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概念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武术的概念问题是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武术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的武术概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武术的本质属性和种属关系,将武术的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练习内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追求个人安全和保卫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传承的个人军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张雷 《中华武术》2002,(11):61-61
我是一个多病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有一点积极进取的思想,整天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中。疾病的折磨,使我的家庭经济入不敷出,我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家人的心上蒙了痛苦、忧愁的阴影。因此,我曾有一死了之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日子。这一天,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守在电视机旁。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我的热血沸腾了。我禁不住跑到阳台上高声呼喊:“我们赢了!中华武术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4.
张伟 《精武》2009,(7):70-70
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和生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伴随着国家战乱孕育而生的产物,是一种强体抗敌的搏击之术,它的本质就是搏击,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被世界人民所青睐。  相似文献   

5.
于志钧 《武当》2003,(3):29-31
一、是个人攻讦,还是原则性争论 2001年《武当》7、9两期连续刊载周伟良先生的文章“这是学术讨论吗?——简析于志钧对拙著的三篇评论文章”,说我对周先生的文章“断章取义”,“撒泼中伤”。周先生把关于中国武  相似文献   

6.
名震世界的截拳道创始人、“功夫之王”李小龙,不但拥有超卓的武道造诣、深厚的哲学修养,更拥有着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蹲墙功精解     
李学良 《武当》2007,(7):48-49
近一段时间,蹲墙功以其法简效宏再次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首选的武功修炼及养生方式。但是敝人发现不少练此功的朋友并未收  相似文献   

8.
沧州,濒临渤海,自古荒凉贫瘠。从燕国至明清,很多王朝都建都于幽燕,沧州于是因其地势险要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诸侯相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历经战乱磨难的老百姓就意识到,只有武艺在身,才可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9.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促进友谊等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因此,举办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树立武术大使形象,势必在全世界范围内,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参与这项活动,为弘扬民族文化,开展全民健身推波助澜,并成为武术项目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前奏曲。 一 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成为武术发展史上新篇章 中华武术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武术形象大赛的举办却是史无前例,为古老的传统体育注入了时代的气息,使这项有着深厚底蕴的群众运动,更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无疑是武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具有  相似文献   

11.
费华 《武当》2004,(11):34-34
武当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武当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武当武术既具有前景广阔的产业开发价值,又是武当旅游经济最生动形象,最炫人眼目的卖点,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武当武术,以满足人们身心健康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武当山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现在竞技武术关键症结就是缺乏武术的“真”。“真”是武术的生命线,是武术的本源。武术的“真”需要在技击中去追求,需要在实践当中去体现。由此,改变现在的武术竞赛模式,会使武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再次焕发青春。  相似文献   

13.
我是贵刊订户,也是一名武术爱好者,练武时间虽不长,但有不少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我不懂武术,上辈也没有会武术的。可我有一个女儿,因为练武术出了名。  相似文献   

15.
靳爱祥 《精武》2007,(11):12-15
武艺的高度应是建立在拳学家的品德上、悟性上、学养上,而非建立在拳学家们所继承的“优秀”拳种上。卢忠仁先生答《精武》编者问的系列文章,包括了这位高龄武术家八十多年武术生涯的远大抱负和谦虚精神,不仅是他实践自己武学理想的结果,也是他将传统武术技法大量转化为科学语言的一个成功典范。是一份总结性的答卷。其中卢先生对卢氏结构曲折的历史有生动的叙述和精辟的解释,对享有盛誉的津门宋氏形意以及“阴阳八盘掌”与萧氏八卦掌的纠葛也毫无保留地表达了真实的见解和客观分析。“进山先问路”,求取武学的真谛亦然,卢先生及弟子们所走过的武术道路,为后来者揭示了武艺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门径,更为武术人才的成长探索了前进的道路方向,读者朋友若能放下门户之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来看卢氏结构,相信是可以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来。  相似文献   

16.
朱宝德 《精武》2004,(12):52-53
切磋见真功 2004年1月4日上午,自由选择对手切磋武艺的项目开始了。上午10时整,哥伦比亚武馆馆长马德洛夫与我下场切磋。马德洛夫现年45岁,身高1.75米,曾获得欧洲自由搏击冠军,习武已有25年历史,曾练过拳击、日本空手道、自由搏击、截拳道,后又向苏昱彰学过八  相似文献   

17.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当下散打运动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为出发点,论述当下散打运动文化内涵对于该项目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散打的文化内涵是散打运动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根本、散打文化内涵是使其独立于其他格斗术之外的根本、散打文化内涵是保证其不脱离中华武术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千里寻师     
宋和平 《中华武术》2002,(10):33-33
我从小便喜爱祖国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对武术更是情有独钟。总感觉武术很神秘,令人神往。十四五岁开始学一些套路,认为套路为技击招数的组合,但一经实战,却难以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改学少林短打拳,亦称六门短打拳。  相似文献   

20.
高於茂 《中华武术》2002,(11):61-61
每看到新的一期《中华武术》,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30年前,我在北京体育学院读书,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武术资料的缺乏。为了寻求资料,我将体院图书馆翻了个遍,遇到武术方面的资料,就如饥似渴地摘抄下来,足足抄了4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