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2.
戳脚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法,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要求腿脚练得像手臂一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在技击攻防时要求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上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戳脚谚语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踢人”、“手出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相似文献   

3.
第一卷习武总论壹拳者,搏击之术也,古今中外皆有之。其不外乎拳打、脚踢、身击、擒拿、摔跌也,以致人伤为目的。贰搏击者,以最小之代价,取得最大之效果也。胜人  相似文献   

4.
武兵 《武当》2003,(1):37-39
弹腿连拳古朴实用,结构严谨,左右对称,讲究收则缩,放则伸,刚发柔变,拳脚并用,功在于内,形领于外,含虚抱气,气意相容,身法传神,威而不猛,柔而有力。在功法训练中,特别重视下盘功夫,即支撑腿的稳定性。起脚一般不过裆位,支撑腿屈膝,抬腿如风,落地如钉。正如拳谚所说,“拳打三分,脚踢七  相似文献   

5.
李晓飞 《精武》2006,(5):57-57
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拳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讲,身体素质包括柔韧、力量、速度、耐力四方面。虽说是相对独立,但相互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和相互影响。柔韧性如果发展好了,可以增强腿的力量,反之,也能削弱腿的力量。因此,在这里重点谈一下柔韧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动作名称第一段 1、虚步双压拳 七星跨虎双压拳 2、后蹶脚按掌 鹰旋回首左右按 3、苍螂步戳蹬碾苍螂闪身戳蹬碾 4、乌龙纹柱乌龙绞柱就地缠 5、跳跃双扑掌狸猫捉鼠双扑爪 6、分手下踩野马分鬃迎风踩 7、横裆步双抱拳双臂枪行虎抱锤 8、左右脚冲劈拳左右戳脚进枪背 9、抢背旋风脚急地蹬科空中雷 10、卧身铲腿落地卧牛右铲腿第二段 11、乌龙绞柱乌龙纹柱迎身起 12、前后扫腿猛虎打旋扫铁尾 13、圈锤拐肘弓步冲拳圈锤拐财弓步拳 14、左右冲拳斜飞脚 拳打连环斜飞腿 15、扁踹卧牛腿回身扁踹卧牛势 16、鲤鱼跳涟鲤鱼跳连…  相似文献   

7.
练腿需得法     
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拳谚说“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训练时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祝大彤 《武当》2001,(9):16-16
太极拳技艺讲究手、眼、身、步、心、神、气、意四法四功。步即脚,这是拳之根本。以吴式杨禹廷83式太极拳为例,83式拳由326个动作组成,其中有163个阴动,163个阳动。一套拳练下来,326个阴阳变化,在脚下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实脚为阳,为重心脚;虚脚为阴,为非重心脚。如何操作呢?即实脚要实足,以支撑全身的重量;虚脚要虚净,须净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相似文献   

9.
赵祯永  王建民 《精武》2009,(6):30-31
钻拳是大成拳五行拳打法之一。因其运拳为螺旋上行,又如海中巨浪钻向空中,故名钻拳。 钻拳在操练时,两手皆握成空拳,其行拳路线为前手小臂横置向上推撞,后手如钻头一般拧转向上。大成拳要求整体发力,所以做钻拳时,要考察脚下是否先行启动,两手上行时两脚要向下踩蹬,手脚形成二争力。做钻拳时,前手是起辅助作用的,小臂横置向上,一为磕撞对方击来之拳掌,反击其进攻,二为护住头部,加强自己中线的防守。也就是说.做钻拳时,  相似文献   

10.
亲嘴摸乳是性生活的前奏。心意拳把打人比作亲嘴,一语道破了交手法的天机:若想克敌,先近敌身。近身靠步法,步法即腿法,也就是拳经所说的“打人如走路”。“打人如走路”换种说法即是“手打三分脚打七”之意。今人不知底蕴,只注重以手法体现心意拳技法,已与“冲而用之或不盈”的自然大道大相径庭了。所以由这两句拳谚的内涵,便可了解原传心意六合拳的练用标准与“拳无拳来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观点的妙义玄言了。  相似文献   

