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程少堂广东省珠海教育学院拙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说不能成立吗?》(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有幸得到孙振东同志的专文教正(见(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一文。以下简称《探论》)。读到《探论》后,笔...  相似文献   

2.
再论“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说程少堂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说,是教育理论界一个有影响的观点。近年来学术界对之展开了争鸣。笔者是赞成和支持这一观点的。①本文不揣浅陋提出浅见,拟从这一观点提出的方法论特点、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们正在争论进口的“文学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说的科学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这是常识性错误的说法:规律不存在外部。列宁肯定了黑格尔对规律的几点界说:“现象比规律丰富”,“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保存着的)东西”,“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①华岗同志在极端恶劣的监狱环境中写的《论规律》指出:规律是事物常在的、本质的现象论间的内在关系。②笔者认为此规定迄今仍不失为科学定义性质。  相似文献   

4.
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说得比较理性。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  相似文献   

6.
《经济问题探索》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了王永江、杜一二同志的题为《马克思是如何论述竞争理论的》(以下简称《竞争》)一文。文章比较全面地引证和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竞争的理论,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对文中提出的“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与王、杜二同志商榷。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讲过竞争是规律,更没有讲过“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观点。就《竞争》一文所引的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也得不出作者的这个结论。以下就《竞争》一文的引语来分析:“在一种商品与只应耗费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表现为竞争的外部强制……”显然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有一字作(?)等形,从自从鱼,应隶定作(?)。自即鼻的象形初文,《说文》自下说“鼻也,象鼻形。”后世作鼻,从自畀声,变象形为形声字。自字本义古书中不见用,甲骨文中有“疾自”(乙26385)的用例,疾自即患鼻疾,可证《说文》对自的说解是正确的。王宇信等同志在《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一文中,解释”已卯卜毂贞:勿(?)妇好囗御囗”这条甲骨文时说:“字旧无识。此字鼻下有鱼,当即腥字, 《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曰‘鱼臭曰腥’”。说此字为鱼臭的会意字,这是很正确的。察《通俗文》“鱼臭曰腥”之腥当为腥字的后起义,本字应作(鱼生),《说文》鲤下说“鱼臭也,从鱼生声。”甲骨文  相似文献   

8.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李延年吉发涵同志的《也说“毕月乌”)一文(以下简称《也说》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12期),发笔者心中所想而口中不能言之论,读来甚感痛快,且颇受启发。《也说》对贾笑孟同志《“毕月”辩讹》一文(以下简称《辩论》,载《文...  相似文献   

9.
周森甲同志的《重学毛泽东文艺批评理论札记》一文,如作者所说,“焦点”是在论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是毛泽东文艺批评际准,或者说是这个标准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王善忠同志的《由恩格斯评价作品的“最高的标准”想到的》一文也认为“政治标准”“第一”是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近来还有一些同志申言此说。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尚可商榷。周森甲、王善忠等同志的这种理解这种看法代表了几十年来许多理论家、批评家的共同观点。众所周  相似文献   

10.
再谈“非智因说”的几个心理理论问题李旷,潘源琛拙作《关于“非智因说”的几个心理理论问题》刊出后(载《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6期,下简作《问题)),有幸得燕国材同志赐文垂教(《究竟是谁的观点呈现一片“混乱”》,载《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2期,下简作...  相似文献   

11.
谈到散文写作,人们常用“散文贵有眼”这样的话以概括散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文眼”一词,查《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辞典》以及《佩文韵府》等书,均未见收此条目。人们的通说,是以晋人陆机语“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解。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载了薛纪湉同志的《在“较深的意义”上界说真理》一文,提出“把真理界说为正确反映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的观点,认为不应把正确的感性认识纳入真理范畴。同刊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陶胜先同志的《真理应  相似文献   

13.
教育规律分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规律分类新探程少堂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问题是教育学理论的精髓所在。而“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最大的难题就是对教育规律的逻辑分类”①。尽可能恰当地对教育规律进行分类,从而全面精确地揭示教育规律体系的内在结构,对建立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三期《既已“漫灭”何又“可识”?》一文,谓统编语文教材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的注释错了,认为句中的“为”应读作“谓”,“为文”就是“谓文”指“标明山的名称的文字”。按,此说甚误。  相似文献   

15.
<正> 什么是“语文”?历来还是有争论的。一般认为,“语”好理解,就是语言。而争论的焦点好象在“文”怎样解释。是文字?是文学?还是文章?张志公同志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语文”》(载上海《语文学习》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文章说到这个课程的名称是全国解放前夕叶圣陶同志在华北一次教材会议上提出来的。后来,叶老的《教育书简》(中)在《教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其中第十九条说到这件事。叶老说:“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废,故合而言之。”这就明确地肯定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6.
也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说刘振天一教育的本质与规律问题,是教育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问题。整个教育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和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以之指导教育实践。然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有哪些规律?从前,人们并不是很清楚的,而理论...  相似文献   

17.
《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长者折枝”一语,历来注家各说其是,择其要者有三说:一曰“为长者折取树枝”.一曰“为长者按摩肢体”。一曰“向长者弯腰行礼”.此三说,均或为后来各种选本所沿用。近读张汉清、方弢二同志文《“为长者折枝”析疑》(载《语文教学通讯》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以下简称《析疑》),又见新说.该文以为,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1992年第3期发表的《农村教改实践家》一文,在吉林省柳河县引起强烈反响。柳河县共有36所中学,其中农村中学29所。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怎么搞,始终是柳河县校长、教师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农村教改实践家》一文给了他们很大的启示。一位中学校长说:“李元昌的事迹告诉我们,教学改革并非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及;并非城市可搞,农村不能搞;并非条件好的学校可搞,条件差的学校不能搞。只要我们遵照教育规律,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教育改革就一定会成功。”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李元昌同志给农村中学教育改革蹬出了一条路子。我不但要学他的教育思想,奉献精神,还要把他的教学方法学到手,让他的教改经验在我校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一度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焦点集中在教育能否商品化上。《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3期又刊出张武升等同志的《深化教育改革与教育商品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深化》),重新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要商品化的观点,并认为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对此有再商讨之必要,故写此文与张武升等同志商榷。一、“市场调节”的教育、教育“商品化”与“教育产品的商品化”在本质上不能视为一致,三个概念的内涵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深化》提出:“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必然是计划性教育,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必然是市场调节或商品化的教育(在这里,市场调节与商品化在本质上被视为一致的)。”①又提到“教育商品化,关键问题在于建立相应的劳动力供求市场和科技供求市场,形成国家引导劳动力供求市场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研究》63年第2期,“问题讨论”栏刊登了郑玉林同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否存在按此例发展的规律?”一文.郑玉林同志认为: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规律,只是其表现形态在不同社会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