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杠的横向具有发展摆动动作的广阔前景,这已被众多的教练员们所重视。但观察目前国内外重大比赛及有关技术资料,横向动作尚多局限于屈伸类。若能开拓大摆动技术领域的新途径,则横向的难度发展将大有可为。欲发展大摆动动作,大回环动作的突破,是致关的一着。经分析、设计和试点,横向正握大回环是能做成的。试点对象:浙江省体操队少年队员葛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以来,体操许多项目都有很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但双杠项目的发展相对较缓慢。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始终停留在侧的部位上进行。为着突破大摆,创新正大回环动作,使双杠项目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既具有侧向摆动、腾空、静止等特性,又具有单杠正向的大摆、翻腾再握的特点,使双杠动作难新竞出,编排生色多彩,我们试对双杠正大回环动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言一动作的设计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是国际体联用中国运动员李宁的名子命名的D组动作,称之为“双杠李宁”。多数运动员在完成这个高难动作时,采用依次换手的方法。而武汉体院竞技体校运动员丁崎完成这个动作时,采用了跳转的方法,即大回环跳起来转体90°右臂在左杠上成单臂支撑,再转体90°左手支撑右杠,完成180°的转体,动作完成得轻松、潇洒、优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想,当运动员右手在左杠上成单臂支撑时,继续转体180°左手  相似文献   

4.
<正> 自一九七八年斯特拉斯堡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监物以双杠大回环这一创新动作获得该项冠军之后,双杠大回环已成为新的潮流动作。它的出现不仅丰富双杠杠下动作的内容,而且使双杠动作的类型在结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双杠器械的特点,把绕横轴旋转的单杠回环动作巧妙地、创造性地进行了移植,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因为这一悬垂前摆类型动作起伏大,变化多,惊险优美而且符合规则的要求。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双杠大回环动作出现较早,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目前已能完成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大回环后空翻成悬垂,大回环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拉力传感器测定力量和高速摄影的方法对吊环向前大回环动作进行了测试,通过对吊环所受拉力曲线的分析,诊断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质量的高低及技术的合理性,从而为运动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双杠脱手再握技术中,向前大回环类的动作出现较少,因为这类动作的脱手再握技术复杂,惊险,稍有不适,易造成砸浪而脱手。本文以武汉体院竞技体校少年运动员为对象,设计了“双杠向前大回环3/4成支撑”动作,并训练成功。该技术动作难度在哪里?它有什么规律?又反映出什么样的生物力学特点,本文作了详细地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双杠大回环系列动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名将争夺双杠金牌的有力武器。本文对中国体操新秀李敬的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360°成倒立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定量分析。李敬曾以该动作为主体的精湛技艺获全国第一届青运会预赛双杠冠军和第七届世界中学生体操比赛双杠冠军。本研究阐述了动作的基本运动学参数,可为教练进行技术诊断时提供参考。找到了手换握的最佳技术,发现正确摆臂所产生的科里奥利惯性力对加速度复合转体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两年多的训练实践,采用电脑录象系统进行现场快速反馈并根据生物力学、系统论等原理探索出该动作的一套成功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倒立放浪大摆动作是提高双杠成套动作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目前获得难度加分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满足规则特点要求动作类型。自1978年日本选手在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上首先使用的向后大回环起,该类动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创新,接二连三的发展出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倒立,向后大回环跳转180成倒立,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以及用向后大回环连接的空翻类动作。目前又发展出向后大回环团两周挂与向后大回环屈体两周挂等高难度动作。根据青少年生理特点,少年运动员身材矮小,体重轻,无法利用双杠的杠性,再加上身体素质能力不够,特别是挂臂力量更差,所以不宜发展向后大回环两周挂类的动作,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对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技术要求较高,比较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练习,学习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动作对提高双杠成套起评分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这里对该动作的训练过程进行总结研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双杠后空翻挂臂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双杠是男子竞技体操中的一项,它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既具有一般器械体操的规律性,又有其自身项目的独特性。随着该项目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双杠项目已经进入空翻再握的新时代。目前,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中对该项目的研究尚不多见,而教练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迫切需要对其基本规律和技术有更  相似文献   

