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运动。套路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流派的拳、械套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套路一般分为: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套路3种。单练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对练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套路包括徒手、器械和徒手与器械。其基本特点是:融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台一,形神兼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鉴于武术套路项目的特点,其套路项目中各单项技术动作的训练过程如何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是武术专业教师或教练员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正>长拳是武术套路各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拳术套路,"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又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1]。规定套路长拳是由不同难度、数量、组别的规定动作组成,第一套规定长拳是为1989年第11届亚运会而创编,第二套规定长拳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创编,并作为第7届国际武术锦标赛的参赛项目之一。"为了更好地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遵循武术套路运动规律而集体创编的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丛书  相似文献   

3.
李春光 《武当》2012,(10):25-26
一、形意拳的有关常识(一)形意拳的习练内容:按先易后难的习练顺序有:1、养身功。2、拍打功。3、腰腿功。4、弹踢腿。5、三体桩。6、五行拳。7、十二形拳。8、徒手单练套路。9、器械单练套路。10、徒手对练套路。11、器械对练套路。12、十五处打法。13、七十二绝技。14、拳理拳法。15、气功。16、散手。(二)习练形意拳的基本条件:1、本人特别喜爱该拳种。2、四肢健全。3、骨骼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方法,挖掘整理山东省平阴县孔村太平拳的历史渊源与技术体系.太平拳由清康熙年间王氏高祖王翀宇所创,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较大拳种.太平拳主要包括: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实战技术、硬功功法、轻功功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在进行武术对练时要了解武术对练的基本概念,这对于他们掌握武术的精髓、提高武术修养是十分有益的。武术对练是在各种武术单练的基础上组成的套路练习,它包括踢、打、摔、拿、击、刺、劈、撩、砍、点、蹦等技击方法,由2人或3人进行。武术对练的作用在于使练习者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各种武术单练套路中的每个动作的技击意义,从而提高练习者对武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挖掘整理临清肘捶的渊源与技术体系.临清肘捶由临清唐元乡瑶坡村张东槐所创,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临清肘捶主要包括: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肘捶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秘宗拳     
秘宗拳虽名为少林派拳术,而实为内功拳。其特点与太极、形意、八卦无不相合。秘宗拳之真谛有诗云: 头顶颈挺舌舐腭,沉肩坠肘胸宜含。敛臀提肛膝微屈,气息相随丹田趋。本期开始连载的这套秘宗拳,俗称秘宗架或秘宗母拳。它即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实为不可多得之拳术教材。  相似文献   

8.
拳术,是一种按踢、打、摔、拿、跌等徒手技击特点而编成的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即武术徒手技法套路的总称。古时称谓较多:商周时称“技击”、“手搏”等,秦汉时称“卞”、“弁”等,宋代后称“使拳”、“打套子”、“白打”、“拳法”等。宋代以后,拳术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套路。据明代著名战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径捷要篇》记载,当时著名拳种有“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还有“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镇、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以及吕红八  相似文献   

9.
穆圣奇门枪     
穆圣奇门枪是回族武术杨氏教门拳器械秘传套路之一,此枪乃一代宗师杨公士鹏先生(1779~1870年)所创。至今已传七代,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杨氏枪包括:双头双尖枪、阴手枪、双头枪、六合枪、小径断门枪(总套、十三枪、七星枪)、阿里大枪、月子枪、奇门枪、追魂夺命枪等单练对练套路。  相似文献   

10.
长拳套路教学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拳套路教学规律的探讨王金榜(杭州大学310028)1前言拳术是中国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自古被誉为“武艺之源”。因为通过拳术套路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功底,展现武术动作形神兼备的独特风采。可见,在武术教学中,教好拳术具有十...  相似文献   

11.
自学武术,只要树立学好的信心与决心,持之以恒付诸实践,就会“有志者事竟成”。 一、从基本训练入手 学什么都得讲个顺序,武术学习顺序一般是:基本功、基本动作——初级拳术——初级器械——中高级拳械套路——对练。基本训练是基础,象造楼的根基,根基打得扎实、牢固,楼才造得又高又好。当然武术的基本训练还不完全同于造楼,不一定等到基本训练全部掌握好了再开始学习套路。可以在掌  相似文献   