11.
吴冲锋 《精武》2009,(8):20-25
武当玄真拳十脚实用制敌术是武当玄真拳的基本脚法,动作朴实无华,易学易练,实用性强,便于近身搏击。武当玄真拳在实战制敌中往往是先手后脚,手脚并用,手封门户控制敌手,脚隐于手下攻敌不备,起脚于敌失势之时,落脚于敌要害之处,从而克敌制胜。现从武当玄真拳的脚法中精选出尖肋脚、通肚脚、窝心脚、偷阴脚、摆莲脚、后撩脚、里合脚、勾踹脚、窝肚脚、破裆脚等十种基本脚法运用于实战攻防之中,并以手法设空诱敌,控制敌手,为出脚踢击敌要害空位创造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贺春林  贺婧 《中华武术》2007,(12):26-27
歹徒实施侵害时,从背后搂抓很容易得手。当然有很多防卫制敌方法。现介绍一组秘宗拳回身脚、返身捶、扑面手、顶裆膝、勾腿跌防卫制敌技法,谨供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戳脚八母腿     
张洪国  杜新春 《武当》2007,(8):34-36
《戳脚拳论·腿有八法说》云:腿法练好,五行则顺,六合则对……腿法有八,即提腿,圈腿,掀腿,点腿,摆腿,插腿,踢腿,蹬腿。《戳脚拳论·练拳秘钥》曰:拳者,权也——万不可泥于死手,而又不可擅离老母。何则?盖拳中之变化无穷,千变万化须由母生。戳脚的腿法丰富,招式数以百计,但均由以上八种基本腿法衍生而来。故,此八种基本腿法又被称为"戳脚八母腿"。  相似文献   

14.
心光笔记     
李虎 《精武》2010,(5):66-66
以嘴领手,以手领身,以身领腿。最后以身领头、手、脚等五腕。所谓夺中者,即挂拨敌我双方中间之竖线,敌身如横竖两张弓,这一竖线似贴在敌身上的竖弓之弦,敌无活动空间,而我却处处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5.
雪夜 《精武》2004,(10):33-35
腿法作为一种攻击距离长、力量大的格斗技术,在各种技击术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拳谚"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都强调了腿法的重要性。截拳道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武技,强调攻击性,对腿法的训练有独到的方法。笔者在此根据截拳道基本功及自身修习所悟,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腿功训练法,供广大截拳道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流派繁多,各有所长。南方拳派精于拳法;北方拳派注重腿技,擅长以腿制胜、上下使招,要求“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发挥腿法放长击远的优势。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在此所述的教门弹腿套路即是北派武艺中运用腿法特点的基础套路之一。  相似文献   

17.
常慎君 《武当》2003,(8):43-43
武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在此介绍的强劲爆厉踢及爆炸拳,乃长白山武技之基础功,其法简效宏。通过短期刻苦训练,自然钢臂铁腿,拳出人倒,脚踢人飞。 强劲爆厉踢:在此仅介绍其中一势——倒拖犁功。  相似文献   

18.
戳脚     
戳脚:是以腿脚功夫为主的一种拳术。相传起于宋朝,盛于清末。戳脚侧重腿功、脚功,而且技法系统,享有“北腿”之誉。拳谚中说:“拳打三,脚打七”、“手似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是说腿脚在武术技击中极为重要。传说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中,武松就是使用戳脚中的玉环步、鸳鸯脚取胜的。戳脚流传至今有文、武趟子之分。戳脚的技术特点是:手脚并用,矫捷刚健,紧凑严密,灵活善变。以腿法见长。戳脚的套路在练  相似文献   

19.
51.摇龙归洞 依上势,身腰微动,左脚跟着地成二字钳阳马,右飘膀手沉肘起拳挂向木桩头部,左拜掌正护肋前(见图51)。 52.乌龙吐珠 依上势,身腰马稍右转,右挂拳化护掌留中,左拜掌变日字拳打在木桩的腮部(见图52)。 53.悬崖勒马 依上势,身腰马左转,收右脚成拍脚钳阳马;左拳顺势抓住木桩的左手,右护掌耕向木桩左手(见图53)。 54.双龙出海 依上势,身腰马右转成拍脚钳阳马,双手变双掌猛击木桩面部(见图54)。  相似文献   

20.
王军生  贺春林 《武当》2005,(10):38-40
传统擒臂手防身制敌术主要精选了武当拳中擒制性手法。擒臂手在实战制敌中主要运用缠丝劲和杠杆力原理,拧拉击打敌攻防手臂之腕、肘、肩等关节,将敌手臂拧伤,同时以滑蹬或勾翘脚抵绊敌邻近腿,用手、脚之反向合力或定轴旋转力制敌倒地而将敌擒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