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侯转运  艾光明 《武当》2006,(11):18-20
推手也叫搭手、打手、込手、转圈等等。太极经典《打手歌》曰:“?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或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这些都是对于太极推  相似文献   

2.
3.
薛圣东 《武当》2004,(7):18-19
赵堡太极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各代传人对太极拳理的理解或有差异,因而所练赵堡架也是风格各异,大小高低快慢不一。在整个拳系中共传有十五种拳架,即大架、小架、代理架、腾挪架、领落架、功夫架、内功慢架、走架、车轮架、呼雷架、跳架、跟头棍架、飞架、溜架。  相似文献   

4.
戚建海 《武当》2005,(9):10-12
是赵堡太极流传早,还是和式太极产生早?和式太极拳能否完全可以取代赵堡太极拳?要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赵堡太极拳源流史说起。  相似文献   

5.
王玮 《武当》2005,(9):13-14
一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源于元明时期武当道家张三丰真人的太极内丹养生修持文化体系,后流传河南温县赵堡,经过四百余年,历代热爱太极拳知识的赵堡传人身练体悟,不断实践与总结,继承发展到今天,形成一套地道传统的,能动、能行、能用的,具有卫生、养生作用并可防身的内外兼修功法。武当赵堡太极拳契合传统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历代修炼者从认识阴阳契入修炼本质,以现实的  相似文献   

6.
林泉宝  刘绍霓 《精武》2003,(4):22-23
通过“金丝缠腕”的听劲练习,更进一步理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因其走圈小、路线近,技术要求比一般拳种要高得多,需要高度灵敏,也就是我们说的“听劲”.能“听”才能“懂”,由慢擒慢拿到快速擒拿,逐渐演变为闪电般的拿法。有人说太极拳不能打人,其实这是误解,太极拳在技击上有其独特的技能,只是近代人以养生保健之内修为主,而对太极拳的技击法少有人问津。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李光富 《武当》2006,(3):13-14
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武当赵堡太极拳,从创立发展到现在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以道教教理为指导,以武当道教张三丰祖师为宗师,以武当山内家养生功夫理论为行为规范的武术流派。元末明初的高道张三丰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张三丰,又名张邋  相似文献   

8.
郑钧 《武当》2000,(9):18-18
习拳习道,理义须明。功不间断,其艺乃精。  相似文献   

9.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赵堡太极拳和其它几个主要太极拳种一样,有它鲜明的特点和独到的要求。概述了赵堡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和练习要求。  相似文献   

10.
洪浩 《中华武术》2007,(1):10-11
2006年的冬天姗姗来迟。飘飘扬扬的雪花尚未将大地披上银装,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冬雨。坐在开往太极故里的汽车上,望着窗外的雨景,忆起自己的太极生涯。我出生在豫西小城,但祖籍却在武术之乡登封,家庭素有习武传统。幼年时代,在《少林寺》电影掀起的武术热潮中,跟随兄长习练少林武术;考入河南大学,又主修了长拳。大学期间,因为好奇,在同班  相似文献   

11.
潘国忠 《武当》2006,(6):17-17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 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和自己长期地看书,对各式太极拳有一点了解。在2002年5月份,由于我突然消瘦,经检查发现在肝区有一个11.5×10×8.5公分的巨型肿块,病理检查确定为原发性晚期恶性肝癌。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我做了右肝叶和右下肺的切除手术,手术后马上出现癌细胞转移,同时就开始了相应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谭大江 《武当》2005,(9):5-6
2005年5月21日至23日, “05华亚杯杨式太极拳西安国际邀请赛”暨“杨式太极拳名家座谈会”在西安隆重举行,笔者荣幸被邀参加盛会。会中,路迪民先生带天津喻承镛先生来访,不经意间,喻先生向我们披露出了赵堡太极拳古传一支新信息。喻老师的赵堡太极拳是他于上世纪60年代调新疆工作后,在同  相似文献   

14.
王智毅 《武当》2007,(7):17-20
前言笔者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酷爱武术,9岁时即随伯父习练武当功夫及“分筋挫骨、正骨闭脉”之法。成年  相似文献   

15.
王冠 《武当》2005,(9):21-21
近年来,在上海的徐家汇公园、交通大学、莘庄等地,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年轻人在演练一种以往沪上非常罕见的拳术。根据练习者柔和缓慢的姿态,对武术略知一二的人大致能够判断出这是一种内家拳。仔细探究一下,演练者会自豪地告诉你: “我们练的是武当赵堡太极拳。”该拳之所以能够越来越经常地进入上海人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6.
赵堡太极拳     
关荣光 《精武》2010,(8):15-15
赵堡太极拳源于16世纪前的赵堡镇,此镇位于河南温县东。传说战国时赵兵曾屯兵于此,故名“赵堡”。 赵堡太极拳是以儒家为理论骨架的太极拳流派。清朝末叶,赵堡太极拳宗承和兆元先生(1810~1890年)以儒文化,易经、中庸和理学充实其拳艺理论,其思冥想,饶有哲理丰采。开创太极拳代理架之先河而名扬海内。  相似文献   

17.
陈志生 《武当》2007,(6):37-37
自古以来,素有十二朝古都之称的西安市,习武之风颇盛,各路武林豪杰云集西安,武术人才辈出,代代相传。彭文就是其中著名的太极拳技击家之一。他潜心钻研太极拳功夫,远赴海外积极推广武当赵堡太极拳,为光大中华武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罗名花 《武当》2003,(1):29-31
前言陈式新架太极拳说,始于唐豪先生。1930年,他在陈氏族人陈子明的陪同下去陈家沟访问,撰写了“太极拳的发展及其源流”一文。其中讲:陈沟新架十三势的编者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他和陈长兴同辈。  相似文献   

19.
林泉宝 《武当》2003,(7):15-15
推手技法,是武当赵堡太极之中层功夫。推手古代叫“擖手”,或者叫“打手”或“搭手”,它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太极拳的拳架不但具有养生的作用,又是技击实践运用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拳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基本方法,以沾连粘随为太极拳之技巧,并以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之原则,来探索对方的动向、虚实,  相似文献   

20.
白水 《武当》2004,(7):62-62
过去,上海市各地和其它习武地区很少有过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身影。在六七十年代,有一位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即西北三杰郑伯英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杨帮泰先生,当初也是唯一在上海教授过赵堡太极拳的老师,但所教弟子为数不多。第二位是林泉宝先生,他也是赵堡太极拳的第十一代传人,是西北三杰郑悟清、侯春秀先生之门下弟子,八九十年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