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岗位上工作表现、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会影响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比较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概念特点和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学校事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社会、制度、家庭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结合当前实际,从社会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学校出台措施支持辅导员工作,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方面,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工作特性,教师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而其中辅导员则是特殊群体,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处理学生各类琐事,如果长时间处于繁杂工作之中,就会引起精力衰竭,以及对工作热情的耗尽,最终会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本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是助人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文章主要从生理、心理、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辅导员自我倦怠的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工作、个人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有效帮助辅导员干预并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4.
林红 《高教论坛》2013,(5):87-89
在概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综合表现的基础上,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方面探究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指出"倦而不怠"对于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并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个体视阈提出塑造合理信念、练就工作艺术和走专业化道路三项自我干预措施,达到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唐德斌  王孝红 《教师》2013,(8):107-108
由于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主要分析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学生以及辅导员自身的消极影响,从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健全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激励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来探析,提出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国外学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英文文献,梳理了学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且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预测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研究还显示,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与高负荷工作量显著相关,高效的辅导技能不仅可以提升辅导员的个人成就感,还可以减少辅导员去人格化。此外,研究发现那些获得社会支持的辅导员具有更积极的职业态度,对较少学生提供服务的辅导员倾向于较低的倦怠感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为辅导员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提升辅导员对工作的认知水平等方面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等三个方面.高学历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自尊、较强的成就动机、对自我价值感要求较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心理原因是违背真实职业动机、缺乏身份认同感、工作成就感降低、个人危机感增强.  相似文献   

8.
赖春艳 《考试周刊》2013,(87):157-157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和衰竭的状态.尤其高校辅导员更容易产生压力和倦怠.需要通过单位和辅导员的齐心协力来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应采用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使辅导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达到辅导员个人事业成功和高校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辅导员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是太严重,但是职业倦怠情况已经普遍存在,有58.4%的辅导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本文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着手,提出缓解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本土化中文版修订量表对全国391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以高校辅导员角色压力源、职业倦怠及其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得出:辅导员角色压力源一、三维度呈现中等偏下水平,但在性别、学历以及职称等方面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总体呈现中等偏上水平;辅导员角色压力源与其职业倦怠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减轻辅导员负担,辅导员个人应做好角色转换,社会应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成因与对策。心理咨询师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有: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心理咨询师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应对策略包括:培养咨询师的积极认知,寻求外部社会支持、补充技术资源、学会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上海市高校专职辅导员目前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效果四个维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带班学生人数不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各维度上的表现却有较大不同。不同性别的辅导员在工作环境、总体满足感上呈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辅导员社会认同呈显著性差异;带班学生人数差异,工作满意度在社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效果及总体满足感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We use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predictive nature of three facets of wellness (mindfulness, emotion regul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burnout in counselors-in-training (N = 136). The cognitive reappraisal construct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wellness predictor variate.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 training progra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counselor impairment presents a problem in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M. E. Young & G. W. Lambie, 2007). Wellness as a unifying philosophy in counselor education may be a way to prevent impairment and burnout in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Although counselor educators strive to promote a wellness philosophy in students, their efforts may be largely unsuccessfu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counselor education programs on counselor wellness by investigating broad trends in levels of wellness among students at 3 points in their training and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e of wellness in the training of today's counselors.  相似文献   

15.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职业经验将自我与社会要求逐渐融合,在职业中定位并承认其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及作用进行文献梳理,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行为方式认同,但在社会支持和职业情感等方面认同度较低。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高职教师的胜任力、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相应的变化。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状况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assessed counselor expectations of supervision and counselor burnout. A sample consisting of 120 members of the Orego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Association completed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 and the Counselor Supervision Inventory (CSI).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d a multicultural group experience on students' (N= 94)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cognitive maturity. Although no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mparison group participants, group therapeutic factors scores were predictiv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cognitive maturit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 educ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邹群  田铁杰 《教育科学》2012,28(1):71-74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探索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减轻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采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调查问卷对80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有50%的辅导员有着不同程度的倦怠表现,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辅导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χ2(1,80)=10.208,p<0.001),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倦怠的人数比例有上升趋势(χ2(1,80)=3.810,p>0.05),不同学历的辅导员,其职业倦怠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The COVID-19 pandemic brought disruption to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workloa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urrent study sampled 126 counselor educators about workloa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aculty workload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increased for counselor educators during the pandemic without adequate compensation or support.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营造者和传播者,其职业倦怠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广东省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提升辅导员积极体验能力、发掘辅导员积极人格特质、营造辅导员积极心理契约环境,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