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既有社会原因、高校原因、用人单位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实事求是地揭示这些原因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惑,更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威胁,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出发,"三力合一"以期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王兴权 《职业技术》2005,(11):11-17
如今怎么了,一到这个时候就会听到很多的莘莘学子们在为工作头痛。大学生就业真就像世人所说的这么难吗?是哪里出了问题,波及到了就业问题呢?本刊站在学生的立场,从本斯起特别关注报道这一问题从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有可能杜绝此问题的再次出现和解决的良策。在这里,我们将具体把这个问题分为四篇:现象篇、分析篇、误区篇、解决篇,在以后这个版块中逐步深入,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希望能为已站在职场边缘的学子们一些启示,更希望为认为自己还离就业这个敏感话题很遥远的学子一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今朝要有什么样的结果,就看具体的就业情形了,因此这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作为当代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该怎样看待就业这一敏感而又非常实际的问题呢?根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控制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从教育方式、培养模式、传统观念、就业歧视等方面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试图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
站在今天来说“大学生就业难”,似乎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这个问题于几年前就一直困扰着莘莘学子,现在早已是一个被公共讨论的话题。2010年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如今,“大学生零薪酬”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沈彩丽 《考试周刊》2013,(72):155-156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在大学中占绝大比例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文探讨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就化解这一难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可以从外因、内因两个方面分析.外因包括产业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的扩招政策、高校的教育环境;内因是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了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扎实的理论素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就业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是外因还是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chinaren大学生社区关于大学生就业难是内因还是外因的问卷调查结果:就业难是内因:30%就业难是外因:15%两者兼有:50%说不清:5%56中国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外因方观点:1、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会创造100万个就业空间,我国近年GDP增长一直都保持在8%以上。可实际情况是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愿是大城市,基层和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较少有人愿意去。2、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人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终还是要学生自身去解决。当学生在埋怨社会残酷、扩招过多、企业眼光高、家境不好时……请拍拍脑门、握握拳头、伸伸腿脚,低头把鞋带系紧、让头脑清静,把眼睛睁亮,振臂一呼:至少还有我自己!让我们为自己的职业前程奋争吧。为实现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而奋斗,无论结局如何,你都要为自己拼搏一番、折腾一番,别等别靠,在就业和职业这条道路上,没有人可以为你的前程买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从多方面做出努力;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化创新、职业生涯辅导与"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的确非常困难。以我所在的大学为例.在两个月前学校举办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竟然进门就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而最近关于郑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的报道更是触目惊心,应聘的大学生竟然把电梯扶手挤得完全变形了.大门的玻璃门也轰然倒塌。就是找到了工作,工资也低得可怜,一般月薪1000元左右.在上海,这个收入是难以维持生计的。面对这一状况.人们开始反思当初的大学扩招政策.认为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平衡社会人才结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20几年,大学被叫做“象牙塔”,里面装的是“天之骄子”。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随着这一批学生的毕业,“就业难”成了这十年来我们想回避都回避不了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量的矛盾,又有质的矛盾,两者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但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参与、高校主导、大学生为主体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民盟青海省委对海东地区的调研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的5年间,回海东地区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共8863人,到2005年6月,尚有5900人待业,有些县的待业率高达9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破解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显突出.这绝不只是高校扩招或普及大众教育的结果,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处在产业链底层的现状所致,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市场的不相适应,社会继替规则以及大学生自身诸多因素造成的.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四方就必须齐作努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布.调查显示.青年失业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青年最喜欢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及金融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业。而住宿和餐饮、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行业,较少青年人选择。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截至2004年9月.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数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的点缀,由于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出现了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尴尬局面.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不仅为工作的开端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的变换做好准备.因此,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是高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有其立竿见影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究其根源,除了供过于求以外,作为择业主体的大学生本身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文章就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就业竞争力以及求职技巧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指导大学生如何增加自身就业砝码。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52-152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13万,在就业压力下,公务员热、考研热席卷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