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故里游     
也许是多年来受伟大诗人屈原精神的感染,早就萌生了去屈原故里探幽访胜的夙愿. 7月的上旬我应亲友之约,乘兴作了一次三峡游,屈原故里秭归正处于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我们乘坐游轮过了白帝城就进入了两岸悬崖绝壁的三峡地段,出川以后,便在奔腾咆哮的江上经过巴东,不久就到了秭归.  相似文献   

2.
王辉富 《班主任》2006,(6):34-34
您听说过鲜花会"家访"吗?在我们学校还就神奇地出现过这么一次.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秭归县汇滩中学以"学名人、赶名人、做名人"为契机,近来在全校围内广泛开展了以"了解屈原、学习屈原、走进屈原"为主题的"校园出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5.
沿长江堤岸拾级而 上,越过高高低低几百个 台阶,穿过熙熙攘攘无数 小贩,竟是一方宁静的天 空,这里便是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一踏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层高似一层的教室,从下到上大约90多米,一排排教室整洁明亮,每个教室都装备着投影机、投影屏幕和收录机。电教室、自然实验室和音乐室更是设施齐全,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们身穿学校自制的红色校服,蹦来跳去宛若一簇簇闪烁的火苗,耀眼夺目,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6.
游伟人故里     
《初中生》2010,(2):28-31
“哎!终于到了。”大家都伸了伸腰,走下车去。经过一路颠簸,我们到达刘少奇故里,开始我们的“花明楼——韶山”之旅。  相似文献   

7.
8.
9.
屈原故里秭归文化资源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故里秭归,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很好的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因为三峡工程的兴建而沉入江中,又从三峡工程那里接受了现代化的洗礼。现在的秭归,除了三峡工程、高峡平湖的自然风光了,更注重的是对其以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本文通过对现在秭归已经做出的相关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的探析,来学习其中的经验,同时找出其中可以值得改进的部分,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小金猴在网上发现了“时间隧道”,他便兴趣盎然地闯了进去……哇!几千年的伟大人物都在这里。小金猴最先被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吸引。他一个筋斗便到了屈原的故乡——秭归。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上)》2011,(13):157-158
日前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端午赛诗会”上,中国诗歌学会将“中国诗歌之乡”的牌匾授予湖北秭归。当天的赛诗会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名诗人学者在此搭设诗台,赛诗吟对。  相似文献   

12.
秭归城仿佛是大山母亲背负着的婴儿,她把孩子放在清冽的峡江水中洗灌之后,又背在腰际,在莽莽苍苍的巨崖恶石中劳作了。秭归,山穷,地穷,人穷。秭归人,人穷志不穷。你深深明白,要赶走家乡贫穷的命运,必须认真办好教育。难怪你以《抓住契机,追赶太阳》为题写了一篇探讨单元教学的长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长江之滨,西陵峡口,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有着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楚天名校——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学校创办于1910年,是川东鄂西最早的官办中学之一,始名“宜昌府中学堂”,1954年改为现名,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学校。校占地90亩,分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功能区,按江南园林式的风格设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有38个高中教学班,师生28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2名,特级教师4名,省级骨干教师3人,取得高级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40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竞赛奖,其中有3名教师分获全国语文、外语、生物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并以强化“德”、坚持“全”、注重“实”、讲究“活”、追求“新”、着  相似文献   

14.
今年端午节,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举行隆重的中国诗歌之乡授牌仪式,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中国诗歌协会秘书长张同吾向秭归授予了中国诗歌之乡的铜牌。张同吾说,秭归是屈原故里,在诗  相似文献   

15.
16.
《远游》与屈原的其他作品相比,题旨相异,而其中“游”之范畴,是全诗的内核。结合屈原《远游》创作时的贬谪背景,从“游”之源起、途径、困境,以至旨归,来说明诗人的“游”论及其审美,阐述《远游》申述去、隐的身“游”并心“游”。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历代许多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屈原及作品进行了多层次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发现相互间存在着诸多分歧,每个人推崇的、批评的各不相同。认真寻求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对于屈原及作品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大的益处。一曾为屈原立传的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这样评价屈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  相似文献   

18.
屈原     
《学苑教育》2013,(1):F0002-F0002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州),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他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人,大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死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与楚王同宗,曾在楚国宫庭供职,他品质高尚,学识渊博,口才又好,青年时期便担任左徒的要职,并得到楚王的信任.他在职期间,任用贤才,彰明法令,对外主张连齐抗秦.当时历史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统一,秦、齐、楚都是大国,如果屈原的主张得以贯彻,由楚国来实现统一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屈原的主张不利于贪婪腐败的贵族集团,他们非常嫉恨屈原,有个叫上官大夫的就到楚怀王面前进谗陷害.  相似文献   

20.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