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二者互促共进。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是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的主动、全面、继续发展和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防止高校课程改革仅停留在表面活跃的浅层次上。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推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化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且高校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是促进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时期,我们应深化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加大国家政策支持,深入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为高等教育改革做进一步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和人格品德的组合,其对未来的价值已达成全球共识。北京市八一学校立足本鹇实际,着手开发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课程,并进行校本化实施,以切实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发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论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专门教授,需要品格和能力双管齐下,需要恰当的素材进行辅助。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施效果,未来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的逻辑结构,在课程实施中兼顾使用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提高课程评价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3.
符吉霞  王祖浩 《中学教育》2019,16(6):100-108
批判性思维被视为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本文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修订后的11-12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科学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特征,该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估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成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笔者在一中专校进行品牌专业视导,听课时发现,我们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过于唯上、唯书,缺乏对课程的批判,缺乏创新。职业学校的教师为什么要有对课程的批判眼光?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就必须有批判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学习的本质要求。也是学生进行自然创新的必要起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人,批判性思维是社会人必须具有的技能。教师用批判的眼光看课程,对课程进行批判性理解、批判性研究,能引领学生批判性思  相似文献   

5.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6.
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国外深受欢迎,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培养为基本导向.但是,国内关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规模不够,在逻辑学和教育学界的相关努力中,长期存在"互不往来"的现象.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双方对教育理念及课程的把握,而在于对批判性思维教育文化语境的重视不够.为此,提升批判性思维教育质量,应当接受一个文化整体性视界,重视逻辑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理论支撑,并为此接受一个广义的逻辑观.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作者选用《基础会计》课程重点内容——会计分录作为复习课实例,采用"辨析并举法",生动展示了如何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会计分录"复习课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通识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关系入手,探讨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途径,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高校通识教育中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批判性思维培育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但在当前教育类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相对乏力,主要表现在师范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知识教学缺失批判性维度、教师教育者缺少批判性教学的意识等方面。基于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育的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具体展开:重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形象、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营造思维型的教学文化环境、引领师范生批判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思维是医生正确决策的关键.医学教育是批判性思维习得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1871年到今天,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历程中出现了六种典型的课程模式.这些课程模式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变迁为我国医学院校推进批判性思维教学提供了参考:全面、系统、相关的医学课程内容不断拓展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医学专家型思维模式确定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的培养方向;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发展;教师的榜样作用引导批判性思维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e in South Africa indicate that agricultural extension practitioners should facilitate continuous learning among farmers. This requires that extension practitioners acquire new skills. To provide these skills require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urricula in the light of South Africa's education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with a view to rewriting extension curricula. An initial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extension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South African education policy yields seven learning outcome indicators encapsu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1)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roblem solving; 2) collect, analyse, organize and critically evaluate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his extension responsibilities; 3)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4)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ystems (systems thinking), including beyond farm systems; 5)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earning facilitation; 6)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articipatory ‘curriculum’ (extension outcomes, conten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7)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earning and learning styles. Tertiary institution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can use these indicators to examine and continuously adjust curricula to ensure extension practitioners are equipped to deliver relevant support to farmers as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s.  相似文献   

12.
试论普通高校课程网络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普通高校课程网络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下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使教学过程在时问和空间两个维度得到充分的延展,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发展史看普通高校课程网络化对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它具有研究优势、资源优势、自主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高师院校应率先进行课程网络化的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师课程必须改革。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及需求,以及目前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现状和改革的迫切性,提出我国高师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push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competence-based curricula, this article problematises the complexity of developing twenty-first century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 by addressing the role transnational and national policy contexts play in realis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national contexts of Sweden and Kosovo.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between policy-critical thinking and civic-critical thinking. Relying on analyses of curriculum and policy docum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while in the Swedish context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 (or ability) seems to be much more implicit than explicit, in Kosovo,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makes explicit references to thinking competences as a form of policy-critical thinking and civic competencies as a form of civic-critical thinking. Thus, students in both contexts hav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urthermore, Sweden emerges as a divergent case and Kosovo as a convergent case with regard to transnational policy flow research paradigm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制改革、就业导向办学理念的冲击、培养目标复合化以及生源素质下降等背景,二年制高职课程必须进行深入变革.变革中要处理好技能针对性与岗位适应性、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三对关系,同时以实践课程架构理论课程、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变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课程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在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建设已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大学新课程应该在吸纳当前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按要素进行现代大学课程建设。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材等方面,课程要素的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的核心,学校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能够凝聚到课程要素的建设上,也应该凝聚到课程上,学校投入、经营、管理的载体也在课程建设上。  相似文献   

17.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创立、扩大与衰亡三个阶段,共历时40余年。其课程设置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可谓是我国近代教育采用班级教学的雏形;其考试也可谓是我国近代最早的校内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毕业考试。探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与考试对我国当代的教育与考试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镜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校教学改革在现有框架内难有大的突破,必须实行课程理念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型。可将高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其中学术讲座课应占有重要地位;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变长课程为短课程,减少每门课的讲授时数;建立现代教学评价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全面理解学术水平的内涵,大学教师也要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的状况,倍感师资问题是制约综合课程改革主要的、“瓶颈性”的因素。要想真正消解综合课程实施中来自教师的制约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迅速而有效地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阐述了选择反思型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必然性,提出了实施这一培训模式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教学的每一寸土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潜能,这正是目前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者从课堂设计、教材解读与设置“开放”课堂等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