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长期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跋涉的教师,我曾经在心里无数次地追问自己:语文之“道”在哪里?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那么,思考便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反之,如果我们认为真理的存在缘于人类认识的局限,那么,思考就成为突破局限的一种必然选择。那么,回答“语文的‘道’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在思考中追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会思考的教师都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答案;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有希望最终穿越那片复杂的“思辨之林”,从而达到语文的单纯,找到语文之“道”。毋庸置疑,不管学习哪一…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面对着语文本源之美不断流失的现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求本溯源,让语文之美冲破各种“应试化”、“标准化”的束缚。以它的本来面目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出现在学生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孙卫芳 《教师》2010,(34):74-74
“有感情朗读”,语文教师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有感情朗读”已经日益成为语文园地里最具春意的一枝。于是,语文课堂上“读”占鳌头,“读”霸天下,“读”当一面。可谓语文教师之情有“读”钟。然而,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美美地读”“有感情地读”“带着感受读”这些字眼;当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阅读都被“有感情朗读”“格式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追问,有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多少有感情地朗读是真正让学生读进去了,又读出感情来了呢?动情之后是什么?动情之外还要什么?值得我们深忧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当今的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一出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这个舞台更加多姿多彩。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这不是语文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语文课程的一系列理念更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换,这就需要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平等的对话者”作根本位移,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本文谈谈对于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课堂上,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可是,冷眼观之,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正陷入“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那么,教师究竟应关注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些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必将行走在高效之路上。  相似文献   

7.
追问语文的本原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五彩缤纷”,各种学说或流派粉墨登场,大有“风起云涌”之势。但,浮华荡尽见真知,拨开这纷纷扬扬的学说、流派或改革,我们真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语文的本原性问题。因为“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王阳明)在语文教学与改革中,我们要抓住哪些本原性的问题?如何理解这些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只谈谈每个语文教师都“绕不开”的四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璐  陈毅 《小学语文》2009,(3):19-20
提起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总能在学生的展示交流课上或多或少地发现“表演”的影子。于是,很多教师自然地把“不真实”“做作”“缺少实效性”等批判性词语与之联系在了一起。难道展示课具有了“表演”的成分就真的像大家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吗?笔者想就这个话题与大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10.
专家举荐有这样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门需要教师在课堂演绎诗意之美的学科。生活中的李伶看上去是那么普通,然而只要走上讲台,她便在课堂上绽放着一位语文教师的美丽,绽放着语文教学的美丽。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眼清泉,李伶便以她的“美丽”让学生生命的激流在课堂上涌动,一路欢歌,携着学生身心的愉悦,奔向“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河。李伶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一堂堂40分钟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五彩缤纷”,各种学说或流派粉墨登场,大有“风起云涌”之势。但,浮华荡尽见真知,拨开这纷纷扬扬的学说、流派或改革,我们真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语文的本原性问题。因为“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王阳明)在语文教学与改革中,我们要抓住哪些本原性的问题?如何理解这些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只谈谈每个语文教师都“绕不开”的四个基本问题。一“、语文”到底是什么?在改革的浪潮中,人们赋予“语文”许许多多形象,这些形象或娇艳,或简约,或深涩,或飘逸,或奇崛,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孰是孰非。有人认为“,语文即道…  相似文献   

12.
哲学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言简意深,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诗意;吟诵之,函咏之,内心不但充满着崇敬、高尚与豁然开朗之感,而且沸腾着亲切、自豪与活力无穷之情。语文是充满诗意的,做语文教师是洋溢着诗意的,语文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散发诗意的语文世界里。语文教师的诗  相似文献   

13.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诗意的语文在我们这个诗意的国度,总是被一批又一批“技术”高超的语文教师当作生物学上解剖用的动物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为什么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作为生命奠基工程的小学语文教学,竟然如此地远离诗意?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培育人文精神、发展人的素质之类的口号叫喊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只在技术上对语言和文字进行分解、排列与组合,从纯技术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肢解,使得语文的诗意日益匮乏。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诗意”的“滥砍滥伐”,已经造成了…  相似文献   

14.
年轻语文教师在修炼自己教学本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的问题.从课堂教学来看,“细节”不大可能决定成败,但却往往可以显现出教师之间的“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比如,从课堂教学“有效性”与“语文味”的角度看,以下带“不”的句子都给我们点示了需要关注、需要优化的“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年第1期刊出了杨启亮教授的《热爱语文:一种教学目的论的解释》,反复读之,颇受启发,因之愈加关注第4期上山东李梦桃老师的《热爱与手段———〈热爱语文:一种教学目的论的解释〉读后》的争鸣之文。同是一线语文教师,笔者非常佩服李老师向专家“叫板”的勇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等诸多旗帜下,语文教师常常在接受专家指点、指导的同时,更多地接受这样那样的指责,久而久之,自觉地成为专家面前的失语者,成为各种讨论中的“在场之缺席”者,这种情形下李老师的挑战无疑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到今天、教学工作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已为学生所唾弃;填鸭式的“满堂灌”亦为学生所鄙视;“不学无术”之徒更不敢登神圣之讲坛;“学者型”的教师愈来愈受学生欢迎.因此,现在语文教师的素质已引起充分重视,大家都在抓基本功的训练,“三字一话”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 :不得不上课堂网络教学到底该怎么搞 ?如何才能更好地上语文课堂网络教学这张“网” ?如何使语文课堂网络教学既不失“语文味儿” ,又能充分体现网络及网络教学的优势 ?我们几个网络班的教师急急忙忙地求“解”。我是这么想的 :返璞归真就像语文教学一样 ,网络教学一开始就因为网络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被人们赋予了这样那样名目繁多的任务和目标。其实 ,这些任务和目标往往是人们理想状态下的勾画和设计 ,与网络本身的关联不大 ,或者说 ,我们有可能错将网络的一些个“细微末节”当成了“镇网之宝”。作为“初级”的“网络教师”…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作性质,近几年来我听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发现不少青年语文教师均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倡导研究“教”又注重研究“学”的今天,我们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环节上深入地做文章。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母语言语交往活动能力水平的提高,这便是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语文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服务”的提法能使我们更好地认清语文教学工作的目的与性质,更和谐地处理师生关系,使我们语文教师更自觉地为学生的利益、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而工作。当然问题在于怎样服务,怎样以自己专业的“学得-言教”、以那些专业的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本期的文章仅仅初步明确了方向,这些服务工作应该怎样具体做好,我们还要进一步具体展开讨论,欢迎大家就此问题来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们要冷静地思考这春意盎然的小组合作学习。那么,新课标下怎样上好一堂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呢?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适宜的小组讨论。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误解:言“合作”必“讨论”,把“合作”简化为讨论,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甚至认为“无讨论不成好课”。有一位细心的教师在评课时大加赞许上课的教者,一堂课让学生讨论了二十多个问题,开口之小,容量之大,气氛之活,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但我总认为这种“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教学动机过于裸露,有点哗众取宠、浮泛浅表。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味,我们要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