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加快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强调可持续的、生态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林业既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又是生态效益共享的公益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林业潜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林业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们林业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好作用.通过发展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优化农村生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森林资源,绿化美化乡村;发展林业产业,扩大农村就业;明晰山林权属,推进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3.
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着重探讨一下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是提升生态环境效益,维持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环境监测系统仍然不够健全,环境问题依旧明显.立足于当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提出质量管理控制发展对策,以期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效率.  相似文献   

5.
按照广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资源县于2009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于2011年9月全面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全县累计完成外业勘界面积149,960hm2,占总任务的97.48%,累计核发林权证面积142,293hm2,占总任务的92.5%.如今,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结束一年多,资源县林业发展现状如何?林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能否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林业跨跃式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资源县林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不同苗龄,不同造林坡段,以及结合现有座水覆膜等技术,对提高山地青杆造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试验,山地造林在同一个地点的阴阳坡道位置植株,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阳坡造林成活率仅为75.8%,阳坡造林成活率比阴坡要高出16.3%.说明水分的作用在成活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座水覆膜是山地抗旱造林的方法,它可以缓解水分蒸发造成的根部营养的散失,采用座水覆膜处理的植株在阴坡和阳坡的成活率分别为96.7%和84.2%,比未采用座水覆膜的植株成活率分别高出9.2%和16.7%.选择适龄的苗龄对山地造林的成活率影响深远.不同苗龄的苗木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以及保湿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时也对阳光的吸收也有所不同 . 同样的抚育管理的情况下,2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8.8%,3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2.5%,4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0.6%.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很大成绩。“八五”期间,全国造林总面积5亿亩,飞机播种造林140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500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4亿株以上,对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图1,2)。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财产、生命安全.分层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从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过程管理与创新,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文简单介绍了分层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含义、原则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分层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分层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态基础和更大的环境容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针对陕西省宝鸡市近年来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体育工程学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寻求存在的问题及差异.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工程学学科体系亟待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规模及质量及人才出路方面仍然是当前体育工程专业面临的困惑.在体育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国际交往,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与体育产业紧密结合,为体育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增强我国高校体育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深入基层着重对全市林业经济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全市林业发展的现状,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对我市林业发展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师范大学的8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及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且女大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比男生更严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且这种有益影响是通过日间功能障碍、自觉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3个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当前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题.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社会育人为其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但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为体育教育思想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专业硕士教育是今后我国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发展的重点.当前,国内各高校对专业硕士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理论和培养模式的探讨,缺少对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以中国计量学院工科类专业硕士为例,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剖析,分析影响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因素,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从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等方面加以改进,切实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探讨高等体育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建立沈阳体育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提出了诸多建议,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北林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多年以来以林业经济为主,产业发展相对单一。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东北振兴,东北林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应逐步由单一产业转向多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急需转型。该文将以东北林业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资源开发为研究重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东北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目的、现状分析、研究对象等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事例,对制约当地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小见大,为国家“体育产业+特色旅游”的小镇建设提供参考,促进东北林业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的科普研究能力关乎高等教学的实施质量,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风向标.为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科普研究能力,拓展教师的科学思维作用重大,本文将在分析科学思维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提高新时期高校教师的科普研究能力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水平得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和发展,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活动中充分考虑设计要求及条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改进和完善现在的理论体系.在当前实践基础上,强化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使得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建设施工工艺得到更为广泛、有效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质量评估目前以行政主导的评估活动为主,在学校层面的评估活动由于在教育评估理论、方法和评估所需资源上的欠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针对当前在学校层面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不足,通过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评估的系统分析,建立了教学质量的概念模型,运用粗糙集建立了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获取程序,提出了一个简易的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结构调整的群众体育公共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推动力量,对群众体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社会结构作为考察群众体育及其公共政策发展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分析了社会结构调整给群众体育领域带来的影响,概括提炼出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保障与均衡群众体育服务、取道于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类组织相应职能、以自身的完善引领群众体育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的公共政策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