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武 《武当》2004,(7):3-4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广东顺德均安上村。李小龙自幼好武,14岁拜在叶问师傅门下学习咏春拳,后兼习洪拳、白鹤拳、少林拳、潭腿等。但从他成年后定型的拳路来看,他精通掌握的传统武术当属咏春拳。李小龙17岁夺得香港校际拳击冠军,18岁移居美国后,  相似文献   

2.
李小龙曾教导他的一个学生:“你说你不长时间热身就踢不过头顶,但实际上踢那么高是否管用?你只要把到腰部高度的踢法练好就行了。踢过头顶多是用来表演的。……不要试图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做好你能做的每件事。尽管许多功夫家花很多时间去练习多种打击方法和动作,  相似文献   

3.
聂志刚 《武当》2003,(8):42-42
推手是大成拳的“七妙法门”之一,如果不进行这一环节的训练,就想具有较高层次的实作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成拳的推手较之八卦掌的推手和太极拳的推手,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所在。原则上讲,大成拳推手没有固定的招法和模式。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完全掌握大成拳推手的各个要领,又非一日之功。初  相似文献   

4.
张红 《精武》2007,(8):18-21
如果猝遇手持刀枪的歹徒袭击,刹那间进行防御是有难度的。因为当你第一时间面对真刀真枪时,你的背部还是会感觉到一丝凉气,那一刻也许会觉得死亡是如此之近。只有长久的训练才是值得信赖的。抵御棍棒的袭击与受到真刀真枪的袭击那绝对是不一样的。生活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是枪。当歹徒使用短棒、刀或者长棍时,很容易露出自己的目标,但是枪就不同了,哪怕一个扣动扳机的小小动作,都不会引起你的注意,这就是枪的可怕之处。李小龙表示,很多技巧都可以抵御武装歹徒,但是他,他自已经常强调说,"与持有武器的歹徒对抗无疑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请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5.
张红 《精武》2007,(5):6-6
在截拳道的功夫中,低位踢腿的入门非常重要。训练时,踢得高是很容易的,但在实际格斗中却是高不过腰部的,其实,快速出高腿更难一些,这种突然一击,很容易使自己受到攻击,失去平衡。踢腿也需要手的相应帮助(例如简单的,直接的、没有修饰的或者不失时机的以  相似文献   

6.
1.预备势:甲乙(白衣为甲,黑衣为乙。下同)相对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两腿外侧,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对方。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微内收.舒胸展背,敛臀收腹,呼吸自然。接着甲乙两手握拳前平举,以拳面接触为准。(图1)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推手     
扈广平 《武当》2003,(8):20-20
拳架与推手 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拳架要经得起推手的检验,也是调校拳架的一种方法。太极拳能否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奇妙境界,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己知彼。习拳架是为了求得知己的功夫,习推手是为了求得知人的功夫。能知己,才能知彼。推手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浩若银汉的国际收藏业中.有一颗璀璨的武术之星——这就是“李小龙收藏”:美籍华人秦杰夫先生是全美最大的“李小龙纪念品收藏之王”.他从1972年起系统搜集有关李小龙的图书、画报、杂志、海报、图片、电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光盘、纪念章、硬币、邮票、玩偶、钥匙链、服装、武器等(包括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一代宗师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旅居美国十二年,创立截拳道、驰名武坛,但生平所收弟子并不多,门徒中真正出类拔萃者不过区区数人。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凡事追求完美的李小龙,对前来求学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淘汰了一批他认为不合要求或不合练武的人。李小龙很注重学生的素质,更不提倡搞商业化的截拳道,因此极少数接受李小龙亲自指导者,便成为其门下弟子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10.
很少有人能够比黄锦铭更加了解李小龙后期的武术发展了,他对李小龙后期的技术训练和教学方式颇有见地,他现在仍在不断地传授他从李小龙那里学来的技术。做为李小龙的朋友和训练伙伴,他在这位伟大的武术家那里得到了许多的格斗技巧和哲学思想,而这些是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在下面这篇文章里,他向大家解释了,如果李小龙现在还活着的话,会在个人训练和对武术的整体看法上有哪些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踢打摔拿无所不用的综合格斗竞技,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擂台竞技的主流,关于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和MMA(Mixcd Martial Arts英文简称,即综合格斗)的专业探讨,也毫无疑问已经在国际武坛牢牢占据话语权。而由此上溯,国际武坛权威人士无不将今日世界综合格斗的先驱性思想指引和实践启蒙,归功于李小龙。  相似文献   

