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武》2007,(2):I0002-I0002
冯志强先生于1928年出生干河北省束鹿县和睦井乡。冯家是束鹿有名的武术世家。冯志强先生的曾祖父冯老梅擅长武术,是清末武举。冯志强受其曾祖父熏陶,从小喜欢武术。他8岁时随族舅王云先生练习“少林童子桩功”,为日后习武练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冯志强12岁进京学手艺谋生,  相似文献   

2.
耕夫 《精武》2007,(2):52-52
冯志强,河北束鹿人,1928年生。自幼习少林桩功和达摩易筋经,其后几易师门,学习心意拳及通臂拳。1951年后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习练太极拳和推手,深得陈先生之真传,精研太极拳之理法,几十年勤练不辍,尤精于推手技法之运用。  相似文献   

3.
《精武》2010,(4):I0002-I0002
冯志强老师是当代中国著名武术家、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和心意混元太极拳鼻祖。现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北京志强武馆馆长,兼任国内外众多武术团体的名誉会长、顾问或总教练。  相似文献   

4.
武宣 《武当》2013,(5):5-5
2013年清明节期间,北京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相关领导及部分会员集体前往万安公墓,举行祭拜仪式,为仙逝近一年的一代武林泰斗冯志强大师扫墓。参加祭拜扫墓仪式的有北京武协副主席王洪恩,和北京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顾问谢志根先生,副会长王行洪先生、王黛丽女士等人。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6日,应美国国家武术总会会长吴廷贵邀请,我和先生——陈氏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结伴,由北京机场出发.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始了我们为期两个多月的太极传情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于志钧 《武当》2000,(10):36-39
颜紫元先生在《武当》2000年7期发表题为《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之二)》一文,极力贬低武术老前辈,尤以对我的老师吴图南先生多有诽议。吴图南先生早已辞世,作为弟子,有义务澄清颜文的诽议。  相似文献   

7.
潘国忠 《武当》2006,(6):17-17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 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和自己长期地看书,对各式太极拳有一点了解。在2002年5月份,由于我突然消瘦,经检查发现在肝区有一个11.5×10×8.5公分的巨型肿块,病理检查确定为原发性晚期恶性肝癌。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我做了右肝叶和右下肺的切除手术,手术后马上出现癌细胞转移,同时就开始了相应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玉林 《武当》2001,(9):18-19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瑰宝,影响遍及海内外。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武术名家。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禹廷(1887-1982)先生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杨禹廷先生毕生致力武学,武功精湛,武德堪为大家风范,为武林同道景仰。杨鑫荣老师系杨禹廷先生长孙,自少年时起即随祖父学练拳械,深受杨老精湛武艺的熏陶,尽得杨老追求武术至高至精至妙之境界。杨禹廷先生仙逝后,杨鑫荣老师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淡泊名利,潜心研习拳艺,笃行不倦,敢于突破成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武学方面造诣颇深。杨鑫荣老师虽未正式收徒,但他一直注重培养武学后进,分文不取。以高尚的武德、绝妙的中华武功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并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捷径的教学效果,吸引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9.
采访马雷先生,是在四月的一个春雨潇潇的日子里。北京的四月,桃红柳绿,草色青青,如烟似雾的春雨笼罩着街道、高楼,春雨中是川流不息的滚滚车流……在这样一个惹人伤感的春日里,马雷先生回忆起了自己的父亲——武术名家、螳螂拳传人马汉清先生。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5日,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太极拳名家杨振铎老师的80寿辰。在这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里,作为先生身边的一名弟子,几十年来或亲历、或耳闻目睹先生的往事,恍如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石月明 《中华武术》2002,(10):24-25
梅兰芳是国际顶尖级艺术大师。傅钟文老师一次在朋友家里遇到了梅兰芳先生,梅先生向傅老师说起一件事。梅先生曾向杨澄甫老师学过太极剑,《霸王别姬》这出戏中的剑舞就是根据杨老师的太极剑创编出来的,这说明文化艺术在很多领域里是相通的,文艺、武艺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太极拳老师石明因病于2000年4月18日与世长辞,终年61岁。  相似文献   

13.
朱道琼 《武当》2001,(9):60-61
当代著名太极拳家刘会峙先生,是张三丰太极拳一代传人,他不仅全盘继承了老师口传心授的秘诀,是养生健身的极大受益者。也是武当拳法的积极耕耘者。笔者与其交往有年,深深倾慕其德技,故作侧记,以表真情。  相似文献   

14.
武当简讯     
李峻 《武当》2005,(2):65-65
2004年9月22日至10月8日,河北永年武式太极拳第5代传人孙建国应台州临海武界朋友的邀请,前往临海进行了为期半月的传拳授艺活动。孙先生此次临海之行,终使武式太极拳落户临海,也为2005年组建临海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2,(12):19-19
釜山亚运会乒乓球比赛期间,中国乒协主席、本刊主编徐寅生建议记者采访一下韩国乒乓球界元老、曾率领韩国女队夺取第32届世乒赛团体冠军的千荣石先生。由于千先生与日本蝴蝶公司有商业往来,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记者就请曾在日本打过球的李惠芬临时客串翻译。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5,(1):19-19
“北京市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庆祝成立二十周年暨李秉慈老师新著出版发布会”,于2004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总工会礼堂隆重举行。共有三百多人参加了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十年多来太极拳加快了向世界传播的步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太极拳在世界各国的开展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中韩两国地理邻近,文化相同,历史渊源较深.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大家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近年来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增加,太极拳爱好者越来越多,促使韩国民众对太极拳运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李杰先生既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位经济专家,拥有高级经济师的头衔,曾获全国“优秀体育企业家”称号。北京中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给武术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武术产业将何去何从?为此,记者采访了李杰先生。李杰就中国武术如何抓住机遇、构建武术产业新格局和友展思路进行了一番畅谈。  相似文献   

19.
穿过北京站前繁华的大街,觅小巷,转胡同,来到一幽静,洁净的四合小院,陆游的诗句油然涌上心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是朝卖杏花。”吴式太极拳大师李秉慈先生就住在这闹市中僻静的小院。  相似文献   

20.
认识卡力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是2002年4月,来自世界各地的意拳爱好者云集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参加“意拳大师姚宗勋先生诞辰85周年纪念大会”。会后,经姚承光老师介绍,笔者有幸认识了卡力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