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动用法,是文言语法特点之一。所谓“使动”,就是动词对于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动作(有时主语承前省略)。含有这种用法的句子,叫做使动句。 使动句中的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句法结构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其基本结构形式是:  相似文献   

2.
"X什么Y"构式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X和Y为同一单音节行为动词,形成"V什么V"构式;二是由动宾式结构VN中间插入"什么"构成,形成"V什么N"构式。该构式可归结为拷贝式"话题—情态"构式,这是一种语用否定构式,其核心构式义为"否定",非核心义为"责备"和"提醒"。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名词能够与动词组合构成N+V状中短语,其性质是动词性的,在句中能作谓语、定语、主语和宾语。N+V状中短语在作谓语时,其中的名词性状语N从语义指向上看,有时指向谓语动词V,有时指向结构中的其他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日本语自动词带宾语是常见的表达形式,但是在汉语中不及物动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简单地把自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同等地看待,日本语自动词所带宾语的理性意义就会显得不明确,其存在的必要性也会受到质疑。围绕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通过日语与汉语之间的动词及宾语的意义的对比分析,详尽地解明自动词带宾语在日本语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性意义独具的纵向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语言研究已从单一的注重结构、对比研究转向跨学科的、复杂性的研究,"复杂动态系统"视角下的语言研究即是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它呈现出了语言发展的非线性以及动态性、系统性.汉语中诸如"差点/差点(没)"的羡余否定短语,因其有着直观上"不同形态表同一意义"的功能,体现了汉语语言的非线性、动态性,因此在国际汉语教学活动中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对此,本文从"复杂动态系统视角"的角度对汉语羡余否定短语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上的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国际汉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兼语句研究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它与连谓句、双宾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具有否定意义的不定式句中,动词不定式的体是表达句子情态意义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否定句"无以……为"、"毋(勿)……为"、"不(未)……为"等句尾的"为"字是施事动词,具有前置宾语和句法功能,其宾语总是要求紧靠在"为"字之前,它对宾语有一定的选择性,名词、动词或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可以做它的宾语,而人称代词"吾、汝、之"等不能做它的宾语."无以……为"等习惯说法是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强调宾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红楼梦》中都存在一种人称代词宾语置于重叠动词之间的动宾结构形式VOV,以《词话》为最多,这说明VOV式的兴盛期在《词话》的成书时期。VOV有两种变式:一是VOV儿式。因为动词重叠后儿化形式不能带宾语,所以“儿”只能附着在VOV后,且表示轻松悠闲的意味。二是VO—V式。其中的“一”和后一个V是“同义”,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词话》中也有VVO式,而在《水浒传》中却没有,在《红楼梦》中则较多。这表明16世纪中叶是北方话人称代词宾语语序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英汉被动句在结构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英语的被动意义主要用"be动词加上动词的语态变化"来表现,汉语被动句的被动意义主要由一些特殊词带出,动词本身不体现被动意义。英汉被动句的语用功能同样有异同点,英语用被动句表达多,汉语用被动句表达少,因此英汉被动句互译时要体现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动词— ing形式能在句中起广泛的句法作用 ,如与助动词搭配起谓语作用 ,与其它动词搭配起宾语作用 ,在非限定结构中起状语的作用等。本文在简述了— ing形式的句法功能后 ,着重阐述了其功能特征 ,并就介词后所接— ing形式的句法功能进行了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举了一些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般论著很少或没有提及的语法现象,包括: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用否定副词不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意义表达比较特殊的双宾语句、短语充当谓语构成的使动关系句和语义表达比较特殊的者字短语等。  相似文献   

13.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动宾语序有一个由前置逐渐后移的演变过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可以科学地揭示其演变的动因,即:代词的高"有定性"是其前置的原因、语言类推力的作用使前置宾语后移、焦点标记是前置宾语后移的语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宾语前置现象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语用宾语前置句中以“之”的出现是语法类推的结果,是代词前置功能的体现。它的词性应是代词。  相似文献   

15.
我从离骚、九歌和九章等屈原的作品搞出下列十多组诗句;每一组包括一句、两句到四句不等。对这些诗句的解释我阐述自己的看法,是由于我对别人对诗句中某些词的解释多少不能同意。 一、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王逸针对头句注:言我竭忠见过,非难与君离别也。以难字注难字,今人容易误会为难易之难。头句和《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的“难”字语法功能相同。因为都以动词为宾语,所以应读去声,词义同患,也可解作惮字;而王逸在“岂余身之惮殃兮”下,便是以难字注惮,和《释名》以惮释难形成转注。不怕离开朝廷,也就是不贪恋富贵爵禄,含义自然是深刻的。而难易的难常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如“行易知难”、“行路难”,与此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出现了“动宾结构+宾语”句式。通过调查,在近代汉语阶段这一语法现象仍大量存在。本文通过近代汉语各阶段相关语料,分析了动宾结构及其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变换类型。这一语法形式是语言表达经济原则的需要和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三种形式,其中非作格动词也能带宾语的语言事实使区分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判别式即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受到巨大的挑战。本文还分析了这几种不同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不及物动词后跟一个名词短语的结构(简称IVO结构)的生成机制可用高位增元论元结构来解析,而NP1+Vi+NP2结构的句法衍生过程则可用低位增元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能”、”可”、“欲”、“敢”等词的用法,对《左传》一书作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这些词被人们认为是助动词,其语法功能是帮助动词的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它们也是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基本属性;因为是表示“能愿”的动词,它们还必然地、经常地以动词或动宾词组作宾语,这是和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的特殊双宾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的一般双宾语结构的特点是述语动词和双宾语都有施事和受事关系,而特殊双宾语结构中述语动词和两个宾语的语义关系并不都是施受关系,两个宾语中,只有一个受事宾语,另一个是当事实语,有时甚至述语和两个宾语都没有施受关系,两个宾语一个是施事宾语另一个是当事宾语,特殊双宾语结构可以分为为动类,使动类和处置类。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赵元任先生被认为是提出汉语"羡余"这一术语并对其研究的第一人.梳理1836至1968一百多年间部分有关汉语研究的中外文献发现,从德国传教士郭实腊、清代学者俞樾,到赵元任等10位中外学者都研究了汉语"羡余"现象,美国汉学家卢公明明确提出了"羡余"的早期汉语术语"饶足句色".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由词义重复、语义磨损、词汇双音化,结构融合等引起的"羡余",西方学者主要关注由音韵和谐、行文布局、区别同音词等引起的"羡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