12.
王迎峰 《精武》2007,(12):59-59
推手是为了训练懂劲和"化中打,打中化"技击方法。推手不外乎两种情况,进攻与防守。得势而进,势去而守,守而不利则退。在何种情况下进,怎么进?何时退,又如何退?这是非常关键的。进攻不好等于"羊入虎口",退而失势便成为"虎扑羔羊"。  相似文献   

13.
1967年上半年,李小龙在洛杉矶的唐人街开了一间武馆。李恺和杰瑞·泡提特是最早报名参加该武馆的,并被李小龙选入家庭小班接受训练,同时参加小班训练的还包括丹·伊鲁山度、史蒂夫·戈尔登、鲍勃·布莱默和皮特·杰克伯。此家庭小班训练人员很幸运,除参加振藩国术馆的公开训练外,每周还有两次私下接受李小龙教导的机会(周三晚在李小龙家中,周六早上在唐人街闭门授课)。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今天,参加小班的成员各奔东西。李恺在一个实验室担任工程师,研究太穿梭工程(译者注:现已退休,以研讨会形式教授太极拳与截拳道),空闲时在帕萨德纳城市学院教太极拳。在逃避众人目光蛰伏许多年后,杰瑞·泡提特重出江湖,开始传授截拳道。最近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进行小班教学(译者注:杰瑞常年在美国《功夫精深》杂志开办截拳道专栏)。现在,李恺和杰瑞·泡提特重新聚在一起,回忆往昔。  相似文献   

14.
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与自卫的习武宗旨,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武术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术都可以发掘进入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中。  相似文献   

15.
严昭法 《武当》2005,(2):15-15
推手又名搭手、挤手、打手,是彼我近身训练太极拳用招的方法。本文仅讲“棚、捋、挤、按”四正手定步推手技法。棚、捋、挤、按四个要点,即沾、粘、连、随。提高拔上为之沾,我正人背为之粘,知己知彼为之连,舍己从人为之随。  相似文献   

16.
论李小龙的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李小龙武术的研究、分析和归纳出其武术思想:敢于武术实践,善于发现问题,追求武术的本质;博采众长,知己知彼,攻守均衡;深刻理解搏击理论,不疲践行;武术与哲学的统一;积极传播,放眼世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7.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18.
李运 《精武》2007,(4):6-8
李运常说:我真希望在我21岁时就已接受李小龙的指导,但事实上我比李小龙大了二十多岁,因此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虽然我学习的较晚,但总比没有学习咏春拳要好得多。李运192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李运对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体操、举重和角力。1932年,他代表奥克兰市的青年会举重队参加比赛,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北加州举重记录。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拳击选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李运应征入伍,在夏威夷的海岸基地服役,并开始学习柔道。1962年,李运回到旧金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搏击功夫。1965年,李运结识了李小龙,并改练咏春拳及截拳道。李小龙的弟子中只有三个人是李小龙亲自训练的,李运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自李小龙所写的许多截拳道随笔中的一篇。这些随笔(李小龙计划完成一篇题为《从传统功夫中解放自己》的文章,而这些随笔中的大部分构成了该文的草稿)蕴涵着对于截拳道非凡深刻的洞察。所有这些草稿都已被收入一本新书:《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该书作为深受专业赞誉的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的第六册,由波士顿的查尔斯·E·图特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20.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