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教案≠备课     
在教学工作中,常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把教案等同备课,或是将备课等同于教案。部分教师认为备课了。就不需要写教案了;或是抄抄写写编教案,就认为不需要再备课了。这种把教案等同于备课的观点是不了解备课和教案的真实含义造成的。实际上,教案与备课是不能等同起来的,也是无法等同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认真备好课,是一线老师上好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可有些老师对备课认识有误,面对新课程改革,“备课“是服务于教学,还是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认真备好课,是一线老师上好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可有些老师对备课认识有误,面对新课程改革,“备课“是服务于教学,还是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4.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抓好常规教学,所谓常规教学,即教学中的备、讲、辅、改。作为常规教学之首的“备”,即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二、深入研究教材;三、全面不解学生;四、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其意义有三: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过程;3.备课的过程同时又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05,(11):32-33
【核心观点】:反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将集体备课等同于教案的克隆。事实上,谁也没有资格用集体备课操作的偏失去抹杀其固有的优点。因此,集体备课本身没有过错,只是在实践操作中发生了偏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参≠教案     
“教参”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教参”的作用贵在一个“参”字,即“参考”之意。若偏离了这个准则,则“教参”未必能起到应有作用。 第一,“教参”是有关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编制的教学参考资料,它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普遍的适用性和参考性。说“教参”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参考性,是就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教法的一般特点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小远是个很内向的男孩。记得小班刚入园的时候他从不大声地哭闹,而是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悄悄地擦眼泪,老师无论怎么安慰也无济于事。但过了没多久,他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能够独立进餐、穿脱衣服,主动和老师小朋友们游戏,表现得可棒了。  相似文献   

8.
备课备什么     
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讲好课,先得备好课。备课的中心环节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紧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活用教材。为了更具体地说明问题,以“角的概念的推广”一节课为例,谈谈备课备什么。一、认真钻研教材1.通晓全部教材。从教材的系统性入手,了解教材的来龙去脉,了解这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仔细地分析课本的内容前后有何联系,从中找出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如:“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节课是复习平面几何有关角的生成概念的开始,可通过紧、松螺丝来说明角的概念有推广到任意大小角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备课备什么     
翻阅一本本备课本,发现很多教师备课都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会”或“掌握“什么知识,稍涉及的是“能力”、“意识”或“品质”等。再观其课堂教学过程,多是将其备课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至于那些稍涉及的内容则变成了备课时贴上的标签,大都未能真正落实。这些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只是在教学目标中多了些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话语,至于课堂教学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备课备什么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无论你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还是一名刚刚踏上讲坛的新手,无论你用传统的备课方式,还是用现代教学技术,即利用计算机做成课件的形式,备课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传授知识上的遗漏,教学过程中的缺憾,板书设计是否规范,这样你才能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那么,我们的备课需要备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一、备语言言语的表达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教师的思维过程,理解深度、广度及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教师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概念、分析问题、论述定理,加深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将…  相似文献   

11.
备课≠背课     
一、它们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不一 选择备课的老师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先放飞思想.即使有时想得比较远、比较杂、比较多也无妨。思考时,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他们尽力避免线性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块面思维。在思考前,他们时时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离目标有多远,我将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让孩子走近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备课≠背课     
一、它们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不一 选择备课的老师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先放飞思想,即使有时想得比较远、比较杂、比较多也无妨.思考时,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他们尽力避免线性思考,取而代之的是块面思维.在思考前,他们时时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离目标有多远,我将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让孩子走近目标,如果学生这里出现问题,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调整等教学变数.备课时的思考并不是教学环节的面面俱到,而是该密处,不透风,能疏处,可走马.  相似文献   

13.
备课写教案是教师最起码的基本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对备课写教案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首先,集体备课各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必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先全一后细一再粗”。“先全”就是要从多角度把握教材;“后细”是要用时间分割法将教学内容分配到位,完善细化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的有效预设;“再粗”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和内容,便于课堂教学生成内容的有效控制。实现这一过程,提高备课效率,以下几个环节容易被忽视,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真正备好课,在备课前就必须备学生,即必须研究学生. 一、了解学生基础,分别看待后进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宜采取抓中间、带后进生、促优生的办法,考虑如何处理好"尖子"、"一般"与"后进"三者的关系,解决好"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例如,布置预习作业有难有易,课堂提问有浅有深.  相似文献   

17.
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备组织教学以外,还得备学生。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备学生更为重要。 长期以来,教师上课离不开手中的法宝——教材,认为要想上好课,潜心钻研教材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全面。许多人常常忽视了另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正逐步趋于和谐统一,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至今仍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其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效果.教师认真备课,可以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炼出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朱虹 《成才之路》2011,(31):I0015-I0016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备课呢?备课,究竟备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职责是教好学生,而教好学生的前提是上好课。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事实也表明,教师的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授课的质量,更关系到学生收获知识的多与少。笔者所在学校推行的"学案导学课堂"顺应了课堂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