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提出从异化劳动得出私有财产这一结论的含义、原因和意义。一些人对于这一结论感到迷惑不解。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为解剖资本主义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重要范畴。私有财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考察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就是从劳动的本质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及其将被扬弃。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采用了“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即从后头开始思考。由于某些人对方法问题缺乏理解,造成有意无意地曲解马克思的结论。异化劳动范畴,后来为剩余价值学说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因素可以而且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确立。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充分体现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要对此作深层次思考,就得把握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扬弃”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可以区分为制度与形式两个方面。马克思在对法国革命的总结中,对于其制度是完全否定的,而对政治形式则是辩证的扬弃,并非一概否定。研究马克思1848年法国政治革命的总结,对于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新形式有其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以往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本质异化的分析,指出共产主义不仅是私有财产的扬弃,更是人的自身异化的扬弃。从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主体发展和社会特征阐述了人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论证了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类自身解放和本质复归的现实运动。考察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走出对共产主义的实体化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学理层面筹划人类文明及其发展趋向是马克思的重要任务。直面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理论家们展开了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形上之思”并提出了以“永恒论”“抽象论”“空想论”和“倒退论”为典型代表的理性辩护方案。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之上聚焦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携其“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科学考辨了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在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基础上,马克思不仅科学分析了资本文明的分裂及其限度问题,还给出了扬弃资本文明的“超越性”方案。扬弃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理想社会形态将是一个由自由人联合而成的真正共同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在这一共同体中得以真正实现。由真正共同体所表征的人类文明形态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而变为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并助力人类文明形态新境界的开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现只是一个短期的暴力突进过程。有人并且根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反而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现象来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主要依据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有关论述,而忽视了恩格斯晚年根据十九世纪末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即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不能速胜,而是要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历史过程;这是由影响和制约发达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多种因素所必然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发展为多种模式,是一个历史性飞跃;伴随着这个飞跃,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掀起了改革的热潮.这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之一.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及其与改革的关系,对于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演变,对于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从设想到现实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没有见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没有用过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但是,他们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反映社会主义一般规律的基本原则,并且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客现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的思想武器,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时代主题,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设想了两种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情况,但只针对第二种情况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当代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第一种设想实现后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理论的一个空白。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公民观是对资本主义传统公民观的扬弃。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的公民观,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的阶级虚伪性与历史局限性。其次,资本主义公民观存在明显的理论与现实语境的缺陷。为此,马克思对这种公民观进行了充分的批判,建构出以社会人载体形式存在为内涵的公民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继承和发展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方法,指明了处理“两制”关系的方向,还勾勒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亲密合作中,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固有矛盾,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批判,发现新世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宽阔大道。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认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早期思考成为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规定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哲学之扬弃意义上的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具体说是实践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剔除了传统哲学的独立科学的形式,在研究现实世界的历史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的结合,不应以个别论断来评判现实生活.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执政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等问题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公平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马克思主义通过指认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断裂",解构文本,否定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否定历史必然性肯定偶然性,消解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但它又在区分"中心主义"与"中心"、运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主义观点透视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中,提供了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视角并肯定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性,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精辟概括;昭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