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是目前我国哲学教科书在说明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关系时普遍所持的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的原理相矛盾 ,其论证方法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从理论上看 ,“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观点与矛盾的绝对性原理相悖   1 从矛盾的属性来看 ,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只要有矛盾就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种属性。也就是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与矛盾共存的。承认矛盾的绝对性 ,就得承认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有人说 :不能因为同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是对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翻两番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国21世纪的宏伟目标,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标准及重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富国强民、民族复兴、执政兴邦的核心命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个维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理解从自觉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立足新时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出的深度把握,更是彰显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迎接人类新文明提供多维支撑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6.
曹泳 《初中生辅导》2006,(20):56-58
我们目前所学过的物理量中,如长度、时间、体积、力等物理量都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同学们能较快地掌握.而速度、密度、功等物理量是人为总结自然规律而定义的,同学们较难掌握.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功".  相似文献   

7.
8.
9.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迈进的过渡时期.因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是就整个政治情况、整个经济情况和整个文化情况说来,却还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因此,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割裂开来,所以我们既可以称这个新生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说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前者是就其实质和未来前途而言的,后者是就其当时政权组成和经济基础而言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丽敏 《中学文科》2007,(8):111-112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理解规律这一概念,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在《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节提到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如何理解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呢?第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是由于土司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和民族国家的统一。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利用各少数民族的首领进行间接统治。土司可以世袭,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得到朝廷的批准。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和中东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建立省级行政机构的同时,根…  相似文献   

12.
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普遍认为"田园城市"是霍华德的代表思想,工业革命后西方城市出现的拥挤、污染、疫病流行等问题使"田园城市"理论应运而生。欧洲各地的试验多是袭"田园城市"之名,行"城郊居住区"之实。然而它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后来的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均承其衣钵,对中国的城市形态有巨大的影响。然而,真正读懂霍华德的不多。本文是作者在翻译E.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一书时所作的序言。时过七年,译者对霍华德以及他的"田园城市"的主张和抱负、对城市的论述仍不失精辟。经金先生同意,本刊编辑发表,为保证忠实原文的思想,基本未加改动,原标题为《译序》。  相似文献   

13.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商品的基本属性要进行详细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可以从其使用价值、价值和二者的关系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高一经济常识(人教版)对商品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老师在讲解时也这样分析:构成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凡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例如,没有经过劳动创造的自然物一阳光、空气等.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这样讲没有错,但不是很全面.当我们把高一经济常识上册学完了后,在复习商品的概念时,就应尽可能让学生全面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教育学话语中经常遇到的日常概念,对实践的混乱使用与表面理解正危及着对教育之实践特性的根本理解;教育学中的实践概念的意指与使用是有条件的,而非泛泛所指;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认识使我们有条件理解隐藏在这一概念背后的常为人忽视的内涵,这就是:教育学的实践概念只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即人与人关系及其意指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的实践;这种实践立足于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中介于社会关系的生产,归根于精神生产。只有在此意义上,实践概念才能具有教育学意义,教育理论中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张关系这一“戈耳曼之结”方能解开。  相似文献   

17.
18.
首先,我们要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语中的"教"与"好"作一个定义,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否则,没有一定的语境标准,只能造成公理婆理,自说自理,对此命题的议论也就会变成毫无意义。那么,"教"是什么样的意义呢?"教",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训导,指德育方面的;也可以是老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指智育方面的。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兼而有之,还是侧重哪个方面呢?我觉得这方面问题不是很大。而"好",本来就是一个有比较才有意义的词。在这儿也可能有两个意义,一是最好的或比大多数人要好些,能"出人头地"的,即跟别人比,"横向比"的;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即跟自己的以前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以人为本的内涵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3月25日召开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准确理解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问题各抒所见。现将发言内容综述如下。关于以人为本的内涵,学者们提出,关键是对“人”和“本”究竟如何理解。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人”(hum an being),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人人”(everybody);另外一层含义是指人民(people),这是主要的。只有从肯定第一层含义深入到肯定第二层含义,才能对“…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9页《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二段有这样一个句子:“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课文下方对“大人故嫌迟”的解释是这样的:“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大人,好像现在说的老人家,指婆婆。故,总是,老是。”笔者对这里“故”字的解释有些疑惑。在《古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1996)第104页“故”字有这样几条义项:“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原因,缘故。……④故意。《史记·陈涉世家》,‘广~数言欲之,忿恚(hui会)尉。’(广:舒。亡:逃亡。忿恚:使……愤怒。)成语有‘明知故犯’。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