12.
拦手门桩功     
杨杰 《精武》2006,(10):23-23
拦手门相传清初有河南郑姓拳师在天津始传此拳,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拦手拳套路内的单式动作都要反复单练,使速度、劲力、行气自然精熟。拳势练熟后,接练打桩,操练臂、胸、肋、背、肩、臀、腿等,使各部位加大发力并能经得起对方击打。拦手拳的器械套路有六合大枪、拦门枪、一字枪、四平枪、五虎断门枪、六合单刀、拔步刀、万胜双刀、盘龙棍、春秋大刀、六步剑、龙凤剑等。除套路形式外,还有功法:一是养气法,对慢性病患者有疗效;二是童子功,有21个姿势,吸和呼都带声音,以壮内脏;三是内功,呼吸时口要张开,想像如一个铁球向外喷出,练久了,呼气的力量很大。在练拳术、内功、打桩的基础上,可作为两人实打,各自使用各种攻防方法。实打时,讲究内外合一,以攻为主,上下密切配合,步法要快,要活,要稳,其手法讲究8个字:柔、缠、崩、挂、斩、拦、截、抱,(刘万福《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第183页)  相似文献   

13.
武术小百科     
△.拳术:是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我国的拳术种类很多,在广大的农村、城市,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拳种。据统计,大约有几百种之多。有以地区、山脉、划分的,如“南拳”、“长拳”、“少林”、“武当”、“峨嵋”;有“内家拳”划分的形意、八卦、太极和“外家拳”的查、华、炮、红等;从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有:燕青拳、二郎拳、太祖拳、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戚家拳等;也有以据其基本动作的特点划分的有劈挂拳、通臂拳、弹腿门、戳脚、绵掌、地躺拳等;象形类的拳术有: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龙拳、鹤拳、虎拳、醉拳等。拳术,是按照不同拳种的结构,风格特点和特有的运动规律,由几十个徒手动作所组成的、整套练习,俗称“套路”,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拳种流派。△.长拳:属外家拳,一般称为是查、华、炮、红拳,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等拳术的总称。另外,古时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长拳是解放后发展起  相似文献   

14.
张景岩 《精武》2010,(11):30-33
双龙棍,又称双短棍,与苗刀、杨林棒等同属静海合一通背中的主要器械。它们既能作为套路整套演练,又非常注重技法的单练与应用。以下是陈树祯先生演示的几组双龙棍的单练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刊河北深州消息 由河北省深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于1995年8月26日至29日在深州市体育场圆满结束。 来自国内外的83支代表队、共827名运动员表演交流了2774项形意拳术、器械的单练和对练套路。会议期间召开了“老拳师座谈会”、“筹建形意拳名人碑林发布会”、“形意拳理论研讨会”。 参加本次大会交流的最小运动员只有6岁,最  相似文献   

16.
梅山拳术套路是以各种徒手技击招式为基本内容,模拟攻守进退的技击规律组合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其动作简洁实用,风格古朴无华,结构紧凑,短小精悍。重桩法、手法,强调身如古树桩如山,手是刀枪脚是马,在开步出拳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身随步转,拳随腰发,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手  相似文献   

17.
潘双喜 《精武》2004,(9):30-30
三晃膀为武当洪拳中颇具代表性的套路,其动作朴实无华、刚猛暴烈,大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州"的气势。其劲力以硬脆快猛、刚柔相济为法则,技法强调顾打合一、攻防兼备。其代表动作有托枪式、顺风捶、跃膀捶、连三捶,其中每种打法均可单练,更可举一反三,用于实战。动作演练时,要求舌抵上腭,气沉丹田,晃膀发力,劲至梢节。本文主要介绍顺风捶的单练方法及格斗之法。  相似文献   

18.
图说解拳     
解拳是形意拳优秀传统对练套路之一。它在演练中短小精悍,主要特点是发挥了形意拳人足踏中门抢地位,抢攻近战窝里钻,贴身钻打,进中打中、猛冲狠打的模拟实战威力,而退却都是左右搂扒,打头贯耳轻松自如的应对,此拳编排合理,得心应手,习者日战久练自可得益匪浅。更加新编歌决顺口易学。  相似文献   

19.
拳式三尖相对 技击攻防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武当》2010,(6):23-24
形意拳是著名的内家三拳之一,在武林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拳论和拳法。“三尖相对”是“形意拳八要”之一,它是指导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重要拳术理论。所谓“三尖相对”,就是指手指尖(拳架的前手)、鼻尖、脚尖(拳架的前脚趾),在拳式动作演练过程的定式时,使它们三者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个垂直面上。  相似文献   

20.
章剑 《体育教学》2024,(3):68-71
<正>一、设计思路1.“学、练、赛、评”有机结合:本节课以游戏两人双足跳的合作练习导入,为后面的双人对练和创编展示的合作学习做准备;复习少年拳第二套,强化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从武术套路学习自然过渡到防身术的学习,指导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习第二套少年拳中的技击动作在模拟实战情境下的应用,让学和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防身术对自我保护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自我保护、防身避险的意识,认识防身术作为正当防身自卫手段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