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促成了注重本能和个体因素的古典精神分析向注重社会和群体因素的精神分析的转变。本文主要评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和追求优越等观点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阿德勒是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延续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早期经历重要性的强调,增加了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心理动力因素、出生次序与家庭格局的影响、生活方式的本质与表现等独特内容,创造性地强调了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对于个体与人类发展的意义。个体心理学注重通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帮助个体形成对现实生活作出正确阐释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阿德勒治疗法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最早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以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几种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这一治疗方法对弗洛伊德开创的古典精神分析治疗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一方面,它继承了古典精神分析治疗许多基本的思想与方法原则;另一方面,它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古典精神分析治疗的概念、观点和具体技术。文章对阿德勒治疗法与古典精神分析治疗的这种复杂关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强调人格的统一性,并指出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强调父母自身的角色定位将对幼儿生活风格的形成及人格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看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对当下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现,在心理学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相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研究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着重于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并对人的心理特别是人格作出理论解释。自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不断得到发展。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我国心理学史论著中得到过介绍和评价的主要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哈特曼、  相似文献   

7.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阿德勒(AlfredAdler)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早先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反对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一、人性自主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人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性是具有相当自主倾向的。个体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也反对分析人格的结构和要素,而…  相似文献   

8.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关照下培养青少年社会兴趣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开创先河,从社会角度探索人的个性的形成。他的社会兴趣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对中国教育中要重视青少年社会兴趣的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田印红 《铜仁学院学报》2007,1(3):65-66,108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其创建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创造性自我和生活风格理论等重要的人格发展观点,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儿童社会化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本能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新精神分析派则增加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自身向健康人格的成长潜能。尽管这些  相似文献   

11.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在精神分析思潮的发展历史中,她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期经验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又系统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在精神分析中引进了社会文化的因素,确定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新精神分析)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阿德勒人格理论和治疗系统是由阿德勒创建的。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和童年的身体疾病对其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与弗洛伊德共事八至十年后,因在性本能理论方面的明显分歧,阿德勒与其分道扬镳。之后,阿德勒辞去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  相似文献   

13.
一、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思想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其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并坚信个体决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单独存在,因而应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艺术。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既强调人格的整体性,认为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强调人格的独特性,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个人的行为显示他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一、阿德勒的有关人格理论1.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生具有一种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他把这种内驱力称为“追求优越”,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向上意志  相似文献   

15.
论阿德勒的合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早期的合作者之一,在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十分强调人类心理的社会制约性,重视周围环境对人心理生理发展的影响,提倡在社会的广泛领域,在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亲密,和谐,友好的关系,互相合作,实现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现阿德勒的上述理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析学派自创始之初,便以它每一次的理论修正或突破,给当时的社会思潮带来新的影响与变革。无论是荣格、阿德勒对文学批评的承认差异的影响,还是拉康对作者的彻底消解,以及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布鲁姆的另类回归,都对20世纪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其内在逻辑来看,文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后精神分析理论都是沿着消解中心、承认多元的内在逻辑而向前发展,这也正是19世纪末以来人类思想领域的总体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7.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追求优越,获得补偿是克服自卑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托于阿德勒的理论,从自卑的来源与补偿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个性人物探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阿德勒三人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深入探讨自负心理的实质,剖析了自负心理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自负心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精神分析派中有一位叫阿德勒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人的动力来自于寻求优越。这一观点有利于我们找到后进生某些行为的心理机制,有利于我们从另一角度去疏导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关系精神分析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一种新取向,它认为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人类的首要动机。人类心理的实质是由关系基质构成的,关系基质包括自体、客体、相互作用模式三个维度。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持一种二元互动的观点,反对发展性倾斜等一元论观点,它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与他人存在着关系,嵌入到关系基质当中,心理发展的基本结构是婴儿—父母二元性。不同于以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其代表人物科贝特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的五条准公理,强调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