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如今的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有以下几个误区:(1)一来二去式的问答。有些教师忽略了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回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2)面面俱到式的介绍。(3)不求甚解式的翻译。(4)侃侃而谈式的分析。(5)一路到底式的背默。因此,突破知识型古诗教学模式的框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3.
赏景须入境 入境情自生康谋深(遂川县荧屏小学)从古至今,大凡文人墨客,不论是作文还是咏诗,大多有这么一个过程: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这就有了脍炙入口的千古名篇佳句。我们教学生读书,不可能身临其境,但完全可以凭借课文和一些手段"心"临其境,入...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居于最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切领会课文内涵。一、艺术化朗读,引导学生体悟、发现与创造小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且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较强,因此,传统教学中一板一眼的朗读方法,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艺术化朗读,  相似文献   

5.
《古井》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虽短,却集境、情、理于一体,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哲理深刻的课文。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一、初读感知教学时可设计几个问题: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文中写了古井的哪些事?3.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得比较紧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通过检查初读情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7.
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习惯了没有距离的联系,手机和网络的应用,也让人们对内心情感的抒发缺少了浪漫的渠道,而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将古代文人墨客的这种情怀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情操,发现在古代没有网络和通讯设备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由于古诗词的断章截句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也需要进行进一步解释和翻译,学生才能够明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与古诗词相适应的方法,以提起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读懂课文上下工夫,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里越来越明晰,随之。学生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从而入境悟情。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不容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像,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教给自学方法。感受诗趣由于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与现代文有一定距离。因此,要感受其语言美,首先必须读通、读懂。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学会“一拆、二释、三理、四补连”的自学古诗的方法。一拆:就是把一句诗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词.特别要注意古诗中的词多数是单音节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化教学、直观手段、游戏和表演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复习和巩固新句型,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费萍 《教学随笔》2016,(3):40-40
我试着把“角色转换”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让孩子设想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以此“角色”来想象、体会角色本身的思想、情感,这种“角色转换”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英语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化教学、直观手段、游戏和表演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复习和巩固新句型,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英语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化教学、直观手段、游戏和表演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复习和巩固新句型,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古诗由于受字数和句数的限制,语言高度概括,句与句和节与节之间往往有较大的跳跃。古诗语言精炼概括,描绘的艺术画面形象而丰富,需要我们运用想象把艺术画面予以再现。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短短四句诗展示了一幅远近交错、动静和谐的迎春喜春的水彩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让学生感受风、体验风,鼓励学生通过描绘风来表现在风中的感受。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无形、无色,但风的灵动、风的意蕴能触动人的心弦,激起人美的情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堂课我就以情境为切入点,把握情与景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来引导学生步入风的意境,感受风"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  相似文献   

17.
我试着把"角色转换"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让孩子设想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以此"角色"来想象、体会角色本身的思想、情感,这种"角色转换"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散文。全文仅600余字,却意境悠远,饱蘸深情。在教学中,采用导读与品读,让学生入境悟情。 一、以画入境。教师采用“问答式”引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具体的画面。古井在哪里?(“我的故乡村东头”)“井水”怎样?(“清凉可口”)怎样知道取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为160篇,其中列出的古诗文为70篇。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识记这些古诗,并在识记的基础上体味古诗独0特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入情入境。具体方法如下:一、搜寻背景。这里的背景包含两部分含义:一是诗词的时代背景。古诗往往是诗人"寄意、抒情、托物言志"的创  相似文献   

20.
意境,即客观事物和诗人思想感情的有机统一,它是诗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意境就没有诗"。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一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它特有的韵致和境界: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以事寓理、情景交融、物志合一、事理相通。仔细品味,总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教师应把握情与景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来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感受诗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