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社会家庭传承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世代相传的主要方式,基于对其家庭传承模式特点的分析得出,古代社会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文化传承.要使传统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实现有效传承,就既要兼顾其核心技艺,又要兼顾技艺所承载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2.
童奚 《阅读》2014,(6):F0003-F0003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聚居着十多个民族,其中,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是风景旅游圣地,是中国保存的唯一一块热带森林区。西双版纳气候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华宁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至今该县有据可考的烧窑历史已达600多年。华宁深厚的历史积淀、兼收并蓄的传统滋养了华宁陶顽强的生命力。在经历文革和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华宁陶目前正迎来全新的旅程。目前,华宁拥有10余个制陶企业和制陶作坊,从业人员有1000余人。华宁陶器因为质地纯净细腻、坚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制伞技艺凝聚着傣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傣族社会文化的客观反映,我们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保护,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们应该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介于北纬23°39″—24°27′、东经107°17″—102°36″之间。全县总面积4223平方公里,1988年度人口共有242111人。其中,境内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傣族,人口为381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8%,他们大致分布在境内的元江河谷一带。在新平县内的傣族属于傣雅支系,统称花腰傣。有傣雅、傣卡、傣洒、傣各折四种不同的自称。他们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傣那方言相近,各地语言相通,只是语音稍有差别,而且他们都没有文字。既然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同源,那么,他们以前怎样隔离分居而在新平境内繁衍至今呢?他们的生活习俗是否与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相同呢?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傣族园是具有典型的傣族传统景观的村寨,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建设而形成的旅游景区。傣族园村寨景观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但在景观建设中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花腰傣在制陶过程中延用的仍然是古老和原始的制陶技术,这一点仅从工艺就能看出来。云南省新平县嘎洒镇土锅寨的制陶艺人一般只要经过取土、晒土、筛土、和泥、制坯、凉晒、烧制等几道工序,就能把普通的粘土变成精美而实用的陶器。首先是取土,在田间地头取到粘性好的泥土,运回来晒干。再用传统的脚碓反复舂,用筛子慢慢筛出细土,把细土加水来和成泥,和泥的时候还得羼入一定比例的沙  相似文献   

8.
傣族的竹楼住房历史悠久。傣族人民利用当地树种丰富的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用材经验。其经验大体归纳为:选材考究,伐木适时,浸泡处理,石垫烟熏,从而大大延长了木材的使用时间。西双版纳诸多自然灾害,水灾为首。傣家竹楼——传统干栏式住房具有卓越的抗洪功能,竹楼的建筑形式,正是傣族先民长期与洪水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大地区的傣族,在文化上同时接受着佛教与儒家文化,它们共同对这一地区发生了重大影响.探索两种文化在这一地区交融并行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傣族的两大聚居地,一是滇南的西双版纳,再就是滇西的德宏地区。德宏地区的傣族,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方面有一些不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特点。 德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形成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从永昌郡经德宏,再经缅甸至印度的。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宏地区与内地的交往,联系十分频繁。大量的汉族群众迁入该地区,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入。与此同时,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大批商人不断经过德宏而来往于内地和东南亚之间。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中的道德观念是在傣族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由统治者所制定的占统治地位的法律和道德的意识形态,其中明显地渗融了汉文化的因素,但依然保持着傣族道德的独立特色,同汉族(儒家)道德理性截然不同,其伦理观在理论上从4个方面体现出它的重要特征1.伦理道德同其政治上的统治秩序相一致,本质上是伦理--政治规范;2.封建社会初期以道德习俗为基础建立的一套古朴法规是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法规既是道德秩序又是法律规范;3.其价值取向在社会个体上要求的是一种和顺型的人格模式;4.其哲学理性基础是外在的,而且是不自觉的,是隐在的和外在的超越价值本原,与汉族主流的自律伦理--心理模式相反.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西双版纳傣族自制州,位于云南省最南边陲,南与老挝、缅甸为邻,地理位置在N21°8’~22°36’,E99°55’~101°50’之间,总面积为19690平方公里。全州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亚洲大陆南延到中南半岛的过渡地带。由于西双版纳境内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它神奇、富饶和绚丽多姿的热带森林景观及生态环境,具有多种学科综合研究的价值,历来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所注视,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较好的一块宝  相似文献   

13.
德宏傣族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并有"家无家神,家不成家;寨无寨神,寨不成寨;勐无勐神,勐不成勐"之说,充分显示了其在傣族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傣族人虔诚地赕佛施舍修来世的同时,也在虔诚地祭祀祖先——家神、寨神、勐神。  相似文献   

14.
傣族谚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民族心理素质和语言风格,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傣族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珍贵资料。德宏傣族民间谚语作为一种传播傣族传统社会伦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民间语言精品,是傣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傣族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了解蕴含在德宏傣族谚语中许多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仅可以发扬和传承傣族优秀文化,而且可以为我们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稳定边疆提供有益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傣族除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南亚和南亚等世居地外,在美国也有少量分布。美国傣族大多是从我国经东南亚中转后抵达美国的移民,他们保留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但也在西方基督教社会中处于文化"孤岛"的境地。目前,国内傣学界对美国傣族的研究还处在空白阶段。国内傣学会要加强对美国傣族的联系和调研,帮助美国傣族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为对美国傣族的理论研究做好前瞻思考和学术准备。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东方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傣族民间文学是一颗璀灿夺目的珍珠,爱情叙事长诗<召树屯>更是傣族民间文学中的瑰宝.它用神话手法刻划英雄,用爱情为主线反映社会生活,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比中塑造人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造就了作品的不朽.  相似文献   

17.
傣族作家文学在傣族文学史上是处在边缘化上的,近代以来直到解放前,傣族出现由文献记载的作家及作品却是寥寥无几,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了一批作家和文学刊物及文学团体,这些作家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且视野也比较宽广,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及清新鲜明的民族风格,为傣族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对傣族近现代作家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呈现傣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孔雀舞作为傣族最具代表性、广泛性、群众性的舞蹈,一千多年前,就有着优美的传说。本文分析了傣族孔雀舞的传说,孔雀舞"三道弯"的舞姿造型,韧性的膝部起伏,柔软多样的手势,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等体态特质;阐述了孔雀舞中体现傣族真善美的审美价值,展现了傣族人民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对美丽、善良、智慧、文雅、自由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傣族服饰是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其独特的款式,尤其是女性的短衫和筒裙,从当地的动植物和建筑中模仿的花纹以及和当地雨林气候相得益彰的服饰颜色,既是傣族人民智慧的产物,而且蕴含着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暗含着傣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美学理念。傣族服饰以其特有的样式和亮丽的颜色为民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一笔。  相似文献   

20.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傣族民间文学最深层的思想根基,规范着各个时期各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和呈现方式.从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看,傣族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呈现为四个系列:神灵——生态原则的立法者与维护者;文化创始人——大自然奥秘的领悟者;极权人物——反生态者与破坏生态者;底层民众中的英雄——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拯救者.每个系列的人物形象不但在社会角色上属于同一类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承担着相似或相同的功能.在这些形象系列中,体现了傣族人民的生态理想、对生态破坏根源的思考及其生态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