声匿迹”。然而,它却始终孕育不出一个“近代性”,更化育不出一个以自由、民主作为两大支柱的现代公民社会,这不能不说是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那个“商品世界”的悲剧!这个悲剧现在是结束了呢,还是在继续?  相似文献   

12.
从胡塞尔生成现象学的角度讲,“陌生”是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孩子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种陌生性是相对于常态的、熟悉的、习惯性的家庭世界而言.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代际的差异,即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规则”的差异,包括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时间、空间与人际关系“规则”的差异.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理应从本体论意义上去理解并保护幼儿“陌生性”的存在,使其成为人类代际更替与文化更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世界中”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收笔之作”.在整个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结束之前,学生应清楚“我国在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我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收笔之作”让学生正确审视自我、放眼全球,看清中国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在世界中定好位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实践论的世界观,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是描述世界规律的学说,而是实践的、革命的理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也是其理论的主体原型.马克思主义正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而展开意识形态批判,使得自身既具有“解释世界”的理论性,又具有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梵”与“人”是泰戈尔重要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其文学创作.运用丰富的例证,分析了泰戈尔散文诗中所萦绕着的“梵”与“人”的主题.认为“梵”是世界的本源和基础,它无处不在,以多种面貌出现在泰戈尔的散文诗创作中.“人”则是“梵”所构成世界中最特殊的存在,“人”与“梵”的关系始终是泰戈尔散文诗创作中探讨、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圣经中,“天”乃是苍穹之天和天外之天的合称,“地”乃是原初之地和旱地之地的合称,“世界”乃是对神所创造的天地万物整体的合称.“世界”一词在旧约和新约中虽有具体用词上的差异,但却又有通用之势,这也体现了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由于圣经对“天上天国”与“地上世俗世界”的区分,世界的属人性特征反而成了不言自明的宗教和哲学意义上的预设性前提,而这也是有人类历史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课堂生活?《辞海》中将“生活”定义为“人的各种活动”。哈贝马斯(Habermas.j.)则明确认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层结构,分别对应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由此不难理解,课堂生活应该全面涉及人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也就是说,课堂生活是全面涉及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审美活动和道德活动等内容的整体,是赋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有别于一般称谓的“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话语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字面”和“意义”的区别.任何一个文本实质上构筑了两个意义世界,教科书文本尤其如此:一是教科书中公开的、明示的、语言文字本身直接表达的字面意思,即表层的意义世界;二是教科书语言背后所内隐的、镶嵌或附着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世界,它借助“隐喻”和“论述”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意义场”.教科书的内容分析若要从“字面”转向“意义”,从“表层”转入“深层”,就必须从文本分析方法上实现从“语言”到“话语”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19.
“虚静”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古典美学范畴之一,“去知去欲、去物去我、追求无限”是其审美内核.“虚静”并非是精神世界的自我封闭,而是审美之心脱离种种私心杂虑和世俗世界的束缚而进入无限自由世界的基石.“虚静”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为中国历代士子文人所钟爱,其原因在于“虚静”与中国传统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脉相承,“虚静”中渗透着中国人的超越意识,蕴含着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超越”情结.“虚静”的超越精神最终是要实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思,其所思对象是世界,但它并不思对象世界所属的各个领域内的具体问题,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思其最一般的问题,这些问题由于超越于经验范畴之上,早在古希腊就被称为“形而上学”,因此所谓哲学,不过是就其世界观进行形而上阐述的理论形态.形而上学的特点在于它的逻辑思辨性,根据马克思的见解“思辨结构的主要兴趣则是‘来自何处’和‘走向何方’”.由此我们可以给定出世界观研究的“逻辑序列”:一、世界来自于何亦即世界的起源;由于起源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二、世界是什么;去向何方的语义转换即对象如何,因而三、世界怎么样.第一个问题是“本原论”,第二个问题是“本质论”,第三个问题则属于“本体论”.由这三论架构起一个世界观的逻辑语系,对它的回答,就表明了对世界的最基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