10.
双杠:一杠端向后大回环”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难新动作。(见图1)。经过训练实践和参赛的结果表明,该动作不仅符合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双杠技术发展的特点,而且也具有较高的难度价值,并适宜不同年龄组(指成年或少年)运动员的学习与掌握。  相似文献   

11.
双杠向后大回是我国运动员首创的一个有生命力的难度动作。继1978-1982年日本选手监物·具志坚先后使用大回环类动作,夺得世界比赛的双杠桂冠之后,该类动作的发展,仍经久不衰。我国运动员许志强在1987年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锦赛上,把向后大回环转休360度编入自选套路,使全套动作锦上添花、别具风格获得双杠自选动作比赛的满分。又一次充分显示了该类动作的生命力。体操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的规律:从一个难新动作问世,经过各国运动员一段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低杠大回环已经出现在国际体坛上,使得高低杠技术更加丰富多彩,编排更加新颖独特,从而把高低杠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高低杠大回环,不仅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而且也是连接其它高难动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动作。例如用大回环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3.
双杠     
G832.通2双杠分腿坐前滚翻的教法分析〔刊科技信息一1994(2)一36一37表 9414乞吕匕中〕/孙怀玉//体育1(S入亿)11八摇//前滚那/l叨.r,,~双杠~~  相似文献   

14.
双杠     
双杠过去在我国是一个强项,但现在已逐渐转化为弱项了。虽然这次有较大提高,但进步的速度和提高的幅度不如跳马、单杠、鞍马等项。这点尚未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表一是将各队六项成绩按好坏顺序(1—6)排列,再分项将各队的同一项目顺序数字(1—6)相加,以其数字之和表示该项在六项中的情况,数字  相似文献   

15.
单杠向后大回环脱手的原因主要是倒立后摆阶段抬头、挺胸、塌腰和悬垂前摆时翻腕等技术错误,以及思想和肌肉过度紧张等。预防措施是打好技术和素质基础,加强保护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大回环”的目的:自沙波什尼柯娃于七七年首创“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以来,能否掌握“大回环动作,特别是“大回环”类创新高难动作,已成为衡量高低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体操界不少同志,对待这一创新技术,经历了一个“怀疑——观望——接受”的曲折过程。这一在认识上的失错,使我们在“大回环”类动作的发展上,失去了1—2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单杠是男子体操项目中弹性强、位置高,容易获得较大动力的器械。器械的这些特点,使运动员能有较充裕的空间、时间,完成各种大幅度的回环、高腾空的脱手再握动作、转体和高难度的下法。因此,它也是一个技术和难度发展都较快的项目。在美国沃斯堡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单杠前六名选手中就有三名(中国的童非、日本的监物、苏联的特卡切夫)首次使用了单臂大回环,震动了体坛。它不仅打破了过去一向认为做单臂大回环在杠下垂面会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脱手的看法,而且很快被许多优秀选手加以发展,创造了许多单臂类的难新动作,这可谓是惊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以每秒拍摄16格的连拍摄影机记录了5名体操运动员单杠向前大回环动作。根据所得运动技术图片,对这一动作的一般原理作一简要分析。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沿着单杠的支柱作一条与地面垂直的垂直线,在单杠的等高点作一条与垂直线正交的水平线。把一个转动周期分为下摆和上摆两个阶段,以45°为单位划分为八个区域。即从身体下摆算起,第一个45°为第一区,第二个45°为第二区,以此类推(图1)。  相似文献   

19.
向后大回环与向前大回环动作一样,都是吊环摆动类动作中比较重要的C组难度动作。它在成套动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掌握好这一动作技术,提高它的稳定性,对顺利地连接下一动作具有重要忌义。  相似文献   

20.
单杠单臂向后大回环是1979年国际体坛上出现的新型独特动作,它打破了过去认为在单臂大回环通过杠下垂直面时经受不住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脱手的传统认识,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第四届全运会上,我国单杠冠车邹利敏在成套动作中也成功地完成了单臂向后大回环。现在国家集训队的付鲁明已在海绵坑单杠上能完成二臂交换的单臂向后大回环、连续二次单臂问后大回环、单臂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