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这首诗三种不同译本的赏析,指出此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而译文不仅要准确地翻译出《鸟鸣涧》此诗的意思,还要传神地表达出诗中所蕴涵的意味以及烘托的静谧气氛。  相似文献   

2.
挑战王维     
王维有《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教学中,一女生提问:绝句忌用字重复,此诗20个字却重用了“春”、“山”两次(春山、春涧与春山、山鸟),这算不算毛病?教师一听认为有理,鼓动学生修改。于是主意频出:将“山鸟”改为“飞鸟”、“林鸟”、“睡鸟”;将“春涧”改为“深涧”、“溪涧”……首先质疑的女生建议改为“栖鸟”,理由是:“飞鸟”太过火,“睡鸟”少动感,而“栖鸟”较为合适,且“栖”与“山”俱平声。“春涧”呢?她建议改作“幽涧”,理由是:给人以静、深之感。对王维这么…  相似文献   

3.
王维《鸟鸣涧》被选进了初中语文第一册。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充满诗情画意,确实是佳作。但是,对末二句诗,绝大多数注本和教参资料的解释都未能使人满意。特别是“月出惊山鸟”一句,几乎一律都按因果句处理,把“惊山鸟”的原因直接归结在“月出”上,众口一辞,并无二致。试看比较有影响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咏春诗话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有如一颗灿烂的明珠,熠熠生辉,给人以无尽的熏陶和感悟。其中不乏一些歌咏春天的佳作。下面就撷取几首以作欣赏。赞美春天是历代文人写作共同的主题,咏春诗中此类作品最多。老少皆知的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作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写花之落,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想象。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的意境突出一个“静”字。以月出惊动的山鸟在春涧中鸣叫反衬春涧的空寂。  相似文献   

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诗中的第一首,也是王维诸多山水诗中的佳构。诗人夜深访友,凭栏远眺,月夜静谧,一如诗人的心情。无独有偶,百年之后的宋代文学家苏轼携友赏月,有感于月夜的静美,内心澄明而作《记承天寺夜游》,与王维的《鸟鸣涧》可谓同表心迹,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王维《鸟鸣涧》被选进了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充满诗情画意,确实是很好的范文。但是,对末二句诗,绝大多数注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解释都未能使人满意。“月出惊山鸟”一句,几乎都按因果句处置,把“凉山鸟”的原因归结在“月出”上。我认为,“月出惊山鸟”是不宜作前因后果处理的,云破月来或乌云遮月,是夜晚司空见惯的现象,山鸟完全不必惊讶、迷惘。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显示出相应的季节与昼夜的  相似文献   

7.
王维诗《鸟鸣涧》第一句有“人间桂花落”与“人闲桂花落”两说。且对“桂花”的理解也不相同。章拟对此进行考释。并力求从王维写此诗的化背景及字训诂的角度探明出现“间”、“闲”两说的原因,说明应是“闲”而非“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静、美静、新静与和静四个方面对王维山水诗《鸟鸣涧》的独特静境进行了独到分析,认为它写出了独具王维特质与时代风貌的"诗佛"之静与盛唐之静,堪称古代静诗之首,亦堪称盛唐山水诗之绝唱,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鸟鸣涧》,是写他朋友的别墅所在的云溪春夜幽景的。人们对首句“人闲桂花落”曾产生过疑窦:为什么春季会出现“桂花落”呢?直到现在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目前选注版本等,对此诠释,错误有三:①认为诗中“桂花”是春桂,故有“落花”现象。以特殊替代一般的景物描写,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似不可确信。②认为“桂花”是指月的“光华”,神  相似文献   

10.
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动态性的描写在山水诗中的一种艺术手段的静的特点,在两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善于写静境,对静的写法灵活多变,表现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境和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诗同《田园乐七首》、《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诗篇一样,是作者后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写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一、动静结合。“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可见深山之荒僻与幽静,忽然“嗡嗡”的钟声在深山中缭绕,使本来就很寂静的深山显得越发安谧。前句写静,后句写动,以动衬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泉水由于受到危石的阻挡,发出了沉的响声,照在青松上的阳光,由于山高林密,气候阴凉,给人寒冷的感觉。“咽”写出了泉水在嶙峋的岩石之间流动所发出的幽咽之声,如此低微的声音诗人居然能听到,可见深山之“静”;阳光照在松林上给人冷的感觉,可见深山之“幽”,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王维深谙此道,静之精神写不出,以声写之。且看他的其他诗作:《酬诸公见过》“雀噪荒村,鸡鸣空馆”;《鹿柴》“空  相似文献   

12.
诗中独舞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极其精练的笔法,勾画出一幅淡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苏东坡所说的“诗中有画”正是如此:诗人悠闲地漫步山涧,桂花的花瓣徐徐落下,春天的夜晚,山涧寂静空旷;明月升起,惊动了栖息的山鸟,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  相似文献   

1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王维《辋川集》20首之一,是王维中年亦官亦稳时期与裴迪游于辋川别业时的唱和之作;也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分析鉴赏这首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看到了作者善于剪裁画面;善于取景布局的特色和善于动用以“响”的动烘托“空”的静的艺术辩证手法。如葛晓音在《虚实得当·臻于神境──说王维(辋川集)绝句》一文中就说了这方面意思:“王堆着意刻画一束针晖透过密林的空分还照在井中青苔上的一后画面。夕阳的暖色淡淡地军在用家的青苔上;更计出空山的幽冷。山谷中传来…  相似文献   

14.
王怀义 《语文知识》2003,(10):41-41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后徙家于蒲州,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上元元年(760)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奉佛,曾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受禅宗思想影响甚深,以禅入诗,故人称“诗佛”“高  相似文献   

1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是《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在“禅静”、“清空”的思想指导下,作者抓住春夜的特征描绘.表现了淡雅安闲的生活情趣;诗的灵魂中回荡着对生命意志的追求和肯定。关于这首诗中“云溪”、“桂花”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赏析古诗词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试题常常涉及对比和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例如高考全国卷1999-8题是赏析杜甫《漫成一首》,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C项为:“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又如全国春季卷2001-8题是赏析王维《鸟鸣涧》,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其中A项为:“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  相似文献   

17.
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动态性的描写在山水诗中是一种艺术手段的静的特点,在两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善于写静境,对静的写法灵活多变,表现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相似文献   

18.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19.
语文第一册21课《鹅》,是唐朝初期著名诗人骆宾王的名作。这首古体诗,相传是作者七岁时在池边玩耍,客人指着池中的鹅群要他当场赋诗,于是他就应声而作。全诗只有十八个字,短短四句。它在内容上通俗浅显,在感情上积极健康,在艺术表现上绘声绘色,而在语言上又琅琅上口,确实不愧为一首历来公认的优秀儿童诗。这首诗不仅为古代的儿童所传诵,就是当代的小孩也是很喜爱的。诗的首句“鹅,鹅,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描写的主体,并且反复了两次,以加深儿童读者对  相似文献   

20.
诗词填空     
下面句中的方格都隐去了一个字,请你试把这些隐去的字补填出来。1.月出惊山鸟,肘鸣深涧□。(王维《鸟鸣涧》)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